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妇联改革再提升——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打造“云上”妇联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江苏省连云港市妇联扎实推进“云上”妇联建设,用融媒体方式记录连云女性奋进新征程的动人故事,推动妇联工作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10月18日,连云港市“小马扎巾帼流动课堂”在连云区连岛街道大路口社区海上山创业基地开讲,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党的最新理论传递给妇女群众。
10月18日,连云区连岛街道东连岛村妇女在新打造的妇女党建微家中,开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连云港市“小马扎巾帼流动课堂”连云区连岛街道东连岛村专场活动,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10月21日,“小马扎巾帼流动课堂”走进连云区墟沟街道桃园社区“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通过读报、讨论、谈感受等形式,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学深学透。
10月19日,连云区墟沟街道桃园社区妇联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宣讲活动,让辖区妇女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精神。
10月16日上午,连云街道胜利社区组织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筑牢基础 提升宣传工作新动力
扩建宣讲队伍,把队伍建“强”。积极整合联动各方资源,将女性理论骨干、省市党代会代表、三八红旗手、典型家庭成员等发展为宣讲员,为广大妇女群众提供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的宣讲服务。组织宣讲团成员收听收看报告会,学习宣讲技巧,交流学习心得,提升宣讲水平。完善网络矩阵,把声音传“广”。以公众号为轴心,以各级妇联微信工作群为触点,及时传达上级最新动态,迅速上传基层信息,实现同频共振。在重要时间节点或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妇联系统第一时间集体发声,做好自上而下的发动组织工作,正面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和妇联干部学习讨论、跟帖转发,打造出“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媒体矩阵, 形成及时响应的宣传模式。找准宣传定位,把精神讲“活”。加强与各级各类媒体的沟通联系,听取媒体意见,共商宣传方案。运用群众喜爱的“土方言”、列举妇女身边的例子,与大家“拉家常”,线上线下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优化服务 唤醒妇联工作新合力
贴心传播,提升女性能力。以妇女儿童和广大家庭的需求和用户体验为根本,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报道妇女儿童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及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解读;大力宣传各行各业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最美家庭等典型人物事迹,充分发挥她们的感召力和带动力,以多元化的宣传内容全面提升女性能力。形式多样,宣传力求实效。在春节、端午、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推送基层妇联工作和活动信息,引用了“贴民心、拉民距”的文字和活动内容,吸引广大妇女群众参与并关注。依托“好苏嫂”技能培训学校、誉林家政等培训基地,开设“家政培训空中课堂”,先后发布育婴、保洁、烹饪等技能学习视频、在线直播30多期,推进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减少监护缺失儿童情况的发生。聚焦热点,坚持适时实用。关注时事热点问题,结合妇联重点特色工作,通过小角度切入大事件热点新闻。以“旁敲侧击”的方式体现出妇联工作的独特性。注重架构上的合理性和内容上精益求精,微信平台聚焦党和国家、妇联重点工作,聚焦妇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家庭教育内容,兼顾科普性和实用性,正面引导妇女群众健康的思想意识。
擦亮品牌 占据意识形态新高地
强化阵地建设。依托党性教育基地、妇女儿童之家等现有阵地,创建龙凤树下话初心、大竹园茶文化、荷边小课堂、银杏树等市级“小马扎巾帼流动课堂”示范点4个;将原有的妇女微家进行升级,打造各具特色的“妇女党建微家”8个,用妇女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通俗语言,广泛开展有特色的、接地气的新思想宣讲活动,积极推动妇女阵地建设融入基层治理框架之中。强化活动策划。组织区、街、村(社区)三级妇联主席及执委,开展“巾帼大学习·今天我来读”云接力活动,以视频形式接力学习党的先进理念和知识,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坚定广大妇女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设立“一法一条例”家庭教育、“欣欣知你心”普法园地、“巾帼助农”等专栏,开展“巾帼大学习”宣讲、缅怀革命先烈网上祭奠活动,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家庭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一起读“习语金句”,切实将党的最新理论政策送到妇女儿童身边。强化舆论引导。坚持“稳”字当头,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对街道、村(社区)妇联主席、执委进行线上培训,覆盖面达100%,组建网宣员、网评员队伍,密切关注舆情监测,做好正面宣传,传达社会正能量。
以深化妇联改革为动力,以服务妇女、造福群众为目标追求,以融媒体宣传为媒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引领、带动妇联干部、妇女群众争当新时代的“宣讲员”,反映妇女呼声、回应妇女诉求、维护妇女权益、服务妇女发展,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凝聚网络正能量,实现妇女群众与妇联“娘家人”的倾情互动,为推动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建设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