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博兴妇联:当好“四种角色” 推进移风易俗
自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移风易俗攻坚行动启动以来,县妇联充分发挥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动员各级妇联组织成员当好“四种角色”,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风尚,做乡风文明的带头人,引导广大家庭弘扬优秀家风,为推动移风易俗奠定坚实家庭基础。
做移风易俗的宣传员。10月11日,在博兴县店子镇耿郭村“美丽庭院”积分兑换超市里,妇联主席郭光奎正在忙着给村民发放本月的积分兑换奖品,洗衣液、储物箱、折叠桌、食用油、抽纸、毛巾……各种常用生活物品一应俱全。村民郭树元仅移风易俗一项就获得300积分,成为本村当月最高积分获得者,领取了奖品“小黄鸭洗衣液套盒”。村支部书记郭光民告诉记者,该村以“美丽庭院”动态评价为切入点,整合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内容,开发积分管理小程序,建设“美丽庭院”、践行移风易俗、获评“好媳妇”“好婆婆”、都是加分项,树立了全村妇女注重家庭建设、传承优良家风、争做移风易俗表率的良好导向。
做移风易俗的引导员。村级妇联主席作为红白理事会成员,在成风化俗工作中充分运用女性独有的温柔细腻,以情感人、以心暖人,演绎出一幕幕节俭而温情的画面。湖滨镇柳童村投资130万元,建设遗体告别厅,配套设置仓库、亲朋接待室、告别大厅、餐厅四个功能区,全面推行“追思会”丧葬礼仪模式。由村(居)红白理事会制定殡葬办理制度,去世当日火化遗体,丧期1至2天办完,杜绝出大丧出长丧,不大摆宴席,丧事办完不超过3000元。借鉴“柳童模式”,全县已有37个村(居)建成殡葬服务厅,20个村配备“追思会”服务场所。秋冬季是每年的婚礼旺季,每到这个时候,博昌街道新城社区妇联主席穆玉芳总是特别忙。听说谁家最近有喜事了,她就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道喜,为新人送去上社区精心准备的贺喜小礼物,送去祝福的同时,也把移风易俗和家风家训宣传彩页交到事主手中,提醒他们新事新办。仅2022年以来,她就先后上门道喜提醒61次,获得社区群众一致好评。
做移风易俗的服务员。为倡导以廉为基、以俭为荣的社会新风尚,节约婚庆支出、减轻群众负担,博兴县建成移风易俗大食堂36处。乔庄镇梁楼村移风易俗大食堂就是其中一处,每当村里有喜事,妇联主席常照娥就来这里帮着忙前忙后,洗菜、摘菜、端盘子……她样样在行。她说:“在我们村移风易俗大食堂办婚礼,既能节省一大部分婚宴费用,还能省下去镇上办喜宴的来回奔波,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喜欢来这里举行婚礼。”自该村移风易俗大食堂启动以来,已累计办席30余场,为群众节约费用30余万元。县妇联联合民政等多部门,成功举办“湖畔情 缘定锦秋”和“相约七夕 情定锦秋”两届移风易俗集体婚礼,县领导现场新人颁发“好家风、好家教”证书,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宜“八不准”要求得到群众普遍认可。
做移风易俗的护航员。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是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源动力。为此,博兴县妇联与民政局共同成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并配备专职辅导员,常态化开展婚前教育、情感辅导、纠纷调解、离婚疏导等服务。自2015年成立至今,帮助600多对欲离婚夫妻重归于好,调解成功率60%左右。博昌街道昌兴社区成立”三叶草”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开辟“缘来有你”相亲座谈会,服务婚嫁30余人,在为单身青年牵线搭桥,成就美好姻缘的基础上,围绕群众最关注喜事新办,节约新风的问题,让“自己人为自己人现身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