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疫”路同行 致敬最美的“她”
自疫情形势吃紧以来,广大涪州女儿守望相助,“疫”起担当,她们是“大白”、是“小蓝”,又是“红马甲”,她们活跃在值守交通卡口、社区人员排查、核酸检测、医护救助等各条防疫战线上,成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最美丽的风景!
涪陵区妇联机关
重庆市涪陵区妇联全体干部职工带头下沉村社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志愿者调配、入户排查等工作。线上开通疫情期间心理调适、婚姻家庭法律咨询等免费热线,解决广大妇女儿童和千万家庭的居家问题。
基层妇联干部
基层妇联主席、妇联干部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值守交通卡口、有序开展全民核酸、走村入户排查走访,摸清留守妇女、困境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生产生活情况,为封控区群众解决药品购买、新生儿就医、婴幼儿用品快递难等实际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
全区机关单位女性职工立足岗位,积极作为,认真做好值班值守、大数据排查、市场保供、社区服务等工作,全力以赴维护社会安定环境,让民生保供有力,让疫情防控有序。
女性医护人员
全区女性医护人员积极投身战疫一线,充实全员核酸、标本检测队伍。各医疗机构产科进一步强化对孕产妇的精准管理,通过24小时咨询专线、开启紧急就医等方式,切实做好孕产妇医疗保障服务。
女民警
区公安局组织400余名女民警女辅警,全力以赴投入风控点隔离点管控、交通卡口检查、涉疫警情处置、社会面巡逻防控等工作中,以战疫“她”力量坚决打赢疫情歼灭战。
女企业家
各女企业家协会会员单位结合实际工作积极作为,通过制作公益短视频、做好食品保供、车辆服务、组织职工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共筑疫情防控网络,展现涪商女杰风采。
巾帼志愿者
徐玲玲是第一批报名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巾帼志愿者。11日晚上,做好休假准备的她看到了大塘社区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信息,“社区肯定是真的很缺人了,我能帮点就帮点吧”,她立即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参加了社区便民采样点的秩序维护工作。第二天,情况急转直下,区内正式发布了社会面防控的通知,需要的志愿者更多了。徐玲玲第一时间联系了单位和心玲小家的30余名巾帼志愿者,根据单位统一部署下沉到各个社区参与疫情防控。这些天来,大家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与社区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人员排查等工作,一干就是一整天。在社区其他巾帼志愿者的帮助下,玲玲姐也经过培训,“从‘小蓝’升级成‘大白”,成为了检测点的信息录入员。
在抗疫前沿,有这样一个家庭,姐姐陈飏、妹妹陈莉和弟媳邹晓琴“三姐妹”,响应涪陵区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服务号召,率先到所住小区参与志愿服务。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使命,用“小家”温暖着“大家”。当好单位内外“勤务兵”。姐姐陈飏除做好本单位防疫物资后勤保障工作外,其余时间几乎全在志愿服务岗位,为小区独居老人调置渝康码,测量体温,为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盘点物资,为不便出门的业主采购及送货上门几乎是陈飏近几日的家常便饭。一边是单位内勤,一边是小区勤务,陈飏作为一名党员、巾帼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位邻居“家人”。
11月15日晚8时,身穿“红马甲”的彭敏正在清点区公路事务中心防疫储备物资,作为该中心疫情防控具体负责人,她的角色刚刚从一线查验人员转换为物资出库员,正为明天一线防疫人员准备所需物资。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彭敏牵头开展区公路事务中心涪陵北火车站、涪陵火车站疫情防控,组织职工就地就近开展社区防疫志愿服务,从火车站到社区,从社区到单位随处可见她忙碌的身影。她身穿红色马甲带领公路行业职工筑起守护涪陵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防线。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像彭敏这样的巾帼志愿者还有许多,她们服从命令、冲锋在前,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寒冷的冬季用实际行动书写出暖心的战“疫”故事。
“志愿者同志,能不能帮帮我,我父亲在家摔倒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父亲都90多岁了……”11月17日上午9点多,涪陵区农业农村委疫情防控巾帼志愿者胡春莉正在荔枝街道马援坝社区农机办宿舍楼逐户通知住户下楼做核酸采样时,一位居民十分着急地对她说。看着求助居民焦急的模样,胡春莉一边安慰她不要着急,一边立即拿出手机拨打120,然后向社区报告情况,并陪同家属及时将伤者送到了医院。到达医院后,胡春莉也是忙前忙后,主动联系急诊科医生、赶到窗口挂号、帮着家属抬着老人进入检查室……经过医生检查,伤者脑部CT结果显示无大碍。随后,为方便照顾老人,病人家属准备将老人转至离家近点的医院进行后续诊治,她随即又帮助联系医院,待医院派出救护车接走后,才放心的回到马援坝社区继续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爱心妈妈
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总体要求,涪陵各校开展线上教学,所有学生转线下学习为线上学习。孩子们的上网课问题又一度成为父母、老师最头疼的焦点,部分留守儿童没有条件上网课,存在爷爷奶奶辅导不了、网络设备不足、无流量或者流量不足等等问题。 为解决留守儿童网课问题,涪陵区珍溪镇梨坪村妇联将社区儿童之家变身为“网课课堂”,由妇联主席、爱心妈妈兼职“班主任”,确保留守儿童“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不掉线”。
在梨坪村儿童之家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中,小勇(化名)每天准时参加网课学习,小勇的爱心妈妈、梨坪村妇联主席曾素梅每天仔细检查小勇的作业完成情况,耐心辅导小勇在作业中遇到的难题。“儿童之家就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我是儿童之家的负责人,就是孩子们的家长,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一定尽全力保障孩子们的学习,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了他们,我再忙再累都开心,都值得。”曾素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