分享

新时代妇女工作要擅长“穿针引线”

妇联直播间 2019-03-25 15:34:46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和妇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去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指导工作,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妇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们深化妇联改革、做好妇女工作的“天线”。而我们所有工作的力量源泉都来自于妇女群众,我们所有工作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造福于妇女群众,这是妇女工作的“地线”。“天线”是魂,无魂我们的工作就是无本之木;“地线”是根,无根我们的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新时代的妇联组织,就要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筑就党心民意同心圆。

戴蕴  天津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戴蕴 天津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我们重点抓住三个环节下功夫:

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强大工作动力,引领广大妇女群众与党同心同向同行

抓落实。天津市妇联党组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作为妇联工作的头等大事,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化为做好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实际行动,对总书记11·02重要讲话逐条逐句梳理,制定了109条具体举措,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务求将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到为妇女群众服务的具体工作之中。

重走总书记在津视察路线,聆听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女专家、女职工、女志愿者、女企业家、妇女工作者讲述难忘经历,梳理出爱国、民生、传承、奋斗、创新五大主题,推出“铭记总书记殷切嘱托 写好新时代巾帼答卷”专题活动,就总书记在天津提出的五方面要求,对照妇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号召全市广大妇女群众做新时代的建设者。

抓宣传。通过召开妇联系统动员会、培训会,进一步明确妇联组织的政治责任,就服务大局、凝聚妇女人心进行专门部署,并将做大天津妇联群众宣传“别动队”——“红色娘子军”品牌作为重点来抓。这支由十九大天津女代表最先提议设立并担任第一批骨干力量的队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天津基层理论宣传阵线的一道靓丽风景,初步形成了四个系列的“菜单式”宣讲模式:

一是专家学者讲理论、讲思想、讲政策,特别是依托市妇联“巾帼智库”以及南开大学等全国性别研究基地的专家资源,在提升妇女骨干整体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行业优秀女性代表讲经历、讲心得、讲感悟,她们之中有党的十九大女代表、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三八红旗手等,比如被称为“油海红花”的一线石油女工尤丽红,深入蓝领公寓讲述最平凡的岗位也能拥有最有成就感的人生道理,就特别能赢得共鸣,反响非常热烈,宣讲结束女工们围住她问个不停。

三是最美家庭讲家庭故事、讲和谐新风。这些最美家庭将能参加宣讲活动作为一项很高的荣誉,当作回报社会、教育子女的机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弘扬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最美家庭代表现身说法,比干部们苦口婆心做工作还要有效。

四是“草根领袖”讲身边人身边事,通过“小话题”折射“大道理”,通过妇女议事会等引导大家讨论。特别是街乡镇妇联区域化建设和社区村“会改联”之后,很多草根领袖都成了妇联执委、兼职副主席,她们有的在社区微信群里建立“话匣子”,随时宣传评议社区里的好人好事;有的联合草根社会组织成立“护老”“便民”妇女微家,将便民服务和邻里互助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群众中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凝聚起共建共享的群众力量。

二是构建多元互补的妇女民情调研体系,精准了解妇女群众需求

走出去,机关干部蹲点调研。天津妇联积极探索密切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机制路径,从2017年开始实施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制度。每年选派一批机关干部,走出大院高楼,到街乡镇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蹲点”。同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每批干部行前都要接受专门的培训:由各部门负责人讲专业工作、基层重点,由责任组长讲制度和纪律要求;要求干部要遍访所在街乡镇社区村,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并完成“七个一”的具体任务:做到联系或者培育一个女性社会组织、组织一次民情恳谈会、主持一次纠纷调解或矛盾化解、挖掘一户最美家庭、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为妇女群众讲一堂课、记一本妇女民情日记。目前已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机关干部完成“蹲点”任务。

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妇联干部使用群众语言更熟练,对基层群众工作更了解,与群众的感情更深厚,工作方式方法更接地气了。

抓重点,开展专题调研督导月。从2014年开始的调研督导月活动,经过不断的摸索,目前已经成为推动重难点任务完成的重要方式。调研月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次,每次为期一个月。行前由市妇联党组研究基层工作中的重难点任务,制作督导任务表,如两纲两规中没有完成的指标,村两委换届中需重点关注的区域等,各督导调研小组拿到任务表后分赴不同的区及行业系统,既与党政领导谈,宣传妇女工作,争取工作支持;也与不同层面的妇联干部、基层群众交流,查问题,问需求,访经验,解难题,为基层撑腰鼓劲,促进了妇女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专业化,实施女性民生田野调查项目。为更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更广阔视野关注不同妇女群众需求,天津妇联连续三年开展“我关注 她生活”女性民生调查项目。

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不设限制、不设门槛,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调查题目和调查团队,三年来近300支专业调查团队参与申报,他们关注的领域涉及女性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与女性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

这些团队既有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有长期从事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还有与妇女儿童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级政府机构。女性民生调查强调田野调查,并建立督导团队和联络员团队,对整个田野调查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和进度把控,较好地保证了调查质量。

女性民生调查项目的连续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和热情,目前已成功完成65份高质量调查报告。这些报告有的转化为人大、政协建议,有的转化为妇联直接的工作举措,有的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的咨政建议,由市领导亲自签字批转给职能部门进行推动。专业化、社会化的调查为妇女工作的深度开展提供了助力。

戴蕴主席深入基层,与妇女群众沟通交流

戴蕴主席深入基层,与妇女群众沟通交流

三是以妇女群众为本,建设妇女群众看得到、找得着、用得上的妇联组织

办实事,做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天津妇联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为最普通的妇女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一是在工作中树立“做实做实再做实”的导向。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要求各部门不提大口号,要瞄准所服务的群体,推出切实的服务举措。每年通过执委会召开契机推出“服务妇女儿童民生八项实事”,使服务妇女实现“精准滴灌”。

二是敢担当,勇任事,每年积极申报天津市民心工程项目,努力任事,每年推出服务妇女儿童民生实事,目前已承担了天津市民心工程项目18个,为全市群团组织之首,在《百姓问政》电视直播节目中,得到了“市民考官”的肯定和认可。

三是立足于为妇女群众争取普惠性政策,率先出台全国首部省级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推动市政府出台包括25件实事、38项重要举措的“女性一生服务保障计划”。

强基层,做妇女群众身边的“娘家人”。我们立足于“让妇女需要时能找得到娘家人”,按照“三化”标准积极深化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即:组织终端“最小化”,妇联组织直接建到社区楼门、社区网格中;服务载体“微型化”,开设微讲堂、微家议事会、微信群“话匣子”等,推动困扰群众生活的“小事”的解决;工作方式“随时化”,发挥社区村妇联专兼职工作人员就在妇女身边的优势,实现妇女问题随时发现、随时解决。

妇女 妇联 总书记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