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是德育教育的起点

心理情场 2019-03-29 09:43:34 0

邱波   太原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讲师,喜玛拉雅FM等网络平台特约心理专家

邱波 太原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讲师,喜玛拉雅FM等网络平台特约心理专家

公交车上,七八岁的孩子旁若无人坐在老弱病残的座位上,年迈的奶奶颤巍巍站在一旁;学校门口,10岁的孩子呵斥着爷爷,没有给他买到最喜欢的玩具。这些看似不大的事,却藏着大问题,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学习、重才艺,但是一部分家庭却忽视了孩子的德行教育。

“德”字由“心”、“彳”、“直”三个部首组成。“心”表示与情态、心境有关;“彳”表示与行走、行为有关;“直”,“值”之本字,相遇相当之义。德由心生,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行为方式,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公德心。所以,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孩子是否能将德外化到行为中,并在一生中坚持。

在我所见过的案例中,如果心理不健康,看似有德行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长大成人后,人格也是极不稳定的。没有遇到事件冲击的情况下,外在行为一切平稳正常,一但遭遇事件影响,立刻崩盘。崩盘的结果是,看似有公德的人,在大的利益面前,或大的危机面前,人格担不住公德心,自律能力失效,德行全被心中的魔鬼控制了。

重庆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的事件当事人,很显然是一个情绪管理能力差的人,人格水平并不健全,在情绪失控状态下,很难有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那时的她已经陷入了自己情绪的深渊里,完全失去理智,没有心情顾忌公德了。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所以,父母为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尤为重要。

在家庭中最基本的德行教育,是为孩子经营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心理学总是讲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健康心理、健康人格的起点,也是公德教育的起点。在好的原生家庭教育中,孩子可以拥有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自律能力、承担责任、善待他人,对社会怀有善意的能力,以及适度的利他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孩子德行教育的心理基石。

好的原生家庭的德行教育是什么样呢?首先,父母有责任努力经营好家庭,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能够感受到爱。当爱的需求得到满足,他同样也有能力爱别人,对待他人是善意的、友好的,对社会规则、公德是理解和支持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德行教育,孩子会更易接受,外在行为也更易符合社会的规范。

第二,好的原生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率先垂范。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模仿,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榜样的效应是发生在每天、每个细节中的。父母缺乏公德心,孩子讲公德的几率会大大减小。身教永远大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第三,好的原生家庭教育是宽严适当的。父母太过严苛,以至于孩子对错误的接受度极低,培养出非黑却白的极端的人格。有错能改,即时止损也是德行教育中重要的环节,让孩子对人犯错的必然性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认知。

在德行教育的过程中,孩子树立起理想信念,他的心理支持体系会更完备,会更加激发他有责任心、守规则、能自律,爱助人,自己的内心更加丰盈,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人称“叶坚强”!嘴上佛系内心热血的90后女孩叶黎文: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闪耀

【决战脱贫前线】大凉山上的驻村第一书记:带着乡亲们“漂漂亮亮”脱贫

一袭白衣,两代传承!援汉北京医疗队年龄最小的她,令人刮目!

【决战脱贫前线】返乡创业新农人!一个高光白领的蜕变……

绽放在炉台边的玫瑰:辽宁鞍钢股份炼铁总厂二高炉作业区茵芭操作工李珊

热门专题

更多

中国妇女

全国妇联机关刊

中国妇女_法律帮助

全国妇联机关刊

《中国妇女》微信号

zgfn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