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警花,预警劝阻防受骗
在重庆市綦江区,活跃着一位铿锵绽放的反诈“玫瑰”,她带领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帮助百姓识破骗局。
“很多人都认为,老年人是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受骗群体,其实不然。根据统计,20岁至50岁之间的受骗群体,大概占到电信网络诈骗的70%……从2020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努力,反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仍占到了刑事案件的50%,有些区县甚至更高……”
2025年7月的一天,重庆市綦江区公安局合成作战支队副支队长何容容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当何容容谈到一系列反诈数据,尤其是谈到经她拦截或劝阻成功的电信诈骗案件时,令记者感到些许意外。
方晓就是经何容容预警劝阻,成功挽回了损失。2025年3月的一天,何容容收到从市局转来的一个电诈预警:綦江区有人从银行网点取出14万元。她紧密联动银行,让所在地银行反馈当天取走5万元以上的人员信息。通过排查,确定地点在巨龙广场,于是第一时间她让社区民警到巨龙广场银行网点核实具体人员信息,经过电话确认和金额比对,最终锁定了取款人方晓。
何容容立即给方晓打电话,先是表明自己的身份,然后问方晓取款的原因。方晓解释说,取款是为了装修房子。但何容容觉得有问题,现在基本上都是银行卡转账,很少用现金。同时,她从通话中听出,方晓是在车上接听的电话,通话中有杂音。敏锐的她当即判断,方晓正在高速路上,于是问道:“你是要去重庆城区吗?你坐的是网约车吗?……”
方晓胆怯地回答:“除了装修,我还想给爸妈送些生活费,他们住渝北区……”就在通话过程中,何容容让后台的预警劝阻员立即联系方晓的父母。果然不出所料,方晓的父母说没让女儿取钱带回家……为了劝阻更有效,预警劝阻员还联系到方晓的妹妹,考虑到妹妹更年轻,对电信诈骗有更多了解,因此联合妹妹劝阻会更有效。何容容挂断电话后,父母联系上方晓。这时候方晓显得有点紧张,对父母说了实话,她准备把现金送到重庆另一个地方巴南区。
方晓父母放下电话后,何容容继续电话联系她,让她迅速找个路口下高速,联系当地的派出所,何容容马上从綦江区赶过去与方晓汇合……
幸运的是,方晓准备送出去的钱被成功拦截,但何容容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作为反诈民警,除了帮助挽回损失,还要根据线索找到准备接头拿走现金的人。她根据方晓提供的信息,去了交易现金的现场。但狡猾的诈骗分子发现了异常,没有去现场提取现金……何容容解释说,诈骗分子的警惕性非常高,这也给打击电信诈骗增加了难度。因此,预警劝阻拦截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方晓遇到的是以“退学费”为幌子进行的电信网络诈骗。在类似案件里,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关键信息,假冒正规机构或官方平台,以“退费”为诱饵抓住受害人期待“获利”心理,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充值返利、做任务返利等理由营造“真实退费”假象,让受害人放松戒备,逐步诱导其落入圈套,随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其大额转账,加大损失。
何容容告诉记者,经过近几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目前对于“两卡”,即银行卡、手机卡的管理更加严格,诈骗分子通过银行卡进行洗钱的手段更隐蔽。因此,从去年底开始,一些电诈分子选择通过线下送现金,或者送黄金等方式进行洗钱,这也是近期反电信诈骗宣传的一个重点。
5年多来,何容容带领全区反诈民警、辅警及志愿者队伍,开展宣传防范、预警劝阻、追赃挽损等各项工作,为群众挽回损失2000余万元。她的反诈故事还入选了2024年全国妇联、中央网信办联合推选的全国“百个巾帼好网民故事”。
何容容常说,每一条线索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为此,她不管线索大小,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第一时间与被骗群众取得联系,第一时间斩断骗子网络,只为确保让受害人“醒”在受骗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