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如此渴望奢侈品
方桃园 29岁 民企职员 奢侈品是我的精神需求
恋爱前,我是典型的“月光女神”,一发工资,便和闺密去女人街“血拼”。我们买衣淘包,全是名牌,几个花蝴蝶拎着“战利品”招摇过市,引得帅哥频频回头,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认识我那“凤凰男”丈夫为止!
他虽事业小有成就,开车上班,但穿戴很朴素,常年背个学生双肩背包,穿着便宜T恤。他认为人必须有危机意识,“说不准哪天就失业、生病急需用钱,所以花钱能省就省吧。”他还劝我,说我身材这么好,皮肤晶莹剔透,穿个剪裁得当的布衣裙一样光彩夺目,“穿金戴银反而显得庸俗,遮掩了清纯气质。”
我被夸得晕了头,也因爱他至深,不想让他失望,于是终止了买名牌的步伐。
婚后,我俩粗茶淡饭,购物只去超市,挣多花少,银行存款自然火箭上升。
但平淡的日子过久了,我心里难免犯痒,总想花钱给生活添点惊喜。外加同事几次问我:“你LV的包背了一年多了,也不换个新牌子,是不是老公生意亏了,你来养家啊?”我受不了被人贬损,购物的心蠢蠢欲动,于是那天又去逛街。
我发现在家“闭关自守”不过一年多,可有很多新款包包上市,比如LV出了款紫色柔滑丝绒包包,背上它尽显低调的优雅。Gucci有一款内里是亚麻布的迷你小包,高贵中带着质感,手感真棒!
我像个饿久的孩子,在名牌这个“蛋糕店”里流连忘返,不吃一口会疯,于是彻底把老公忘爪哇国去了,最后买了个9000元爱马仕包。当背着它走在人群中时,我觉得自己特神气,仿佛又回到贵气优雅的姑娘时代,爽呆了!
回到家,老公一看我眉眼带笑,就知道我又逛街去了。他抓过包包问多少钱,我说是换季促销打4折,“比办公室小薛买的一万多块的包划算多了!”
他一听就叨叨开了,说我太好面子。他训诫我:“不进取会穷三代,爱买奢侈品穷得更快!”
可我买名牌并非为面子啊,“就是单纯喜欢!”女人都爱美,看到美丽饰品就想拥有,就像男人喜欢谈车一样,都是发自内心的精神需求。况且名包质量确实好,“我每天挤地铁都快成肉饼了,可包包没磨出一个线头”,和服装也百搭,真让人爱不释手!
这以后,为照顾他的情绪,我“老实”了俩月,对奢侈品视而不见。
直到圣诞节前夕,公司发了2000元购物卡,结果我的心又活泛了。
我想家里米、面、肉、菜刚买齐了,就琢磨着前些天在闺密婚礼上,看到她那个Burberry小手袋,是真心喜欢,于是心一横,花2199元买了一个。
我觉得我才掏199元,是占了大便宜!
但回家后老公看到了,又脸带不悦,说购物卡也是工资的一部分,“你哪怕买几箱洗发水也行啊,放三五年慢慢用,干吗非买奢侈品呢?”
我买名牌确实找不出特立得住脚的理由,就觉得女人如不保养自己,不买漂亮衣饰,没有一两个奢侈品装饰自身,就没有女人味。所以我还是那句话,我就是喜欢买名牌,“喜欢就是理由!”
他听后,用罕见的怪腔怪调自言自语,你今天换个名包,明天说不定换名车,换别墅,再往后,没准连丈夫也要换了……
此话大有污篾我变心之嫌疑,我气得嘴像炮筒,说我平时给你做饭、熨衣,床上让你开心,以后还要给你生娃,“为你付出这么多,买几个包包你就委屈得不行,也太小气了!”我觉得他不配做我丈夫,当晚和他分房而睡。
冷战的日子,两人像路人各做各饭,各睡各觉,家里再没了欢声笑语。我很不开心,想着怎么排解一下情绪,于是又去逛街。
进了名牌店,一看见那些靓衣和包包,仿佛一个个高富帅男人列队欢迎我,我的心又豁然开朗。尤其看到一个纯手工制阿玛尼小包,一针一线缝合得精美无比,让我从心底和它心灵相惜,于是我想都没想,买下了这只4000元的打折包。
看看,我并非败家女,每次买的都是打折包!
到家后,本以为老公不给我好脸,哪知他居然没爆发,变脸对我大献殷勤,说我操持家确实辛苦,他决定以后他来买包包,“丈夫送老婆礼物,你跟人讲多有面子啊!”
我喜出望外,当然希望夫妻关系更亲密,于是笑盈盈同意,两人重归于好。
但让我万没想到,春节前他送我的第一个Gucci经典手挽包,同事看了居然说跟她那款有色差。我上Gucci官网一查不对劲,逼老公说实话,最终他承认包包是在皮具城买的假货,“两百多块呢,也不便宜!”
我听后心像掉到谷底,拿着包立马觉得矮人三分!
而他却滔滔不绝地劝我,说我拎个LV包挤地铁,反而让人觉得是假货。他认为我们是普通百姓,还是买一般服饰最搭调,否则穿上黄袍也不像太子,“纯粹是浪费!”
我听了真是无语,我一年买包包不过3万元,用此提高生活品质,让心情愉悦,跟别人动辄花数万元去旅游有何两样?我突然觉得我一女友说得很对,找丈夫吧,出身薪水啥的都不重要,两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一致,生活才会合拍。
我是不是真的找错丈夫了?
名家解码
一切美好决定于度
关于购买奢侈品,有几条大道理要说。
其一,中国人穷了几千年了,现在很多很多人家终于小康或者富了起来。穷有穷衣,富有富衣,为国家的光荣,为改革的光荣,为自己的光荣,只要经济条件和实力允许,我赞成穿得光鲜漂亮,来点奢侈品挺好挺愉悦。自己高兴,也拉动内需,对GDP有贡献。主张人们一律勤俭持家,布衣麻鞋塑料拖,不是当代中国形象,我不赞成!从来信中感觉你好像很白领很小资很亮丽,生命只有一次,青春不能再来,能“臭美”的时候为什么不“臭美”呢?上街自己风姿绰约,既是一道风景又十分养眼,何乐而不为!
其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告诉你老公,你能购买奢侈品,是家庭富裕、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当然不是唯一,更不是绝对),更是你们夫妻杰出的创造能力、劳动能力、发展能力的证明之一。因此,你和你老公都应当骄傲,自己能“奢侈”了,这是工作能力的象征,为什么不?你要是天天麻衣布鞋,人们会怀疑你老公的身份和能力的!
其三,有能力奢侈,依然要注意一条准则:量力而行,不要内里空空,硬撑面子。家里的经济、文化要稳定在富富有余的水平上,可持续发展,“政治”上才安定团结,不闹分裂独立。人世间有一个最伟大的真理,就是“度”,芭蕾舞的“倒踢紫金冠”美极了,体操单杠上的空中腾跃美极了,高台跳水、花样滑冰的跳翻转几周美极了,一切都在于控制,稍一过“度”就玩完了。因此控制论因其重要意义而进入哲学层次。“奢侈”也同样,过“度”到“身上光鲜、桌上咸菜”,“闪离”就不远了。
其四,精神世界的富裕是最伟大也最令人崇敬的。奢侈品给人“高大上”的虚幻是靠不住的。财富永远是流动的,“富不过三代”是常有的,唯有知识是谁都无法剥夺的财富。当代许多有作为有贡献的大富豪生活都相当简朴,如永远穿牛仔裤的乔布斯,永远谦和并关注贫穷和弱势的比尔·盖茨,身价上千亿的“脸谱”网创始人扎克伯格虽有豪宅,却一直坚持住在一般的公寓里。苏格拉底,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他,可能就没有西方文明,没有现代欧洲和美国。当你步入琳琅满目的市场时,一定会惊叹:“啊,有这么多值得搬回家的好东西、奢侈品!”而苏格拉底的感触是:“啊,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因此我建议你按邓小平先生的指示办:“两手都要硬。”一是物质文明,二是精神文明。物质上该美不美白不美,精神上、文化上、境界上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方面落后了,成了“绣花枕头”,你家另一半也许就该惊怪了:“都是一家人,境界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其五,还要悄悄审视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有了一种现代“社会病”:购物癖。此病的产生,有时是因为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寻找释放和疏解;有时是因为家庭生活出现了裂痕和不愉快,故而产生了一种以挥霍为表现形式的“破坏欲”——我就是要花光你的钱,不往好处过了。如果有这种动因,你需要考虑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而非购物。因为购物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家里“垃圾”堆积如山,最后自己和家庭一起崩溃。
结论是:该美就美,理性控制,一切以家庭和谐安好为前提。因此我建议,当你又对某个奢侈品蠢蠢欲动时,你可以反问一下自己:不买会被人耻笑吗,如果不会,还有必要购买吗?
记住:一切美好决定于度。
蒋 巍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