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领办合作社 拓宽妇女群众致富路
来源:云南省普洱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01-27 11:19:11
2768
“党的政策暖人心,脱贫致富奔小康,拉祜山乡变新样,充满信心跟党走.....”冬至时节,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一阵清澈动听的歌声传来,李娜倮正带着几位拉祜族小姐妹边缝制衣服边唱歌。她们缝制的衣服原料精良、手工精益、品种繁多,深受群众的喜爱和认可,也拓宽了当地妇女群众的致富路。

“现在我们在和娜倮姐学习拉祜族衣服缝制技术,唱着歌,干劲更足了。”围坐在一旁的妇女连连点头,“我们跟着娜倮干,钱包都鼓起来了!”
近年来,随着澜沧县老达保音乐小镇逐渐“火”起来,外来游客日益增多,拉祜族传统民族服饰及饰品也畅销起来。家庭式作坊制作存在服饰样式老旧、款式单一、质量不高及销售渠道不稳定等问题,这一切被李娜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7年6月,李娜倮成立了澜沧县达保娜倮农特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解决拉祜族服饰制作、销售等问题,合作社制定“三个标准、四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即“党员带头要好、制作手艺要高、产品质量要优”的标准和“统一布料、统一培训、统一物资供应、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市场销售”的管理模式。


合作社成立后,李娜倮毫无保留地把拉祜族服饰制作技术手把手地教给村里的妇女们,年龄稍大的就教她们做饰品、穿线等一些简单的工作,年轻的就让她们从设计、加工、制作、销售入手,学习一整套的制作流程。目前,合作社辐射带动50户农户进行民族服装制作,人均增收5000余元。
“我平时也喜欢缝制拉祜族衣服,但只是自己弄着玩。娜倮姐成立合作社以后,她不仅教我如何缝制衣服,还让我加入合作社,没想到农闲时候能把爱好变成致富的手艺了。”村民李玉岚说。
该合作社以“党员+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找准拉祜族民族服饰定位,主动对接市场,打通销售渠道,开展“订单式”生产,由合作社负责原材料采购,将订单产品发给农户来做,合作社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并回收,统一商标销售,形成老达保民族服饰品牌。
“自己富不算富,我要带着姐妹们一起致富!”这是李娜倮常说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李娜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了合作社,拓宽了妇女群众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