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妇联:“三化”念好矛盾调解经 助力平安蒙阴建设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3-11-14 16:15:23

蒙阴县妇联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为突破口,靠前发现问题,多元化解问题,系统化维权关爱,为维护家庭和谐幸福、助力平安蒙阴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image.png

发现问题前置化。县妇联着力于把矛盾发现在早、遏制在小,下好矛盾化解的先手棋。一是网格化预警。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复杂琐碎,隐蔽性强,县妇联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起“一委两中心N站点”的预警排查网络。“一委”就是发挥妇儿工委的牵头抓总作用;“两中心”就是借助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社会化专业力量;“N站点”是充分利用镇村妇联覆盖广泛的组织优势,把预警哨所建在妇女群众需要的最前沿、最基层。“一委两中心N站点”模式形成了基础牢固、覆盖广泛、专业优势突出的县乡村三级维权网络,实现将问题发现在“未然”之时和萌芽状态,降低了刑事案件的发生率。二是重点化推进。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线索排查,通过纠纷排查专项行动、12338维权热线、来访接访等,掌握第一手资料,突出 “三重一大”,即重点儿童、重点妇女、重点家庭、大事件的线索排查,建立台账明细,研判问题等级,及时跟踪关注,最大程度上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及时将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防范矛盾升级。今年以来,排查发现矛盾纠纷线索89条,通过多方干预均得到妥善处理和有效遏制。

image.png

化解渠道多元化。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有家庭关系的调处,县妇联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建立起横向协调职能部门,纵向强化系统化解,同时吸纳社会专业化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帮扶机制。横向强化部门协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县司法局诉调对接中心发挥法律调解的专业化作用,县法院家事审判庭强化庭审环节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县公安局对家庭暴力等行为的依法实施治安处罚,县检察院畅通公诉案件及司法救助渠道,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力量共享。今年以来部门联动办理相关信访案件17起,占比44%,有效推动了家庭矛盾纠纷的化解。纵向发挥妇联组织网络健全的优势,强化县乡村三级妇联作用。县妇联常态化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定期组织分析,乡镇妇联着力提升矛盾就地化解率,村妇联借助网格化管理、妇女议事会等平台,“零距离”、“面对面”地依靠妇女群众的自身力量和身边力量,实现妇女维权与基层治理共建共享。在城市社区实施了矛盾调解、心理调适、法律援助于一体的“港湾工程”,各社区依托辖区内的心理调适及法律专家,分类分层解决好家庭矛盾纠纷,并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叠翠社区开设直播间,邀请县司法调解中心主任、县妇联兼职副主席王霞做客直播间普及法律知识,线上听众近2000人;文昌社区在楼宇单元建立妇女微家,组织妇女学习相关妇女权益及家庭知识,同时及时入户调解家庭纠纷,提升了化解成功率。县妇联还以公开招募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婚姻辅导、家庭教育两支志愿者队伍,通过政治品格关、专业素养关、服务质量关“三关审查”, 吸纳法律工作者、心理辅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74人,及时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专业化辅导与纠纷调解。image.png

维权关爱系统化。在调解过程中,县妇联注意到诸多家庭矛盾纠纷特别是离婚案件的影响,上可追溯到其各自的原生家庭,向下会影响双方的子女,尤其是对青少年阶段孩子的负面影响有些甚至是终生的,因此,县妇联积极引导各级妇联组织及婚姻辅导志愿者,延伸服务半径,拓展服务对象,拓宽服务范围,对于特殊家庭重点建立长久联系,定期进行回访,开展全方位系统化的干预,达到既能治标又能治本效果。当事人小方的父母常因家庭琐事争吵,在申请离婚时被志愿者劝回,受家庭环境影响,小方产生了厌学情绪、自闭倾向等,休学半年多。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志愿辅导员多次深入其家庭,不仅调适其夫妻关系,还针对小方的现状,精心设计辅导方案,其父母也逐渐认识到对孩子影响的严重性。经过三个多月的辅导,不仅夫妻关系从紧张趋于正常,封闭的小方也对志愿者敞开心扉,愉快的回到学校。通过这个案例,志愿者开始关注系统化处理家庭婚姻矛盾的重要性,并在调解工作中推广运用。(撰稿人 冯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