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慧华的现代农业梦

名人明星 2012-07-04 10:04:00 464

 顾慧华颠覆了人们印象中传统的农民形象

说起自己是农民,顾慧华总有一种自豪感,这种感觉也传染给了11岁的女儿。女儿写了一篇作文叫《我的妈妈是农民》,结果站在讲台上一念,全班同学都笑了。老师说,大家不要笑,她的妈妈是有智慧的农民,种出来的水果蔬菜都是绿色的。

一脸盆放糖草莓的刺激

采访全国“十大农产品女经纪人”顾慧华,是在她位于上海松江区的森鲜馆泰晤士旗舰店。店面装饰得嫩黄鲜绿,透着果蔬的清新。周围绿树掩映,繁花似锦,顾慧华一身白领装扮,看上去年轻时尚。她笑吟吟地说,刚有一位客人夸奖过她的店,“说在国内找不出第二家卖菜的地方能这么干净,小顾的菜店怎么开得像幼儿园一样,这么可爱,氛围这么好!”

顾慧华颠覆着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农民形象,曾因为穿香奈儿衣服,背LV包在田地里跑来跑去而惹人指点,后来虽然不穿了,心里却不服气,谁说农民就不可以穿名牌呢?

从打算做农民的第一天起,她就没想当个传统农民。

虽然出生在农村,七八岁就跟着大人插秧种稻,顾慧华还是成长为一位白领丽人,在2006年以前,她在上海一家公司做日本农业机械的进口销售。

没想到,这份工作经历竟成为她变身农民的铺垫。

因为业务关系,顾慧华经常去日本,每一次从日本回来,她都有无数的感想要与人分享,“日本农庄种植的黄瓜,生吃有生吃的品种,水分很足,专门用来做沙拉;炒着吃的则是另一种肉质更厚的品种;还有一种黄瓜是专门用来腌制的。日本的一个农业合作社,几十位成员,每家种的东西都不一样,种甜瓜的只种甜瓜,种西瓜的只种西瓜,而且家家有品牌,会写上出产日期,最佳赏味期,是谁种的。有一户人家很多年就种20亩番茄,两个儿子上完大学仍然回家种地,管理那么精细,每一个番茄都很完美。”

顾慧华成了一个“日本控”,那年刚生完孩子,她几乎是流着口水跟婆婆讲在日本见过的草莓,“日本的草莓,八颗一盒,个个一样,又好看又香甜,卖45元人民币呢,我都没舍得多吃。”婆婆一听,赶紧去市场给她买了一大脸盆草莓,洗好,又撒了好些糖。顾慧华一见这盆草莓,顿时没了食欲,草莓被糖一浸,显得烂巴巴的。为什么要放那么多糖呢?婆婆回答,这个草莓很酸的,不好吃的,放糖才甜的。

顾慧华心想,草莓本身的口感不好,加那么多糖,对身体能有好处吗?我可不可以把日本的草莓引到上海来种呢?

此时,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市民的热点话题,顾慧华的爸爸得了肺癌,她在看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后,坚持认为与食品污染有关,她同样希望自己年幼的孩子能吃到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

29岁这年,她决定辞职,开始自己的农民生涯。

 

20亩菜地边的哭泣

此刻,坐在森鲜馆漂亮的办公室,喝着明前碧螺春,品着香气扑鼻的金橘,顾慧华回顾自己的“悲情时刻”。

那是创业之初,她种了20亩从日本引进的蔬菜。黄瓜开花了,番茄也结小果子了,再过10天就能卖钱了。即将收获的喜悦弥漫在心头,她恨不能天天往田里跑,那水灵灵的绿色里全都饱含着她的希望啊!突然,台风来了,大雨倾泻而下!这场雨下得没完没了,她夜以继日地带人去田里排涝,祈盼雨快点过去。

一天,雨真的停了,顾慧华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见被禁锢已久的太阳怒冲冲地冒出来,仿佛要把所有损失的光芒全在这一天补回来,万丈金光针一样扎向她的绿苗,20亩蔬菜全军覆没!

站在田边,顾慧华的眼泪终于滚下来,“我本来觉得自己很勇敢很伟大,我真的很努力很努力了,为什么弄到最后什么也没有了!”

当初辞职,她怀着多么美好的理想,年轻人都往城里跑,留在乡下的都是老人,等老人退了休,地谁去种?而且种地的大都是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对生物制剂认识不足,对农药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中国农业需要有先进理念的人去推动。“既然总归有一个人要去做,那为什么不是我?”

她自认没有后顾之忧,父母做了多年生意,家里经济条件很好,而且农村老家有房有地也有种地的劳力,她只要把自己学到的先进知识传授给大家,有一天,她一定能做得比日本农民更好!

果然,她种出来的菜比周围农民种的都好吃,她开着车挨家给朋友送,大家喜欢得不得了,需求量越来越大。有朋友说,你多种些好不好,我们出钱买。

顾慧华一口答应,租了20亩地,踏踏实实当起了菜农。这场雨,是老天爷的一个下马威!“做农业,最大的风险是天灾,人力不可抗拒。”

第一年,几乎没有收益,她已经“玩”掉了家里一百多万元。

性格好强的她不甘心就此不了了之,“我已经放弃了以前的生活,我必须要做得很好。”多年后,她总结:成功与失败的一步之差就是有人坚持了,有人放弃了。

她的坚持,让她的农产品成为上海的知名品牌,“我的森鲜馆就是放心的标志。”

今年春天,上海的天气一直阴冷,大棚里育的苗怎么也长不大。直到4月下旬,阴霾骤然散去,气温一下从几摄氏度攀升至二十几度,幼苗像被突然叫醒的孩子,猛地蹿出老高,等回过神来,已经在骄阳下纷纷蔫掉。此时的顾慧华再也不会站在田边哭泣,她的语气自信而笃定,“今年的收成肯定要受影响,只能及时补苗育苗,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和果蔬一样翠绿青葱

这天中午,顾慧华跟一帮艺术家朋友吃饭,商量7月份到宜兴做茶壶,在她的计划中,下午还要跟朋友一起去做旗袍,“我每年春天都要做三四件旗袍。”

顾慧华是精致生活的女人,也是精致劳作的农民,更是精致管理的农产品经纪人。

做精致的农产品是顾慧华的理想

当初因为她种的菜卖得好,引来周边农户艳羡的目光,终于有人来向这位“小姑娘”请教。顾慧华倾囊讲解,“很多农户觉得种的苗多,产出就多,而且浇水施肥不计量,全凭心血来潮,果蔬寿命短,口感也不好。其实一亩地种100棵苗和250棵苗管理是不一样的,就好比家里有两个孩子就比有五个孩子照顾得周到。你要有足够的精力把每个苗管理得很干净,肥料使用多少,使在哪个位置,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通风,都要有记录。万一发生病虫害,三根苗中有一根出了问题,就得全部连根拔掉,防止前后左右的污染……”

听了她话的农户,来年种植的果蔬果然品相不凡,口感一新,但成本却高出许多,价格高,卖不掉,又来找她。

她热心帮忙,无意中搭建了一个农产品交易平台,后来干脆成立了上海森鲜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了专职农产品经纪人——她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产品销售,既以较低的成本扩大了合作社的种植规模,也为别的农户降低了种植风险,提高了效益。“我给他们的价格不随波涨跌,全年都是稳定的,这种订单式农业,让农户不用担心东西卖不掉,他们的效益保证了,种植过程中才不会胡来。”

农户从一年收入七八万元变成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元,他们心甘情愿地做着现代农业的实践者;也有的农户惨遭淘汰。“比如我们要求早晨9点钟前要把草莓采完,可有一家农户很喜欢睡懒觉,10点钟才去摘,太阳出来,草莓已经变软了,根本来不及运出去卖,直接影响到他的收入。”

如今,顾慧华和手下的基地种植团队、配送中心团队、店面管理团队共同忙碌着三千多亩种植基地,一百七十多位农户,三十几个蔬菜品种……她不用再亲自奔忙在田间地头,“我站在另一个高度,运作一个品牌。”

这个品牌下的农作物全是最新鲜的,它们从田间直接到店里,带着清晨的露水,带着田野的芬芳,端坐在货架上,等待被识别。顾慧华和她的果蔬们一样的青葱翠绿充满朝气,一样的“衣着”讲究,气质不凡。她和它们一起,骄傲地展示着身为农民或身为水果蔬菜最完美而纯粹的价值。■

人称“叶坚强”!嘴上佛系内心热血的90后女孩叶黎文: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闪耀

【决战脱贫前线】大凉山上的驻村第一书记:带着乡亲们“漂漂亮亮”脱贫

一袭白衣,两代传承!援汉北京医疗队年龄最小的她,令人刮目!

【决战脱贫前线】返乡创业新农人!一个高光白领的蜕变……

绽放在炉台边的玫瑰:辽宁鞍钢股份炼铁总厂二高炉作业区茵芭操作工李珊

热门专题

更多

中国妇女

全国妇联机关刊

中国妇女_法律帮助

全国妇联机关刊

《中国妇女》微信号

zgfn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