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重管理:全家总动员

健康生活 2025-05-15 15:29:30

“国家喊你减肥了!”一场关乎亿万人健康的“体重管理”行动来了。

“全家总动员的减重成功率是个人单打独斗的3.7倍。”这样的调查结论让我们知道健康体重的最小作战单元就是家庭。客厅变成健身房,厨房成为营养实验室,这场始于体重秤的行动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每个家庭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健康剧本。

山雨 食育专家,食见未来创始人


目前,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11.1%、肥胖率达7.9%,且在逐年递增,而家庭是儿童体重管理的第一防线。作为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强调减肥,而是说“吃得健康,长得强壮”;不人为把食物区分好与坏,而要教会孩子“适量享受,平衡选择”,以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饮食习惯。

周日是我们家的采购日,我和女儿暖暖会在超市玩“营养素寻宝游戏”——我负责找出3种高蛋白零食,10岁的她要发现7种“彩虹色蔬果”。在超市里像小蜜蜂一样转圈圈的她,最终捧回了春笋、番茄、紫茄子、菠菜等食材,并骄傲地跟我说,她发现原来同一种蔬菜也有不同的颜色。这时我知道,一枚“健康饮食”的小种子正在她身体中发芽……

回家后,暖暖立马跑进厨房准备剥笋,因为我告诉她春笋“穿了很多层衣服”,她决定亲自数一数。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为什么面团会变大”“为什么紫甘蓝能把水染蓝”“为什么切洋葱时会流泪”……这些餐桌上的“为什么”,正是唤醒孩子对食物好奇心的金钥匙。

唤醒孩子对食物的理解与兴趣


家庭食育要从三点做起:一是要培养“知食力”,读懂营养标签关键信息,辨别添加剂与天然糖分,破除盲目“热量恐惧”;二是要唤醒感官,践行“211餐盘法”(2拳蔬菜+1拳蛋白质+1拳主食),用彩虹饮食替代高油高盐的重口味依赖;三是塑造饮食习惯,规律三餐+合理加餐是正道,告别饥饱无常的恶性循环。

我的经验是,家里的餐碗最好用小号的。实验证明,使用较小的餐盘和碗,视觉上更容易让人感到满足,有利于控制进食量。我经常会带暖暖一起玩“咀嚼20次”游戏,帮助孩子细嚼慢咽,专注食物本身,觉察七分饱的感受。如果孩子总喊饿,别忘了在上午和下午准备一份低糖水果和一小把坚果,用以稳定血糖,减少正餐时的狼吞虎咽。

科学的体重管理不是剥夺孩子的饮食乐趣,而是通过家庭食育,帮助他们建立从厨房到书房、从餐桌到课桌的良好生活习惯。让我们从明天早餐的彩虹餐盘开始,一起行动吧!

管的是体重 美的是生活

鹿鹿 国家公共营养师,美国ACE运动委员会认证教练


作为一名运动营养师,我深知减肥不仅是为了实现外在美丽,更是为了身心健康。去年我的妈妈55岁,体重接近80公斤,内脏脂肪严重超标,看着她因超重而日渐沉重的步伐,我满是心疼。我“逼”着她从老家新疆来到湖南,开启全新的体重管理生活。

习惯了新疆高热量、高碳水的饮食模式,初到长沙的妈妈依然难以管住嘴。我开始严格管理妈妈的三餐,精心搭配每餐的食物:一拳头主食、一拳头蛋白质、两拳头蔬菜,再配合每天8次、每次250毫升的水分摄入,以此增强基础代谢。

除了调解饮食,鹿鹿还为母亲制定了详细的运动计划


同时,我还为她制定了详细的运动计划。人生第一次,妈妈迈入了健身房的大门。考虑到她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我选择了适合她的缓和运动方式,再根据她的身体适应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的强度和种类。

然而,减肥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妈妈对新的饮食和运动方式不太适应,常常感到饥饿和疲劳。4个月的时间,她的体重从76公斤降至68公斤,虽有变化,但仍未达到我的预期。

其实,50多岁进行体重管理本就充满挑战,除了人到中年代谢速度比年轻人慢之外,心态也极易受到打击。妈妈在减肥过程中时不时地会产生焦虑和挫败感,尤其是当体重下降不如预期时。这时,我会用幽默和乐观的态度去感染她,让她明白减肥不能急于求成。同时,我也会根据妈妈的身体反应和感受,不断优化饮食和运动方案。

为了增加动力,我还和妈妈一起制定了奖励机制。每当她达成一个小目标,比如坚持运动一周或者体重下降1斤,我就会给她一个小奖励,可以去看一场电影或者买一件心仪的衣服。这些小小的奖励让妈妈在减肥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和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努力的决心。

减肥其实是一种修行,成功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和情绪都会变得更加稳定可控。经过一年的努力,妈妈的体重降到了60公斤,这是令人惊喜的蜕变。她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找回了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段带妈妈减重、帮她变美的旅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深刻体会到了陪伴和支持的力量。我们的关系也因为这次减肥之旅变得更加亲密,成为彼此的榜样和支持者。

体重管理全家冲

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待加强干预。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体重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调节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来达到维持健康预防慢性病的目标。怎么才能平衡呢?一方面是控制饮食,另一方面是加大运动量,这两件事除了有坚定的意志外,多半还需要同伴的鼓励与监督。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通常是全家人都胖。在排除了遗传因素后,其实家庭习惯也是重要原因。比如,家庭成员都没有运动的习惯,从小养成的喜油喜肉喜甜的饮食习惯等。

因此,如果能够以家庭为单位,大家一起来控制体重,不仅能解决不良饮食习惯问题,同时还能发挥互相监督、相互鼓励的作用,这样的体重管理一定会事半功倍。而女性更适合在这场家庭体重管理战中当主帅。

一方面,女性对健康的关注度更高,也更易于接受新的健康理念。而且,女性的家庭观念非常强,情感也更加细腻,非常适合发挥统领作用。另外一方面,女性善于烹饪,了解家庭成员的喜好,能够在循序渐进间帮助大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毕竟每个人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妈妈的味道。

总之,体重管理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在这一过程中,女性和家庭的作用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