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普洱:她,坚守一颗初心 竖起一面旗帜

来源:普洱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02-11 10:18:03


在云南省普洱市是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那肖田的菠萝是凤山镇的一张名片,种菠萝的施天英,是一面旗帜。从下岗职工到回乡创业,从负债累累到致富带头人,施天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谱写了创造幸福新生活的奋斗之歌。


正在菠萝地里忙碌的人就是施天英,她是景谷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普洱市第五届人大代表,今年被提名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代表。她还是普洱市优秀共产党员,普洱市致富带头人。在这一系列光环闪耀的背后,是她艰辛的付出和默默的坚守。

从小到大,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是施天英始终想法。2012年,身在企业的她倾尽自己所有积蓄投入当时大热的石斛种植大军,想要带领那肖田的父老乡亲们一起发展新产业脱贫致富。然而,四年的努力功亏一篑,不但血本无归还背上了几十万元的债务。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2016年,施天英所在的国企松香厂破产改制,面对转业安置在胶合板厂的新岗位,施天英经过慎重考虑,选择再次回乡创业。


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后,这一次施天英选择了菠萝这个那肖田有种植传统但却看似利润不大的产业,出于慎重,施天英从整理自家土地,到挑选优质小苗,再到精心繁育都亲力亲为。

“通过自己亲自种植、细细观察以后,发现菠萝品种长时间不更新,不同程度会出现质量退化的问题。后来打听到那澜菠萝口感比较好,我就自己跑到那澜,发现也存在同样问题,只是土地和气候条件的关系,那澜的菠萝口感相对更香甜。”施天英介绍说。


在施天英感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种石斛的农药销售商提供信息,说是有认识的台胞正在广东发展新品种菠萝种植,于是她费尽周折,花5块钱一棵买来种苗自己试种,如果成功,再推荐给父老乡亲们。

为了那肖田的发展,施天英一直在找好的菠萝品种。2018年5月,本来是要到昆明进行腿部韧带修复手术,打听到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正在培育新的菠萝品种,施天英推迟了手术时间,领着种植户到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学习菠萝种植技术,带回了台农16号甜蜜蜜和金菠萝两个新品种。新品种带回来了,种下去了,施天英才踏实前往昆明做了手术。


在施天英的努力下,那肖田寨子的菠萝品种得到了更新和改良,整个寨子的菠萝种植规模达到了1200多亩,其中光是施天英自家菠萝种植规模就有80多亩。

面对迅速增长的规模,如何销售,如何把种出来的菠萝换成钱,就成了必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菠萝售价高低不一,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滞销的情况。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施天英想方设法寻求更宽的销售路子。


施天英介绍说:菠萝进入成熟期后生长非常快,有时候耽搁一天就全部烂在地里了。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是对菠萝进行再加工。

于是,施天英买入五台烘干机加工菠萝干,注册了商标,成立菠萝种植场,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网络进行在线销售,团结了整个那肖田寨子的菠萝种植户,通过收购本村村民种植的菠萝,扩大生产规模,与县城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向超市供货,并积极学习网络电商,扩大销售渠道。


“在施天英的带动下,目前我们村已经有一百多户农户发展种植业,其中有二十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种植菠萝脱了贫。哪个想学技术她都教,人家一叫就去教了,现在县外的都会来学习,她也是热情接待。”那肖田村民小组长李童德说。


何兵就是在施天英的带动下种植菠萝实现脱贫的,如今他家的收入达到7万多元,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在施天英的带动下,那肖田村民小组的年收入从种植菠萝前的9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00多万元,那肖田的菠萝干也远销到省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买菠萝,打卡菠萝地,肖田村成凤山镇乃至景谷县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