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旗各级妇联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普法宣传活动集锦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3-03-14 15:11:11


莫旗各级妇联


为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着力增强妇女儿童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内蒙古呼伦贝尔莫旗各级妇联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同频共振、共同发力,同步开展了“建设法治呼伦贝尔 共建妇儿维权新环境”三八维权周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在全旗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掀起了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


纳文慕仁社区妇联


为夯实家庭教育责任,引导居民群众依法实施家庭教育,营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浓厚氛围,3月3日,纳文慕仁社区妇联组织社区两委成员、全体工作人员、居民群众专题学习《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学习会就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健康、家庭文明建设、儿童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向在场妇女居民仔细讲解,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关乎祖国的未来,各家庭群众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好的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稳步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走进千家万户,形成群众知晓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参与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雷锋日来临之际,为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推进社区依法治理,践行基层妇联工作服务宗旨,增强辖区居民法律意识,3月1日,纳文慕仁社区妇联在雷锋日--开展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法官工作室”送法律、送温暖主题党日活动,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党员、辖区居民、妇女同志参会。通过此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法治氛围,把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普及到居民心中。今后纳文慕仁社区妇联将更加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及妇女儿童保护活动,构建和谐社区。



索日都勒社区妇联


近期,索日都勒社区妇联组织社区党员、网格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妇女代表开展“建设法治内蒙古 北疆巾帼在行动”主题宣讲活动。社区书记围绕《民法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普遍关注的婚姻、家庭相关法条进行详细解读,让在场妇女同胞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又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遵循的规范。通过此次宣讲活动,参会人员进一步深刻感受到《民法典》的颁布对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重大意义和影响,积极引导妇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敖拉社区妇联


《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3月2日下午,敖拉社区妇联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学习会。学习会上,敖拉社区妇联负责人宣讲《条例》涉及总则、家庭责任、政府推动、社会协同、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共六章五十三条。下一步,敖拉社区妇联将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重点抓好落实家庭教育根本任务、推动家庭教育政策法规落细落实、推动建设普惠型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等重点工作,汇聚各方力量参与家庭教育,推动我旗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为加强辖区居民群众知法、守法、靠法的意识,3月7日下午,敖拉社区妇联开展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族团结一家亲 共庆“妇女节”法律知识竞赛普法服务活动,将《民法典》知识送到群众身边。竞赛活动共设置30道关于居民切身利益的相关法律问题,内容涉及民法典的总则、合同、婚姻家庭、继承责任等主要内容,问题贴近民生、贴近实际。答题过程紧张有序,精彩纷呈。整场比赛既充分展现了参与活动人员对民法典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也让《民法典》的宣传教育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有效的提升了敖拉社区居民学习《民法典》的热情及成果,引导居民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确保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以致用。


布西社区妇联


3月3日,布西社区妇联开展“三八”妇女节“建设法治内蒙古 北疆巾帼在行动”的主题宣传活动。由郭东桥律师为辖区居民及所有网格员免费发放了法律读本,并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还及时学习宣传了《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和责任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妇女儿童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巾帼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乌尔阔社区妇联


3月3日,乌尔阔社区妇联召开座谈会,学习《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祖国的未来。座谈会上,围绕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家庭教育的举措途径以及如何贯彻落实《条例》等情况,通过座谈讨论,大家对夯实家庭教育责任、强化家庭教育支持、推动家庭教育创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乌尔阔社区妇联将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宣传带动作用,帮助广大家长扣好孩子们人生第一粒扣子,与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依法履责促进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伊兰社区妇联


为营造广大群众学法懂法用法的浓氛围,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妇女儿童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3月6日,伊兰社区开展“三八”妇女节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以讲授法治课、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通过此次普法宣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妇女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更多的女性懂得在受到侵害时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雅克萨社区妇联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妇女的法治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3月7日,雅克萨社区妇联开展了“建设法治内蒙古 北疆巾帼在行动”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讲解《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障法》等内容,消除妇女在法律上的困惑和盲区,引导妇女积极主动学习、运用法律知识,养成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思维和行动自觉。此次学法活动让社区妇女更加了解在家庭教育方面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为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提供了指引,从而帮助妇女增强法律意识和家庭教育观念,主动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为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吉雅社区妇联


阳春三月,普法正当时。在“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加强妇女维权意识,提升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男女平等、维护妇女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3月7日,吉雅社区妇联邀请社区法律援助敖铁莲律师开展了“建设法治内蒙古 北疆巾帼在行动”普法宣讲活动。本次宣讲围绕《妇女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分别从妇女享有平等法律地位和权利、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反对性骚扰与保护隐私权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解读。敖律师通过分享具体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给大家作了阐释,让大家对《妇女权益保护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后,敖律师又面对面地解答大家的疑问。通过开展此次讲座,进一步增强了妇女同胞们的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引导广大妇女崇尚法治、知晓法律、依法维权,为创建平安家庭、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哈达阳镇妇联


为进一步深化妇女儿童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妇女儿童维权服务,正值“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哈达阳镇妇联开展法治宣传系列活动。普法宣讲会上,镇妇联主席鄂枫佳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多部法律法规,通过详细讲解、相关案例分享等方式进行宣讲,此次宣讲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生动详细。有效提升了妇女群众的学法热情,正确引导广大妇女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本次活动,大大增强了辖区广大妇女儿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营造了尊重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良好氛围。



额尔河乡妇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社会新风。活动开始,妇联主席从重视妇女自身健康,保持良好心态、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预防家庭暴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及重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对家庭美德进行了恳谈会。恳谈会上,妇联主席向全体妇女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采取“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与妇女聊天,大家围绕妇女维权、法律援助、婚姻家庭矛盾调解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大家满怀节日的喜悦,畅所欲言,为以后妇联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并表示要继续关注“娘家事”,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奋力书写建功新时代的巾帼答卷。



登特科镇妇联


为庆祝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登特科镇党委、政府组织各村开展了以“北疆巾帼心向党 携手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一系列有“三八”妇女活动,展现了巾帼风采与活力。阿彦浅村妇联开展妇女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并及时组织学习宣传《内蒙古自治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多西浅村、钢铁村、长发村妇联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普及《宪法》及《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主题宣传活动,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3月8日,登特科社区妇联,开展“关爱女性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联谊会”主题活动,由社区妇联主席刘新华讲解法律知识,弘扬尊重和关爱妇女的社会风尚,同时引导广大妇女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杜拉尔乡妇联


3月5日,杜拉尔乡各村妇联入户对困境儿童、残疾妇女、60岁以上空巢老人、女性带头人、单亲、失亲、留守家庭等进行了调查摸底,入户登记时巾帼志愿者们一边入户、一边做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宣传。为展现新时代女性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巾帼志愿者们特别对孤寡、空巢老人、贫困妇女、留守儿童开展了“学雷锋送温暖”活动:活动中巾帼志愿者们对弱势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心理诉求、健康服务、贫困原因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