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云上就业”到“抱团共富”:福建省龙岩市妇联第二轮帮扶行动让65位“顶梁柱母亲”重燃希望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11-05 17:48:54

“以前守着孩子不敢出门,现在在家就能挣钱,上个月发了 4130元!”新罗区“顶梁柱母亲”陈大姐高兴地在群里分享自己的收获。5月初,龙岩市妇联联合阿里巴巴推出的语音云客服专场招聘,让这位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的母亲迎来了人生转机。

这是龙岩市妇联以“困境家庭母亲岩爱陪跑计划”为抓手,启动第二轮“顶梁柱母亲帮扶行动”的具体举措之一。此轮帮扶通过“就业赋能+创业扶持+社群互助”三维发力,为困境母亲搭建起成长增收的平台。目前,已有65位母亲脱离困境,找到人生新方向,从“艰难支撑”走向“向阳而生”。


云端敲出“薪”希望!

她们的生活不再“卡壳”

从线上报名、免费培训到考核上岗,妇联为像陈大姐这样的母亲开辟了“绿色通道”。现在,陈大姐每天在孩子上学后化身客服小姐姐,上线工作4小时,灵活的工时让她既能顾家又能增收。目前,这场阿里巴巴专场培训招聘活动已带动37名母亲实现“云上就业”,月均收入稳定在4000元左右,成为“岩爱陪跑计划”最亮眼的开篇。

在数字化就业帮扶中,市妇联打造“全流程陪跑”服务模式,确保母亲们“学得会、用得上、稳得住”。前期通过各县(市、区)妇联摸底调研,精准筛选出有居家就业需求、具备基础电脑操作能力的母亲;中期联合招聘企业定制培训课程,从沟通技巧、平台规则到设备调试,安排专业讲师线上线下同步授课,针对文化基础较弱的母亲开设“一对一补训”;后期建立“妇联+企业+学员”三方沟通群,实时解决上岗后遇到的订单分配、客户投诉等问题。

图片图片

一株草药、一间花店:

定制化帮扶结出“致富果”

“以前打零工凑不齐孩子学费,现在守着这些‘宝贝草’,心里踏实多了。”武平县平川街道的兰女士蹲在林下经济示范点里,给整齐排列的骨碎补浇水。丈夫去世后,她曾一度陷入绝境,直到社区妇联干部入户走访,帮她加入了骨碎补种植项目。

这抹生机盎然的绿色背后,是当地探索的“资源整合+风险兜底”创业帮扶模式。一方面,通过“党员带头捐+企业自愿捐 +社会爱心捐”的方式,筹集4.5万元专项资金,为15户“顶梁柱母亲”每户购置500盆种苗,解决“启动资金难”问题;另一方面,联动华群中药社签订技术管护协议,安排技术人员每周上门指导,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全程跟进,同时与药企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消除母亲们“种得出、卖不掉”的顾虑,构建起 “种植—管护—销售”全链条保障。

图片图片

而上杭县的张媛媛则在妇联“技能培训+创业赋能”组合帮扶中找到了另一条出路。44岁的她独自抚养3个孩子,曾因缺乏技能屡屡碰壁。“县妇联组织的电脑、花艺培训像及时雨,不仅让我找到工作,还支持我开起了自己的花店。”如今,张媛媛的花店与隔壁“顶梁柱母亲”张红英的私厨店互相引流,花束里藏着餐券,餐盒上印着花坊预订码,两家小店客源不断。更动人的是,站稳脚跟的张媛媛还免费为姐妹们教授电脑知识,让技能之光照亮更多人。

这样的定制化帮扶已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市妇联坚持“一县一特色、一户一方案”,指导各县根据地域产业特点设计帮扶方向:新罗区结合需求开设“DeepSeek 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培训,上杭县举办短视频剪辑培训并提供“线上答疑群+月度复训营+资源对接会”全链条服务,连城县聚焦家政服务开展专场对接,长汀县紧跟文旅流量组织手工编织实训……市妇联在每个县域打造特色帮扶场景,已让49名母亲走上就业创业新路。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

微光汇聚成星河

“以前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现在姐妹们互相帮衬,再难的坎都能过去。”在“鑫红囍铺”的互助平台,上杭县的龚玉林正教姐妹们调配冰饮配方。这个由巾帼志愿者林晶搭沟建的阵地,成了顶梁柱母亲的“避风港”——龚玉林的冰饮车在瓦子街成了 “爆款”,张红英的私厨靠着姐妹推荐生意红火,越来越多母亲在这里共享技能、共拓市场。

这种“社群互助”源于市妇联构建的“1+N”互助网络体系。“1”即以县级妇联为核心,统筹辖区内巾帼示范基地、手工艺坊、女企业家协会等资源,建立“顶梁柱母亲”资源对接平台;“N”即培育N个互助小组,包括技能共享组(如电脑教学、花艺交流)、经营互助组(如店铺引流、联合促销)、情感支持组(如心理疏导、经验分享),让母亲们从“独自打拼”变为“抱团发展”。

同时,市妇联推广“妇工+志愿者+社会爱心力量”协作模式,形成各类女性互链互助、共帮共富的生动局面。在田间地头的巾帼示范基地里,女性致富带头人为处于困境的母亲量身定制弹性工作“妈妈岗”,兼顾照顾家庭与务工增收;国家级美丽工坊主理人手把手带领一群宝妈将手工艺品卖向全国,还登上联合国展厅;身在广州的岩籍女企业家心系家乡姐妹,不仅捐赠保健物资,还邀请专家开展健康讲座,送去健康知识;6452名与留守困境儿童结对的“岩爱妈妈”里,更能看到“顶梁柱母亲”从“受助”到“助人”的转变,实现帮扶力量的良性循环。

武平县的周妈妈就曾受益于此:儿子发生交通事故需赔偿12万余元,妇联联合司法所、社工、巾帼志愿者组成专项帮扶小组,先通过“背对背沟通”安抚双方情绪、梳理诉求,再结合周女士的家庭情况制定赔偿分期方案,同时帮她对接社区公益性岗位,解决经济增收问题。最终纠纷顺利化解,事后家属专程送来“热心为民、妇联暖心”的锦旗。


大爱接力:

让每束微光都能照亮前路

从阿里巴巴云端岗位到林下草药田,从技能课堂到互助社群,龙岩市妇联用三年时间编织起一张立体帮扶网。在帮扶过程中,市妇联始终坚持“精准化识别、系统化服务、长效化推进”原则:前期通过“入户走访+部门联动”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台账;中期整合就业、培训、资金、心理等资源,提供“菜单式”帮扶服务;后期通过“季度回访+年度评估”,及时调整帮扶策略,确保帮扶成效可持续。

截至目前,两轮“顶梁柱母亲帮扶行动”已累计帮扶114人,开展技能培训37场,推荐就业83人次,培育创业项目12个,兑现了“不让一位母亲独自前行”的承诺。

“接下来我们实施‘村村都有女主播’电商人才培育行动,要吸纳更多的困境女性参与,让更多母亲握住‘数字钥匙’。”市妇联负责人介绍,随着“岩爱陪跑计划”持续推进,这束由妇联引领、社会共燃的微光,正让越来越多困境家庭的日子透出光亮,汇聚成大爱龙岩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