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锋妇联】 先锋服务 |内蒙古通辽妇联聚力,巾帼志愿添彩

来源:内蒙古通辽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1-26 12:30:58

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的要求,内蒙古通辽市妇联以巾帼志愿服务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近年来全市巾帼志愿者开展活动千场,让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治理带来的温暖与改变。

一、精心布局,构建志愿服务坚实架构

品牌塑造,树立服务标杆:通辽市妇联深入挖掘本土特色与群众需求,全力打造出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巾帼志愿服务品牌。从传递党的声音的“巾帼来送理”,到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的“党员额吉”“故事妈妈”,这些品牌各有侧重,以独特的理念和定位,吸引着不同领域的女性投身志愿服务,成为引领社会风尚、传递正能量的旗帜。

队伍建设,夯实服务根基:积极吸纳各行各业优秀女性,扩充巾帼志愿服务队伍规模。同时,注重提升队伍质量,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涵盖心理疏导、法律知识、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使志愿者们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专业的服务技能,为高效开展志愿服务筑牢根基。

平台搭建,拓展服务广度:以“巾帼志愿阳光站”为核心枢纽,构建起辐射广泛的服务网络。借助这一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志愿服务与社区、家庭需求的精准对接,让志愿服务能够深入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无论是偏远乡村还是繁华社区,都能享受到贴心的巾帼志愿服务。

二、多管齐下,拓展基层治理多元维度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治理共识:紧紧围绕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在全国妇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巾帼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的引领下,扎鲁特旗的陈俊旭等优秀志愿者,通过参加各类宣讲大赛,用生动的案例、真挚的情感,讲述党的奋斗历程、国家的发展成就以及身边的感人故事,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凝聚起共同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弘扬家庭文明,厚植治理土壤: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础。通辽市妇联通过打造“故事妈妈阅读书屋”“荞乡送教育”“四点半课堂”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同时,以“法官妈妈”王爱林等优秀志愿者为榜样,鼓励更多人关注困境儿童成长,用爱心和耐心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之光,以良好家风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为基层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

加强普法维权,保障合法权益:依据“八五”普法规划及“法律七进”工作要求,精心组织“12338”巾帼普法维权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专业的法律志愿者团队,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爱心帮扶等一站式服务。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录制普法微视频等方式,广泛普及《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妇女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维护他们在婚姻家庭、劳动就业、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为基层治理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聚焦帮扶关爱,传递温暖力量:科尔沁志愿者协会会长侯维霞带领的巾帼志愿小分队,长期活跃在社区和乡镇,开展义诊、关爱抗战老兵、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自闭症儿童、走进敬老院福利院、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宣传等十余个公益项目。她们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增强了基层群众对社会治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辽市的2.6万名巾帼志愿者,犹如点点繁星,闪耀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角落。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和坚韧,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成为推动通辽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描绘出一幅充满爱与希望的美好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