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故里获“中国獭兔之乡”称号
10月22日至24日,备受瞩目的中俄兔业合作交流圆桌会议,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兔业委员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十二届中国兔业大会在四川省江油市隆重举行,会议期间,李白故里江油被授予“中国獭兔之乡”称号,这是继央视中秋晚会之后,江油乘势再次向世界展示其独特诗意文化和现代风貌。
于10月22日举行的中俄兔业合作交流圆桌会议,由中国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四川省农业厅、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油市人民政府承办。大会以“合作·共赢·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达成的共识和两国签署的《关于兔业领域长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兔产品贸易合作协议书》等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两国合作发展,探讨中俄兔业企业投资合作事宜。
会上获悉,中国兔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兔业大国。目前,我国兔业正处于产业转型时期,由传统的小农兔业经济向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兔业经济迈进,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势头更加良好。世界獭兔皮年需求量在1亿张左右,供不应求,獭兔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獭兔养殖大国,中国兔肉、兔皮、兔毛的产量和贸易额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存栏獭兔2000万只,年产獭兔皮1500万张,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四川、山西等地獭兔产业发展尤为迅速。近年来,江油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外向型、开放型农业企业,努力打造獭兔产业“全产业链”,全面建设“中国獭兔之乡”,成为首家国家级“獭兔标准化示范区”核心园区,走出了一条具有江油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对外贸易合作之路。
当天的圆桌会议上,中俄双方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专家和企业家代表还分享了两国在家兔生产、畜产品流通、兔产业发展前景和优势等方面的经验,并从官产学角度研讨了如何在兔产品生产与流通产业链中推进公私合作与政企合作,加强资源整合,降低合作风险,实现互利共赢。
10月23日至24日,以“市场导向、促进流通、创新升级、共赢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兔业委员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十二届中国兔业大会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社团管理部部长孔培聪、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潘种树出席会议并讲话。
孔培聪强调,促进兔产业发展壮大是供销合作社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应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借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东风和深化综合改革的强大动力,全面融入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促进全国兔产品流通和中国兔业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为兔肉、兔皮、兔毛产业链搭建展示和交流平台;引领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专业合作社和各地协会的作用,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加速培育优质产品,不断拓宽兔产品的市场空间。为实现兔业增效、兔农增收、产业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潘种树指出,中国是养兔大国,兔产品出口量居全球之首,兔产品肉、毛、皮出口量均占国际市场70%-80%。当前,兔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加工贸易能力不断增强,兔产业已经成为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兔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内兔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发展水平不平衡;兔行业资源分散、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畜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消费市场萎缩,新老问题的交织已成为制约兔业发展的瓶颈。兔产业经营者要增强机遇意识、担当意识、公益意识、创新意识,规范行业发展,强化产业升级,加强宣传力度,为兔业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来自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国际友人和全国兔业产业链上的专家学者及兔产业经营者500多人参加了会议,就中国兔业发展与未来进行了广泛交流。会议表彰了为兔产业做出贡献的企业、合作社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俄罗斯国家兔业协会会长叶米利扬诺夫·阿列克塞·尤里耶维奇获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阿列克塞还代表俄罗斯国家兔业协会向中国兔产业专家颁发了荣誉证书,并表达俄罗斯人民的崇高敬意。参加大会的各国企业、合作社还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举行了签约仪式,签约额达数亿元。
会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江油现代獭兔养殖园、四川乾沃食品有限公司、中国兔文化博物馆、西澳集团德华皮革厂、中国百合国际博览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