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 京闽携手谱新篇 双向赋能筑未来!这场校地合作第三期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全球妇女峰会精神,深化校地合作,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与地方实践资源双向赋能效应,助力闽西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11月2日至7日,“京闽手拉手活动系列”中华女子学院-龙岩市妇联校地合作第三期活动在龙岩顺利开展。6名高校老师及24名优秀学生,以“调研走访+专业服务+跟岗实践”模式,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应用心理学三大领域与龙岩市妇联深度联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实际需求深度融合。


调研立标明路径
此次活动,中华女子学院师生围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内容,开展深度调研,先后参观共和国妇女运动的摇篮展览馆、新泉工农妇女夜校,走访龙岩市儿童保育院、漳平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新罗区西陂街道华莲社区、漳平市菁城街道菁西社区等。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深入了解龙岩市妇女儿童工作和女性创业就业政策及家庭教育领域人才需求,为后续定向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女性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同步收集师范类专业“三习”(见习、实习、研习)实践育人案例,推动“三导师”【高校导师(理论指导)+幼儿园骨干导师(实操指导)+社区工作者导师(在地经验指导)】“三课堂”(校内课堂+幼儿园课堂+社区课堂)培养模式落地见效。
专家引航架金桥
中华女子学院老师以“专业服务+资源下沉”赋能模式,深入龙岩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等一线阵地,开展主题鲜明、贴合实际的讲座与培训,为龙岩市妇女儿童工作者、教师、家长送上专业特色课程,推动校地优势互补、双向提升。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郑雷在龙岩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召开专题讲座,介绍中华女子学院有关情况,让大家感受到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的优势与特色,以及校地协同育人的广阔前景。




心理学博士张雯在龙岩市儿童保育院、漳平市城北幼儿园开展“沙盘心理应用”“箱庭疗法在幼儿园的应用”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演示,帮助基层儿童工作者、家长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掌握心理疏导方法。


艺术学博士姚远为龙岩市儿童保育院60余名家长带来《童心共振:幼儿与大师的“对话”》艺术启蒙课,探索幼儿审美教育新路径,引导家长鼓励幼儿自由表达情感,提升幼儿审美素养。


教育学博士赵阳深入连城县新泉中心小学,针对家长普遍关注的“孩子情绪管理难”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识别情绪—回应需求—引导表达”的亲子沟通技巧,助力家长科学育儿。
实践赋能促成长
24名学生按专业分成三组,紧扣“招学引培+实践育人”双核心,深入各实践基地开展为期3天的“沉浸式”跟岗与服务,让专业力量直达基层。
学前教育专业组进驻龙岩市儿童保育院,深度参与幼儿日常保教、游戏活动设计、现场教研等,还参与“消防安全伴我成长”主题晨会、“爱祖国、爱家乡”园本课程实践等,在活动组织、游戏设计中夯实幼教实操能力。
应用心理学专业组走进书梦美丽工坊,围绕“古田会议”“长汀文化”“永定土楼”“漳平水仙茶”开展文创设计,从创意发散到成果展示的全流程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创新实践,助力地方文化传播需求。
家庭教育专业组扎根萤火微光爱心妈妈驿站,开展音乐疗愈、社交规则训练、功能性游戏疗法等特色课程,通过“一对一”结对陪伴、自煮课堂、户外活动辅助等形式,将专业知识融入实际服务。同学们从最初手足无措的忐忑,到相互接纳,再到离开时受助对象“舍不得你走”的“深情告白”,同学们用爱心赢得这些“孤独症”人员的信赖。
相关新闻
“小”暑有“大”爱 情暖困境儿童 共绘温馨画卷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