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妇联“233”模式,为和美家庭保驾护航!
今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紧盯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中的痛点、堵点、难点,探索建立“233”(即两支队伍、三项制度、三个关口)妇女维权新模式,护航家庭和美、助力平安建设。
“2”即建强“两支队伍”
一是基层妇联骨干队伍。通过年初部署会、年中推进会、问题督导会以及签订《“平安永安”建设攻坚战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书》等方式,不断强化对基层妇联干部婚调工作的压力传导,督促发挥好“探头”及“触角”作用。举办基层妇联“领头雁”素质提升培训班,新任村居妇联主席130余人参训,邀请三明中院家少庭庭长、三元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以及我市纠纷调处业务骨干围绕《民法典》知识及调解技巧等进行业务授课,切实提升队伍素质,增强调处能力。二是婚调辅导志愿队伍。自婚姻家庭辅导室成立以来,已招募志愿者75名(包括心理辅导师20名、律师26名、家庭教育指导师9名),采用“社工+志愿者”模式,常态化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家庭关系调解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接受婚姻家庭辅导调解共计1629对,成功劝回477对,有效助力和谐稳定。
“3”即完善“三项制度”
一是定期报告制度。建立每月排查定期报告制度,针对纠纷家庭建立“一户一档”,进行跟踪化解,今年来共摸排问题31件,均跟踪调解,处平稳状态。二是风险提示制度。推行复杂纠纷问题线索风险提示制度,针对梳理摸排的矛盾纠纷线索,以“平安永安”建设攻坚战役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攻坚专项工作组名义下发《提示函》,要求半月内反馈化解稳控最新情况,督促绷紧“安全弦”,厘好“责任田”,今年来共发出提示函10件,下发问题清单25件。三是多方联动制度。政法委、妇联等7家部门联合下发《永安市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行动的工作方案》,明确各单位职责,在“巾帼法律明白人”培养、复杂纠纷联合调处、困难妇女儿童关爱帮扶等方面加强协作联动。比如,市检察院、妇联及民政等部门多方联动,为洪田镇因交通事故中丈夫去世的妇女申请了司法救助5万元,并落实帮扶措施。
“3”即把好“三个关口”
一是宣传普法关。抓住“3.8”妇女节等重要节点,围绕《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重点开展宣传教育,今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举办普法宣传42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7000余份,深入中小学开展法治宣讲活动13场。二是线索摸排关。坚守坚决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这一高压“红线”和安全“底线”,督促指导基层妇联运用好“三员三色”工作法,发动妇女代表、巾帼志愿者等力量积极加入,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好分类建账、分级管理,确保纠纷隐患发现在早,落实在小,化解在萌芽。三是关爱帮扶关。把做好关爱帮扶作为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落脚点,举办关爱女性心理健康主题活动15场、“线上”“线下”家风家教讲座39场。2022年发放春蕾资助款27.3万元、募集困难母亲帮扶善款21万余元,为26名困难患病妇女发放救助金13万元,用关心关爱减少婚姻失败、情感失和、家庭暴力等突出问题的发生,切实让困境中妇女感受到温暖,为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