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妇联:提质扩容“行走的妇女之家” 架起党和妇女群众的连心桥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妇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从巩固党政的妇女群众基础的战略定位出发,实施“强基扩面促活工程”,提质扩容“行走的妇女之家”品牌工作,开展妇联组织强基破难和妇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纵深推进新领域妇女组织和阵地建设,全力打造边疆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推动深化妇联改革与参与基层治理同落实,在聚焦聚力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突出一个核心。坚持党建带妇建一核心,“行走的妇女之家”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采用亮化标识、阵地服务、文化吸引、实践参与、流动结合的五步走形式,自下而上推动妇联组织逐渐融入妇女群众的生产生活圈,将组织资源、功能、力量延伸到基层治理最末端,提升妇联组织影响力、凝聚力、带领力,为党的事业凝聚妇女人心。今年,紧扣政治引领根本点,依托1951家“行走的妇女之家”,创新打造呼伦贝尔巾帼大讲堂“十进·十送”行动千人万场巡回宣讲,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成为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解放思想的过程、锤炼本领的过程、提升境界的过程。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乃日木德勒嘎查妇联“行走的妇女之家”壮大嘎查妇联集体羊资产,为嘎查18周岁以上全体牧民免费缴纳养老保险,让嘎查牧民群众共享集体羊红利达92万元,把党的关怀和妇联组织的温暖送到妇女群众心坎上。
坚持一项引领。坚持创新引领,始终保持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勇担巾帼使命,立足基层,凸显地域品牌,在6个边境地区创建“北疆巾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以边境地区妇联执委为主体,以边境基层妇女儿童和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头雁聚心行”活动,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答好服务边境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进卷。今年,呼伦贝尔市妇联在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成立妇工委,与呼伦贝尔海事局共同成立“海事巾帼港湾驿站”,融合妇联组织的引领联系服务职能与海事工作服务性、强制性、技术性职能,重点开展思想政治引领、边境作业安全学习培训、关心关爱困境妇女儿童和家庭、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十进·十送”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工作;在6个边境地区先后成立满洲里口岸特色“执委工作室”“妇女之家”、额尔古纳市室韦边境派出所“妇女儿童工作站”、陈巴尔虎旗“石榴花开行走的妇女之家”、新巴尔虎左旗第一边境管理大队妇委会、新巴尔虎右旗阿日哈沙特口岸妇工委、扎赉诺尔区边境“春雷计划”阳光关爱画室等边境特色妇女组织,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强化一个结合。坚持服务大局与服务妇女相结合,带着真心真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行走的妇女之家”将“等群众上门”转变为“送服务上门”,架起与时俱进高效运转新机制,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切实提升妇女儿童和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草原姑娘”研学团“行走的妇女之家”搭建科学家团队与女性农牧民之间的桥梁,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也为科学家提供第一手资料支持,引导广大妇女群众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小桔灯”行走的妇女之家足迹遍布扎兰屯城乡社区,行程上万公里,有效推动社会、家庭、学校对青少年儿童防性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搭建安全“防护网”。扎赉诺尔区“行走的妇女之家——她驿站”,落地大型商超、街道社区、办公大楼等地,从思想引领、维权知识到日用品、女性卫生用品……缕缕关怀,丝丝入扣,让“家”进驻妇儿心里,把妇联关爱撒播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抓好一个路径。坚持树立大抓基层工作导向路径,采取党建引领、组织牵动、执委带动、网格推动模式,突出社会人才发展赋能作用,积极组织各行各领域优秀女性加入妇联阵地、团体,实现妇联组织与党政人才共育、融合资源、优势互补,开创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全新局面,为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汇滴成泉。截至目前,已建新领域妇女组织573个,纵横织牢妇联组织网底,打造“行走的妇女之家”基层治理网格新格局。牙克石市妇联建立广场舞行走的妇女之家,结合实际,采取“舞前10分钟”宣讲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移风易俗等精准施策送到妇女群众中,实现思想引领与组织建设1+1>2的增值效应,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一个导向。坚持选优育强头雁队伍导向,立足妇女群众所需、执委所长,创建把握“一室一品牌”方向,在自主创业、固定工作场所的优秀妇联执委中设立“执委工作室”;把握转“群众跑路”为“执委下沉”方向,立足实际,适应新时代妇女群众需求,通过踏破门槛、跟到农牧林矿地、灵活开展活动,在走进妇女群众心坎的优秀执委中设立“执委流动站”,拓宽执委服务阵地建设,更好的推进“行走的妇女之家”工作,解决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行走的妇女之家”成为执委履职新阵地,目前,已建33家执委工作室、执委流动站。阿荣旗执委流动站以在基层设点、培养、服务方式让阵地、实践经验和优质资源流动起来,为女农民讲解农作物的种植、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等技术要领,实现带领妇女群众发家致富。“妇联执委李可巧工作室”,通过妇联“点单”和执委“认领”的方式,在引导群众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权益、调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化解社区矛盾纠纷的“谈心维权室”,妇女群众家门口的“说理地”!
建强一批队伍。长远统筹谋划素质建设,强化女性人才支撑,稳步夯实组织建设基础,采取“学、训、练、服、干”五项举措,蓄能充电提升工作本领。今年,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作用,呼伦贝尔市妇联培训2100余名基层妇联执委,女干部,持续提升干部高素质专业化能力本领;以巾帼建功系列行动为抓手,重视各类女性人才培养,举办“草原福嫂”呼伦贝尔巾帼家政万人培训工程、“联创联动共建平安呼伦贝尔·用心用情和谐妇女儿童环境”万人千场普法宣传培训、呼伦贝尔市家庭教育指导者示范培训班等,激励全市广大女性人才紧抓新领域、新赛道蕴藏的新机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争先锋、善作为,不断开拓全市妇女儿童和家庭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呼伦贝尔市妇联将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纵深推进“行走的妇女之家”提质扩容工作,推动在新领域中采取单独创建、联合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模式建设基层妇联组织,进一步扩大基层妇联组织覆盖和发挥作用。

相关新闻

黑龙江省伊春市妇联“伊眼中的绿水青山”生态摄影作品展

福建省三明市妇联:在助力茶产业发展的赛道上精彩绽放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妇联:“妈妈的味道”共享传递家乡味

【妇联主席直播间】辽宁省妇联主席李建平:十大平台齐发力 精准关爱服务妇女儿童

【妇联主席直播间】山西省妇联主席黄岑丽:品牌引领强服务 奋进建功新征程 全力推动山西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