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牌” 与 “专业牌” 相结合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婚调委创新工作模式巧断家务事
今年以来,盐池县妇联立足实际,进一步调整完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模式,依托“157”党群法务综合服务联盟,联合县司法局,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共调解盐池县法院婚姻家庭诉调对接案件42件,县妇联认真做好妇女群众婚姻家庭咨询类、调解类来电来访工作,不断提升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整体水平,构建社会治理大调解格局。 创新载体 探索“三个一”模式。盐池县婚调委坚持“情感牌”与“专业牌”相结合,探索形成了“一张委托函、一份操作模板、一套工作流程”的“三个一”工作模式。 一、依托一张委托函,实现婚姻调解环节程序化。 对法院诉调对接案件,婚调委先行分类。填报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表,主动引导离婚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服务。调解员在接待离婚当事人的过程中,根据与当事人的沟通结果,保证每名离婚当事人都有接受调解服务的平等机会,实现了人民调解的有效覆盖。 二、依托一份操作模板,实现简单矛盾调解模式化。 针对婚姻家庭矛盾的共性特点,婚调委梳理形成了“离婚前八问”操作模板,即“离婚会让你失去什么”“离婚是否为解决你生活问题的唯一途径”等8个问题。这一模板紧扣离婚当事人的心理,用模式化的方法,让简单的矛盾调解切入角度准确、调解方法快捷实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依托一套工作流程,实现复杂矛盾调解规范化。 对于婚姻家庭中比较复杂的矛盾问题,调委会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操作流程。第一道防线,短、准、快,平复当事人的冲动情绪,让她们理性接受外来意见和援助。第二道防线,稳、平、舒,指导当事人“找到”自己,接纳对方,提高婚姻家庭幸福指数。第三道防线,引导当事人双方公平、合法、合情地维护自己权益。 务求实效,为群众提供维权服务。根据不同家庭纠纷特点,提供个性化调解服务。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分为恋爱、婚姻家庭纠纷、赡养纠纷、抚养纠纷、继承纠纷、财产权益等内容进行调解,对部分因一时冲动赌气闹离婚的当事人,通过“一对一”调解沟通和心理疏导,给当事人“冷静期”,理性考虑后再做选择。县婚调委每月将诉调对接案件调解情况反馈至盐池县法院,每调解一个案件都会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反馈,实行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案件信息反馈给离婚当事人所在乡镇(街道)及司法所,跟进掌握动态,有效预防了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突发事件发生,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及时为群众调处“家务事”“身边事”。 搭建平台,为濒危婚姻“把脉问诊”“本来我俩感情不错,可自从他跑大车后,对我和孩子越来越冷漠。”日前,32岁的家庭妇女张某和自己的父母、姐姐、姐夫走进盐池县婚调委办公室,当时,张某情绪激动,哭诉着要离婚。在调解员的疏导下,原本内向的她很快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不久前,张某无意中发现丈夫与异性朋友一起喝酒,关系亲密,想到自己在家辛辛苦苦带孩子、照顾老人,丈夫却和其他人搞暧昧,张某十分生气,决定起诉离婚,但又不想让年幼的孩子失去完整的家。考虑到夫妻二人有一定感情基础,女方尚有挽救婚姻的愿望,调解员在对男方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耐心讲解婚姻的不易和夫妻相处之道。最终,张某的丈夫认识到错误,承诺改过自新,和妻子好好过日子。 “婚调委的工作实际就是重新为破碎的家庭搭一次桥,通过‘倾听法、甜蜜爱情回忆法、察言观色法、迂回战术冷处理法’等调解方式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帮助夫妻度过危机、改善关系,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盐池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发挥群团组织宣传引导作用 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河北省妇联主席:刘文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妇联主席直播间】陕西省妇联主席王玉娥: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巾帼力量 谱写陕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有效”大文章

索玛花开幸福来!凉山州妇联多点发力助妈妈们无忧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