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遇困境,妇联伸援手

作者:郭一卓
妇联直播间 2015-04-02 16:51:06

ZQZ_5359
海宁市妇联的工作人员一直以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为己任

2014年 12月,在浙江海宁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室里,来了两位特殊的人——陈秀梅和她 3岁的儿子龙龙。龙龙奶声奶气地向婚调委的“老舅妈”打招呼“奶奶好”,调解室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久前,陈秀梅因为一段痛苦的婚姻和一场离婚官司几近崩溃,幸亏海宁市妇联伸出援手,让她的生活有了希望。

公婆插手婚姻

陈秀梅出生在浙江省的一个小山村,大专毕业后在海宁市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2010年 3月,经人介绍她认识了吴耀国,并在同年 7月举行了婚礼。

吴耀国比陈秀梅大 6岁,之前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陈秀梅选择嫁给他,是觉得年龄大的男人成熟稳重。与许多闪婚的夫妻一样,他们是结婚后才开始了解对方及其家庭的。

吴耀国的家在海宁市,婚后由于买不起房,小两口就跟着吴耀国的父母住。起初一家人生活得还算融洽,可时间久了,公婆对待陈秀梅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要求她洗衣、做饭、伺候丈夫和公婆。

陈秀梅对公婆的要求尽量满足,但还是无法得到公婆的认可和丈夫的体贴。结婚半年后,陈秀梅怀孕。已经退休的婆婆并未看在陈秀梅有孕在身的份上,对她多些关照。

每天婆婆只负责买菜,全家的晚饭都要等陈秀梅下班回来做。她除了受妊娠反应的折磨,下班回来已经累得没有力气说话,再下厨房烟熏火燎地忙碌,几乎要虚脱。婆婆不仅视而不见,还在陈秀梅做饭时指手画脚。

吴耀国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除了每月的工资上交父母,从不替妻子分担一点家务。

怀孕期间,陈秀梅得了妊娠糖尿病,需要靠打胰岛素维持血糖,因此必须频繁去医院做检查。可是,婆婆从来没有陪过她,吴耀国也不想为此请假。

渐渐地,从婆婆的言语里,陈秀梅听出了门道。婆婆认为儿子工作好,应该攀一门更好的亲戚,陈秀梅仅是大专毕业,家又在农村,儿子娶她吃亏了。

陈秀梅虽然觉得很委屈,但一想到即将出生的孩子,就忍下了这口气。不久,陈秀梅生下儿子龙龙。

本来以为有了孙子,公婆对陈秀梅的态度会有所缓和,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龙龙出生以后,夜里闹得很厉害,公婆认为龙龙经常哭闹是因为陈秀梅的妊娠糖尿病所致,怀疑龙龙不健康,多次表示不愿意帮忙照看孩子。

陈秀梅的工作需要三班倒,为了白天能够照顾孩子,她特意向单位申请只上夜班。如此一来,陈秀梅身心俱疲,她希望丈夫能从中做一些公婆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帮忙照顾孩子。没想到,吴耀国不是通宵玩游戏就是不回家,家里的事情一概不闻不问。无助的陈秀梅带着疲惫的身心,第一次走进了海宁市婚调委。

妻子心灰意冷

听了陈秀梅的讲述,“老舅妈”决定先找吴耀国谈谈。然而,约好调解的当天,吴耀国对婚调委的工作人员一直避而不见。“老舅妈”给吴耀国打电话问其原因,他竟推脱说,这是父母与妻子的纠纷,不关自己的事情。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舅妈”还是没有等到吴耀国,却等来了他的父母,他们要求儿子与儿媳离婚。听了两位老人的讲述,“老舅妈”感觉陈秀梅与公婆之间确实存在不少矛盾。但“老舅妈”考虑到,陈秀梅还不想结束这段婚姻,就给出了调解方案,建议小两口出去单过。

“老舅妈”对两位老人说:“耀国已经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你们也不希望儿子再重蹈覆辙吧。另外,龙龙还小,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家,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你们也应当放开手,让儿子儿媳出去单过,经营他们自己的生活。”

经过“老舅妈”一番调解,公婆和陈秀梅达成一个折中的意见,让小两口买一套二手房出去单住。

本以为问题得到了解决,可是,半年后夫妻关系再次陷入僵局。根据第一次婚调委的调解方案,公婆给了25万元,陈秀梅从娘家凑了 20万元,两人支付了首付,购置了一套二手房,剩余的钱向银行贷款,两人轮流按月还。可是到了交房那天,搬进新房的却只有陈秀梅一个人。

吴耀国的理由是,父母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怕出意外需要他的照顾。陈秀梅问他以后的打算,吴耀国也没有答复。就这样,陈秀梅对吴耀国心灰意冷。

不仅如此,自从买房后,公婆在龙龙身上花的钱都要求陈秀梅承担一半,小到尿不湿,大到婴儿床,陈秀梅感觉自己已经被排除在了这个家庭之外。更让陈秀梅无法接受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公婆就到新房子闹事。这样的生活,让陈秀梅几尽崩溃,她做好了离婚的准备。

婚调委倾力相助

与此同时,吴耀国也在父母的压力下拟定了一份离婚协议,约定:“龙龙归吴耀国抚养,陈秀梅承担每月抚养费1000元,夫妻共同债务 25万元,两人各自承担一半,共同财产房产一套,评估折价后进行平分。”拿着协议的陈秀梅一筹莫展,又一次来到了婚调委。

心力交瘁的陈秀梅舍不得儿子,一想到要和年幼的儿子分开,她绝望至极。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但设身处地为陈秀梅考虑后,“老舅妈”还是觉得,如果硬要维持这段婚姻,很可能会给陈秀梅带来更多的伤害。

随后,“老舅妈”再次与吴耀国联系,希望双方可以心平气和地分手,可是再一次遭到拒绝。这种情况下,“老舅妈”只能请婚调委的律师给陈秀梅提供法律援助,将吴耀国告到法院,最大限度地保护陈秀梅的利益。

开庭时,法官和律师对这个案子进行了调解。虽然陈秀梅很想获得孩子的抚养权,但考虑到陈秀梅的工作比较忙,并不适合抚养孩子,法官和律师就劝她放弃抚养权。

听了律师和法官的分析,陈秀梅意识到,也许放弃抚养权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即使如此,吴耀国还是得寸进尺。他对法官说,买房的 25万元是从父母那里借的,作为夫妻共同债务,陈秀梅应当承担一半的偿还责任。面对这种说法,律师反驳说,吴耀国把每个月的工资都交给了母亲。

买房时,从母亲那里拿出 25万元,这笔钱应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不能算是夫妻共同债务。

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离婚协议:龙龙归吴耀国抚养,陈秀梅每周探望一次,每月支付抚养费500元。房子归吴耀国所有,吴耀国支付陈秀梅折价款 20万元。

离婚后,当陈秀梅带着玩具和衣服去探望龙龙时,却被老人拒之门外。听到儿子的哭声,陈秀梅心如刀绞。

接连两个多月没见到儿子的陈秀梅,又一次来到婚调委,所有的委屈、心痛、愤怒在“老舅妈”这里一一吐露出来。

“老舅妈”一方面与法院联系,希望处理这个案子的法官可以一起做吴耀国的工作,另一方面“老舅妈”给吴耀国打电话,希望可以聊聊。

这一次吴耀国终于答应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谈。“老舅妈”语重心长地对吴耀国说:“离婚,让一个家庭解体了,但父母子女的亲情却不能因此中断。离婚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次伤害,如果再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很有可能让孩子的心理蒙上阴影。”

听了“老舅妈”的话,吴耀国点了点头。一周后,吴耀国给“老舅妈”打电话,让陈秀梅周末去接儿子。听到这个好消息,陈秀梅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近年来,海宁市妇联积极探索婚姻家庭矛盾的调处与维权服务机制的建设,形成了婚姻家庭调处“社会化协作、一体化衔接、项目化运行、多元化引导”的工作模式,妇联、婚调委、法院和社工机构,这些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部门,在海宁市妇联构筑的“婚姻家庭服务”网络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婚姻家庭矛盾的有效解决提供了便捷途径。

为启发更多家庭关注自己的婚姻,海宁市妇联还把很多调解成功的案例制成《幸福婚姻锦囊》漫画小册子,在妇联微信、微博中发布,希望这本小册子能为婚姻中迷茫的人们开启一道幸福之门。

妇联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