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嘉兴“疫”路同行 致敬防控一线的她!

来源:嘉兴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03-16 14:36:34

这一天,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禾城人们的脚步。

浙江省嘉兴市妇联第一时间向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姐妹及广大家庭发出倡议!一个又一个她站了出来,投身疫情防控。她,在核酸检测;她,在维持秩序;她,在走访摸排;她,在村社宣传。众志成城,守卫家园!


她们,是新娘


这一天,她原本应该穿着婚纱在音乐中走上红毯。而她却脱下婚纱,穿上了“白甲”。

1994年出生的吴云燕是一名药剂师,原本已开始休婚假,婚礼的所有事宜都准备就绪。但是嘉善发生了疫情,这让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她深感责任在肩,使命感、责任感促使她重回工作岗位。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她决定延迟举办婚礼。作为开发区(惠民街道)惠通村惠南路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小组长,吴云燕不仅要调配人员、物资,还需要和志愿者一起维持现场的秩序确保采样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这一天,她原本应该在温暖舒适的小窝中享受新婚的甜蜜。而她却在通宵执勤后,靠在墙角睡着了。

张晨,出生于1998年,是海宁市公安局袁花派出所社区民警,2月底刚刚领证的她,还没来得及享受新婚的喜悦,就投身到了这场防疫斗争中,3月10日以来,她负责在疫情防控点上维持秩序,帮助群众转运生活物资等工作,任劳任怨,连续战斗。


她们,是母亲


这一天,她原本应该雀跃地张罗着孩子的百日宴,而她却选择站在抗疫最前线,与尚在襁褓的孩子度过一次特别的“百日”纪念。

郭新燕,是海宁市许村镇永福村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也是一名“95后”新手妈妈。没有接到工作通知的她,主动放弃产假,返回到工作岗位上。身为永福村长溪路核酸检测单元的负责人,她面临着人员安排、任务分配、物资统筹等一系列重任。“嘉行码”入户张贴、人员走访排摸、防疫措施宣传、流调人员信息核查……“网格—村委两点一线”“白+黑”“8+X”是她的工作常态。


这一天,她原本应该陪着4岁的孩子沉沉睡去,而她却在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至凌晨。

今年36岁的杨晓红是海宁市海洲街道张店村文化管理员,疫情来袭,她参与到了集中隔离点的管控工作中。7点起床,7点30分进入隔离区,虽然做着隔离的常规动作,但杨晓红事无巨细。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杨晓红和同事们多次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与医学观察人员互动、交心、解难,给予医学观察人员亲人般的关怀。

夜深人静回到房间,她打开手机相册看看孩子的照片、视频,进隔离点当天参加幼儿园“我爱妈妈日”的活动场景历历在目......眼睛湿了擦,擦了又湿......虽然满怀对“小家”的亏欠,内心却毅然坚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他们,是夫妻


这一天,这对夫妻档志愿者凌晨三点多起床,凌晨四点准时集合,共同投入到了海宁市许村区域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中。

马红妹和姚勤飞是海宁市税务局干部,当海宁市吹响支援许村疫情的“集结号”,夫妻俩第一时间向组织报名参加志愿支援。“请大家排好队,保持一米距离,戴好口罩,准备好身份证、健康码、行程卡。”马红妹带着略沙哑的声音不厌其烦地提醒着排队的群众,而在不远处,她的丈夫姚勤飞也在维护着采样现场秩序。中午只匆匆扒了两口饭又开始工作,中途两个人根本顾不上交流和休息,只能用眼神传达彼此的关心。


这一天,嘉善县惠民派出所户籍民警刘丽嫄和丈夫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夫妻共同抗疫的故事。

刘丽嫄被安排到辖区枫南村西门卡点,参与进出人员测温、疫情期间人员管控工作,面对部分对封控措施不理解的群众耐心地做好解释。她的丈夫丁晓军则被安排到社区封控专班,负责40个卡点的排班、人员调配工作。

家中年幼的两个孩子暂时交由母亲帮忙照顾,得空的时候刘丽嫄会打个电话与家人联系,当女儿稚嫩的一句:“妈妈,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刘丽嫄会努力克制好自己的情绪,安慰宝宝说:“宝宝在家里要听奶奶的话,妈妈很快就会回来的,不要想妈妈。”


感谢
每一个认真防疫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