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为跨境婚姻家庭母婴撑起健康保护伞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边境村寨,一场关乎生命与健康的暖心行动正悄然改变许多跨境婚姻家庭的命运。勐腊与缅甸隔江相望,与老挝山水相连,因地域特殊性衍生出独特的民生难题——跨境婚姻困难家庭母婴健康保障问题。2024年5月,由云南省委统战部牵头、民进云南省委会支持的“小而美、心相连”跨境婚姻困难家庭母婴健康保障服务项目在此落地生根,以试点先行、勐腊县覆盖、逐步推广的模式,为这一群体撑起一把健康保护伞。

勐腊县有紧邻国境线的村民小组212个、跨境婚姻家庭2492户、育龄妇女1897人,其中外籍孕期建册的有264人。多数嫁入中国的外籍妇女无法享受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生育费用需全额自付,一次住院分娩可能成为困难家庭的沉重负担。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村民“分娩随天、生死由命”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孕产过程不重视、不干预,整个孕产期既不进行产检,也不去医院分娩,甚至隐瞒孕情,拒绝医疗机构介入,导致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的风险居高不下。
按照我国孕期管理规范,孕期至少需做5次检查,如有异常还需增加,但从近两年勐腊县妇幼保健院接收的外籍孕产妇数量上看,规范产检率不足70%。“她们不敢就医,一部分是因为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经济拮据,另一部分是因为缺乏合法婚姻证明及对我国医疗保障认知不足。”勐腊县妇幼保健院保健部部长王丽珍坦言。
2024年5月,勐腊县卫生健康局通过县委、县政府向民进云南省委会提交《勐腊县“小而美、心相连”跨境婚姻困难家庭母婴健康保障服务项目方案》,获得项目资金10万元,由勐腊县妇幼保健院负责实施。项目首批试点选定跨境婚姻较多的勐伴镇回落村茅草山和纳秀两个村民小组,精准服务目标人群,将无合法身份的外籍孕产妇纳入规范化管理,提供专项经济补偿,内容涵盖孕期管理、定期产检、住院分娩、上门随访干预、健康宣传教育等,并开通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绿色通道”。此外,项目还拓展至“两癌”筛查服务,参照中国育龄妇女标准为外籍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实现从“保生存”到“促健康”的升级。
纳秀村民小组的王康骂和金新南夫妻就是服务项目的受益者之一。金新南来自老挝丰沙里省,在入院分娩过程中,由于早产,胎儿在宫内出现窘迫;娩出后,新生儿随即发生窒息,需进行紧急救治。“我老婆在保健院生孩子,报销了2000多元,后期孩子的治疗费用也有补助。”王康骂感慨道,他们不仅享受了产检补助费1000元、分娩补助2000元,还享受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补助。对他们这种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这笔补助就像及时雨,解决了大难题。金新南欣慰地说:“医院不仅救了我的孩子,还给了补助。感谢中国政府对我们的关爱,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
据了解,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已为试点区域的9名孕产妇提供了产检及住院分娩补助共2万余元,救助危重产妇1名。“项目将逐步推广至勐腊县辖区有需求的跨境婚姻家庭聚集区域,并探索与老挝边境地区的健康合作机制,把‘小而美、心相连’跨境婚姻困难家庭母婴健康保障服务项目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为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勐腊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周迎春说。
“小而美、心相连”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扎根边境的实践。这条母婴健康保障防线,托举生命,播撒希望,不仅守护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见证跨越国界的温情与守护,更映照出一个国家对于“生命至上”的承诺。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