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米高度”添城市温度 浙江省台州市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3-02-28 17:25:07

浙江省台州市 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一米高度”添城市温度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台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政府妇儿工委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秉持“和合圣地、儿童友好”理念,从“一米高度”出发,将儿童友好要求充分体现到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各个方面,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主要做法是:

一 试点先行,下好系统谋划“先手棋”

看准切入点。2022年5月,台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台州市儿童友好社区(村)试点建设实施意见》,选择了10个儿童友好社区(村)开展探索试点,力求将普惠性的公共服务精准地输送到儿童身边。经过实地考察和审核评估,最终认定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城隍浦社区等7个社区(村)为全市第一批儿童友好社区(村)。首批试点社区(村)通过开辟“儿童友好书房”、改建社区口袋公园、设置儿童友好步径等,为社区儿童规划出友好生活圈,为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积累了经验。找准突破口。结合未来社区(乡村)建设、老旧社区改造以及城市新建项目等,从村、社区、学校、医院、机关、公园、场馆、企业、街区、商圈等10个层面积极谋划150个基本单元培育试点。如临海市公安局创建“我是小警官”体验式儿童之家,打造“儿童友好机关”;浙江几米熊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立足产品研发和销售,打造“儿童友好企业”;温岭市锦屏公园升级新增“超级农场”,打造“儿童友好公园”。这些基本单元试点丰富和完善儿童可知可感的友好空间,多点培育功能完善、便捷可达的儿童友好场景,构建儿童学、游、住、行、医全方位的儿童友好生活共同体。拓展试点面。根据“市两办”出台的《台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部署要求,进一步延伸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层触角,依托社区邻里中心、文明实践中心等基层阵地,挖掘存量潜力,加强共建共享,推动功能复合的服务综合体和嵌入式的儿童家门口服务站点建设,促进各类设施综合高效利用,拓展高品质活动空间,扩大优质普惠服务供给。

二 高位推动,打好统筹联动“主动仗”

建立高规格的领导体系。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市委副书记任第一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委高规格召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动员大会,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5个专题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清单化、项目化、分年度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各项工作落细落实。领导小组会通过定期召开推进会、组织现场观摩、定期晾晒进度等方式,推动工作再聚焦、再发力,着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攻坚破难的示范带动效应。构建全方位的工作体系。谋划布局“15211”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架构,即锚定创成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1个总目标,谋划“儿童政策友好、儿童服务友好、儿童权利友好、儿童空间友好、儿童环境友好”5大领域建设计划,重点聚焦市、县2个维度,全域开展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推进10大类基本单元试点建设,形成具有台州城市特质的10大标志性成果。形成系统化的政策体系。在2019年将儿童友好内容纳入《“十四五”儿童发展规划》的基础上,2023年又将该项工作写入台州市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结合地区经济和资源特点、产业和人群特征,把儿童优先原则融入社会政策,并明确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之一,整体纳入“七城联创联建”进行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加快制订儿童友好社区(村)、学校、医院、公园等10大领域工作指引,推动儿童友好政策系统集成。

三 全域整合,激发探索创新“源动力”

科学编制规划。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业方案,谋划《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加快研究制定相配套的行动方案与实施机制,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滨水空间等适儿化改造,为儿童健康成长、安全出行、游戏休闲等完善配套设施,加快打造一批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实践范例,推动儿童优先原则和儿童友好理念落地落实。



动员全民参与。强调“儿童是儿童问题的专家”,市、县联动在全市组建10支儿童友好观察团,招募150名观察团成员,组织儿童进行现场“沉浸式”的观察体验和议事活动近百场,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持续放大儿童观察团成员综合素质好、影响力大等优势,带动同伴、家长以及所在社区、学校等,共同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厚植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群众基础。营造浓厚氛围。市、县联动在广场公园、CBD等城市地标开展“世界儿童日”亮灯活动;向全社会征集“儿童友好”LOGO及IP形象;利用街区、社区、街心公园、商圈等场所的宣传橱窗、灯箱、电子屏等持续滚动“儿童友好”标语、视频;在公众号开辟“和合圣地·儿童友好”专栏,发布各地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好做法等,营造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强大声势,全市上下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儿童友好建设、共推儿童友好发展、共享建设成果的生动局面。

四 项目牵引,走出实战实效“关键步”

抓标志性项目。梳理形成了以“台州少年科学院”“益童护应用场景”等项目为代表的10大标志性项目清单和“智安校园”“智能斑马线”建设项目为代表的10大突破性项目清单,努力在点上抓出一批展示台州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上的标志性成果,并由点及面系统推广。指导列入浙江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3年示范项目的临海市儿童友好公园建设项目和温岭市城西街道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重点功能区域和示范空间适度超前建设,确保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抓民生实事项目。串珠成链各职能部门规划的“建设300个妇儿驿站、50个口袋公园、30个笼式足球场、不少于5公里的城市慢行系统”等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在项目实施中要求充分体现儿童友好元素,打造与儿童生活、学习及活动密切相关的“儿童友好生活圈”,让儿童友好项目在群众身边落地开花结果。抓平台性项目。依托“国家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平台,对照标准将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预期值从4.5个提高至5个,整体拉高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水准,增加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含金量”。紧抓“在全省未来社区建设中融合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等政策平台,加快谋划一批重大工程性儿童服务项目和结合城市有机更新的适儿化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