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轨道”载童心,“大联动”绘新篇!浙江宁波北仑“政企社”共筑儿童友好成长路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11-11 17:11:37

大型地图铺展中央,30余名孩子围坐其间,有的俯身细察路线,有的合作拼接轨件,指尖起落间,一条横跨亚欧的“童心丝路”渐渐成型。近日,在北仑区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的活动室内,一场趣味盎然的儿童活动正在上演。

活动中,Hape工作人员全程引导,以生动语言讲述丝路故事——从沙漠驼铃到跨海文明,从地理风貌到多元文化,将千年丝路的历史画卷铺陈开来。“中欧班列会穿越沙漠吗?”“古代商人走完丝路要多久?”孩子们全神贯注,争相提问,现场气氛活跃。

图片

当最后一块积木落定,轨道全线贯通,一名男孩兴奋高呼:“火车要从西安开到鹿特丹啦!”清澈的童音瞬间点燃全场。在接下来的“农贸产品贸易体验”环节,小“贸易官”们手持“中国茶叶”“欧洲巧克力”等道具,用天真的语言展开“贸易谈判”,让书本中抽象的丝路贸易变得可感可触。

图片

这场以“轨道”为载体的活动,不仅是儿童的游戏体验,更是北仑“政府引导、企业共创、社区落地”协同机制的一次生动实践。小小的积木,正成为撬动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的关键“支点”。

“孩子本来就喜欢拼火车轨道,这次还能边玩边学历史、锻炼协作,特别有意义。”家长王女士一边拍照记录,一边感慨。社区工作人员也认为,过去办儿童活动常面临“内容同质、资源不足”的困境,如今有了专业IP和教育玩具的赋能,不仅参与率、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工作也更有信心。

IMG_3413 2.jpg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对儿童活动治理的主动探索与提质升级。面对全区十余个街道的多元需求,区妇联明确两大优化方向:一是推动内容从“陪伴型”向“赋能型”升级,在传统手工、游戏基础上,融入更多促进认知发展与能力建构的教育内核;二是推动资源从“分散化”走向“集约化”,统筹配置专业教具、畅通优质资源输送渠道,构建可持续、系统化的儿童服务生态。

IMG_3417 2.jpg

为此,北仑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工作专班迅速响应,组建专项调研小组,走访20余个社区与10余家企业,精准对接需求与资源。最终,与Hape集团旗下宁波怡人玩具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构建起“政企社”三方联动机制,实现从“各自发力”到“同频共振”的转变。

图片

在这一机制中,各方角色清晰、优势互补:区妇联依托三级组织网络,推动活动覆盖大碶、梅山、霞浦等十余个区域,做好资源落地的“引导员”;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工作专班精准对接企业与社区需求,打通资源流转“快车道”;Hape则以“共建者”身份,不仅提供“丝路童行”专属教育IP与专业玩教具,更将“游戏化教学”理念融入设计,让“一带一路”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儿童能理解、乐参与的游戏体验。

截至目前,“丝路童行”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40余场,惠及3—12岁儿童超3000名,更沉淀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仑经验”:政府统筹而不包揽,企业发挥专业优势实现社会责任与品牌价值双赢,社区精准对接需求成为服务枢纽。

今年11月,活动将正式进驻宁波市“小宁能量站”,把“丝路童行”IP及联动机制推广至海曙、鄞州、镇海等更多区域,让轨道上的“大世界”,向更多孩子敞开大门。

IMG_3414.jpg

“轨道搭建有终点,但儿童友好的探索没有终点。”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政企社”协同,联合更多企业开发“海洋探索”“非遗传承”等多元主题,建设动态更新的“社区教育资源库”,让儿童服务常做常新、持续赋能。

一块小小的轨道积木,一头连着孩子的成长视野,一头连着“政企社”的治理合力。当“童心丝路”的列车鸣笛启程,北仑也在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中,铺就一条通向未来的“新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