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圣泉镇“小”措施促就业,妇女增收有“钱”途
为解决妇女为照顾老人小孩不能外出就业,家庭经济负担较重这一困境,圣泉镇积极探索新思想、新路子,多措并举,切实提高为妇女家门口就业率,实现致富增收。
“小”菊花开出致富岗
金秋十月小菊花含苞待放,一眼望去,如繁星点点。妇女群众采摘菊花忙中有序,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正是我镇菊花大丰收的场景。为给妇女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我镇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务工”的模式,引进菊花种植项目,与淮北市菊花种植产业深度合作,邀请种植专家,全面解决了菊花种植及后期销售问题,不仅增加了集体经济,更是带动60余名妇女群众增收,每户收入达500余元。
“小”庭院结出致富果
走进圣泉镇单楼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农户门前屋后种植着枣树、梨树、青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和绿化小景点,真真的是一方庭院,开窗见绿,推门闻香。“俺家门口两棵枣树今年收入快赶上我一季粮食了,政府给出的“金点子”真好!”说这话的的是单楼村李大姐。这正是我镇为解决妇女就业的另一把抓手--庭院经济。我镇以户为单元,以小庭院为载体,不断丰富“庭院经济”业态,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把小庭院、房前屋后做成果园子、菜园子,以多种经营模式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小”水果成就妇女甜蜜事业
取掉牛皮纸、撑开软包装、包住梨身子......,北城集社区水果代售点妇女群众们正认真地给刚摘下的秋月梨、酥梨“穿新衣”“换新房”。这正是中秋前后我镇北城集社区秋梨丰收的场景,北城集社区秋梨、圣桃种植历史悠久且声名远扬,为做足做实精品水果,成就妇女群众增收,我镇利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做好资金兜底和技术保障,真正让群众的秋梨、圣桃种的好、卖得出,能抗风险,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看娃致富两不误。
相关新闻

福建省三明市妇联:在助力茶产业发展的赛道上精彩绽放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妇联:“妈妈的味道”共享传递家乡味

【妇联主席直播间】辽宁省妇联主席李建平:十大平台齐发力 精准关爱服务妇女儿童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