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彝寨“跳”出的欢乐使者

妇联直播间 2016-08-11 14:04:00

QQ图片20160811140350

文/王永虹

作为彝族打歌“南涧跳菜”的传承人,云南大理南涧县的“跳菜王子”阿本枝与家人不仅同心同力传承民间艺术,更是用文化之美涵养出了和谐和睦的“最美”家风。2016年他们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南涧跳菜”是一种反映彝族精神的舞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彝族村寨中,逢喜事,以“跳菜”助兴,遇丧事,以“跳菜”化悲。宴席上,引菜人和抬菜人从厨房到餐桌,合着音乐的节拍,跳着彝族特有的舞步,热闹诙谐地按“棋子”的布局摆菜,它是南涧彝族人待客的最高礼节。阿本枝就是“跳”向世界的佼佼者。

南涧跳菜跳进英国皇宫

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出席了在英国伦敦兰卡斯特宫举办的中英创意产业展,南涧跳菜艺术团的四名演员与歌手萨顶顶一起献艺,载歌载舞。四位彝家汉子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蹈赢得了现场中外嘉宾的热烈掌声,这一极具我国民俗韵味的传统艺术为本次活动注入了中国神韵。南涧跳菜在欧洲首次亮相便具有如此之高的演出规格,对于阿本枝和南涧跳菜艺术团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认可。

时隔不久,在2016年猴年春晚的舞台上,南涧跳菜艺术团的舞者们与萨顶顶再次携手。一首明快欢畅的《吉祥吉祥》在诙谐有趣的南涧跳菜舞蹈的衬托下更显热闹,原生态气息浓郁。台上健硕的阿本枝笑的一脸灿烂,正如他所说,南涧跳菜虽然已在舞台上活跃了25个春秋,但能在阖家团圆的除夕之夜在亿万观众面前亮相,实属不易。成功的背后流淌的不仅是汗水,更多的是辛酸,为了一分钟的表演,大家用了四百多个小时玩命儿排练。能让南涧跳菜走出彝寨,让更多人领略到跳菜文化的艺术之美,是他毕生梦想。

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盛行于唐朝的跳菜艺术,可以说是南涧民族文化的源头。音乐、舞蹈、饮食、礼仪文化莫不蕴含其中,阿本枝把对于生活的热爱诠释在了舞蹈艺术之中。

QQ图片20160811135934

“跳”出人生的快意欢歌

接触过“大胡子”阿本枝的人,都能被他豁达爽朗、幽默风趣的性格所深深感染。现在的他是国家二级演员,也是南涧跳菜艺术团的编导。近四十年来,他一家人的生活已经和跳菜艺术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

今年54岁的阿本枝出生在一个打歌世家。父亲是被誉为“歌郎头”的彝族民间艺人阿玉帮。受父亲影响,随性幽默的阿本枝,也狂热地爱上又唱又跳的欢快打歌,他开口能歌,抬脚能舞,“笛子一响脚板就痒,芦笙一吹山歌就飞。”

19岁那年,阿本枝在一次宴席上看到一位跳菜人头顶放着好几道菜的托盘,跳着舞着上菜,他一下就被勾去了魂,自此对“跳菜”一见钟情。此后,但凡有谁家喜事,阿本枝就要去跳,哪怕报酬只是一碗酒、两把面条,或者乡亲们的几声喝彩、几次掌声。他饱满的情绪和略带夸张的动作极富感染力,他时而演绎技巧性十足的“阿式”动作“狂猴追风”,夸张幽默,时而单手持笙边吹边跳,另一只手霸气地指挥全场,舞姿多变,常常让村民们欢乐爆棚。

阿本枝说,要兴致和情感都到了,“跳菜”的动作才能到。跳出兴致了,他就大口地喝酒,有次跳嗨了,一口气喝掉了五斤酒。

多年来穿梭在一个个打歌场上,阿本枝记不清自己参加了多少场婚礼,哪怕常常要耽搁家里的农活,他也舍不得丢下打歌跳菜。在村里的热闹婚宴上,只要有阿本枝参加,新郎和新娘就会被认为是最体面最幸福的新人。

QQ图片20160811140037

全家接力传承民族艺术

跳菜让阿本枝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也成就了他和妻子陈怀良的美好姻缘。上世纪70年代,阿玉帮在无量山镇华山茶场做工,和同样喜欢打歌艺术的工友陈在学成了好朋友。在一次酒后聊天中,两人为彼此的儿女定下了终身。

虽是奉父母之命,但多年过去,阿本枝夫妻相敬如宾,恩爱有加。阿本枝常说“老婆第一,跳菜第二”,自己能心无旁骛地一生致力于传承传播跳菜文化,与妻子的默默支持是分不开的,而对跳菜的痴迷也让他对家人充满了愧疚。

1991年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阿本枝被选为教练,负责排练打歌节目。运动会开幕之前,要在昆明集训三个多月。当时,由于地基不稳,家里的耳房就快要倒了,妻子正盘算着和阿本枝一起把耳房拆了重盖新房。可集训任务重要,阿本枝忍痛告别家人去了昆明,留下妻子一人在家照顾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阿本枝一心投入训练,节目非常成功,最后获得了教练(编导)金奖。几个月后,等他从广西凯旋回到大理时,有人告诉他,你还不快回家去,你家里连烧火的柴都没了。

阿本枝急急忙忙赶回家一看,家里的危房早塌了,母亲生病躺在床上,妻子弓着背,正费力地背着废瓦砾和土块。看着眼前的情景,阿本枝忍不住掉下泪来……这些年来,执迷于跳菜艺术的阿本枝,对家人有着太多亏欠。而他对跳菜文化的执着与热爱,也深深感染影响着全家人。

有一年,南涧跳菜人受邀参加昆明民族村的活动,为了能让跳菜艺术得到更广泛关注,阿本枝回到老家精选出了30名跳菜队员,全部拉到了自己家里排练,他来负责出钱出场地。跳菜训练很苦,就像在农村做苦力,为了能让队员们安心排练,阿本枝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承担起了全部的后勤工作,做饭送水,整整一周照顾得体贴周到,最终跳菜队员们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成绩。虽然曾主持组织过无数跳菜节目的编排,但这次在阿本枝心中分量最重,不仅是因为演出让南涧跳菜引起了轰动,更重要的是排练得到了家人的鼎力支持,成功凝聚着全家人的亲情。

现在,在他三代同堂的和睦美好的九口之家中,有四个人直接从事跳菜艺术的传承传播。起初是大女儿金锁最先接过父亲手里的接力棒,一次次往返老家无量山,用摄像机拍摄记录着跳菜故事和跳菜人。后来小女儿也放弃了舒适的主妇生活,加入了姐姐的团队。而小女婿永生更是和岳父阿本枝一起,把跳菜作为一生挚爱的事业。

忙碌的工作之余,阿本枝常常骑着三轮车,哼着“哪呢好玩哪呢克,哪呢好在在哪呢”的打歌小曲,载着老伴去广场教文艺爱好者们学习跳菜,或是在课余时间教八岁的孙子锦涛几招跳菜舞步……跳菜已经成为一家人最重要的生活内容,也成为全家沟通情感的纽带。

跳出内涵融入生活

三十八年来,阿本枝带领着跳菜艺术团的舞者们,跳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也把跳菜艺术带到了全国甚至世界,先后获得了包括山花奖、群星奖、太阳神鸟奖在内的多项大奖,成为南涧县、大理州乃至云南省的一张名片。

多年前,在“三月街”的一次演出中,阿本枝与著名舞蹈演员杨丽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阿本枝带领着南涧农民艺人还参演过杨丽萍主演的电影《兰陵王》的拍摄。

相识二十多年,阿本枝一直是杨丽萍眼里值得尊敬和信赖的老兄,他对于跳菜艺术的专业和执着也深深感染着杨丽萍。她多次诚意邀请阿本枝加盟她的舞蹈学校,加入《云南印象》剧组。在受聘成为特邀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后,阿本枝为杨丽萍培养和推荐了许多很有天赋的学员,很多如今都在“云南印象”的演出中挑起大梁。

这些年来,对阿本枝垂青者大有人在,很多单位都想把他“挖”去,可是为了心中痴迷的跳菜艺术,阿本枝多次放弃优厚待遇,选择留在南涧继续传承跳菜文化。

现在的阿本枝,还是大理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民间艺术传习指导教师,他把自己几十年研究民间舞蹈的心得和创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每一位学生,经他发现、培养、培训出来的南涧跳菜艺人已超过万人。

丰富灿烂的南涧民族民间艺术也滋养着阿本枝的创作灵感,作为一名在南涧民间成长起来的乡土艺术家,阿本枝将跳菜艺术传承与保护、发展与创新相结合,将南涧经典彝族自娱性舞蹈打歌、酒歌、调子和跳菜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丰富了跳菜文化艺术的内涵,又将南涧跳菜融入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融入现代生活。

一路走来,阿本枝凭着对跳菜的满腔热情和深深挚爱,不忘初心,在全家人的支持下,他坚守近四十年,不断传承着跳菜艺术,传播着跳菜文化。

南涧跳菜 彝族打歌 寻找最美家庭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