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兼挂注入新血液,多元化展现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群团改革是群团组织的自我革新,须在保证加强党的绝对领导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时代性、科学性、现代性的群团组织机构来高效推进群团组织的创新发展。吉林省吉林市妇联以妇联改革为契机,全力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干部队伍,在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中展现新作为。
一、广纳贤才,开拓组织建设新格局
在选拔上入手,根据妇联职能需要,围绕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人选,达到优势互补;大胆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技术能手、专业人才等,优化挂兼职干部的布局和结构,实现干部队伍合理配置。在政治上把关,加强与组织部门的沟通,在政治素质、思想品质、能力水平、遵纪守法等多方面进行考察;严格按照组织程序推荐选举,保证推荐人选德才兼备,选举程序规范严谨。在成长上助力,搭建履职尽责学习平台,培养复合型挂兼职干部队伍,组织开展红色教育、集中进行业务培训、实地学习先进经验、直接指导具体工作等,使挂兼职人员不仅能干,而且会干,并善于举一反三,总结经验、对整体工作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伴随着区域化组织建设、“会改联”、配齐配强专兼挂干部队伍的改革步伐,“上面一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已然形成。
二、靠前谋划,探索担当服务新模式
“一对一”帮扶,让关爱零距离。建立了《吉林市妇联干部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制度》,市、县(市)区、乡(镇)街、村(社区)四级妇联干部每人“一对一”帮扶1名困难妇女群众,坚持日常随时联系、定期上门慰问、解决生活困难,做妇女群众的“贴心人”。
线上线下同步,让沟通无障碍。坚持把根扎在基层,保持同妇女群众的紧密联系,市妇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妇联干部经常性联系各行业妇女群众,走进妇女群众家中、通过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保持稳定有效的联系,及时了解妇女群众思想动态和需求,做妇女群众的“知心人”。
“支部建在连上”,让服务无盲区。延伸“妇女之家”的服务半径和服务功能,找准落点,化整为零,以村居和社区网格为单位建立“妇女微家”,妇联执委兼“妇女微家”管理员,传播党的声音、组织技能培训、弘扬正能量,排解小烦恼,让妇女儿童零距离感受到妇联“家”的温馨,做妇女群众的“娘家人”。
三、发挥优势,展现百花齐放新风采
吉林省吉林市妇联为挂职兼职干部明确了岗位任务,清晰了工作责任,使她们迅速进入角色。县(市)区挂兼职妇联干部也充分发挥各自岗位特点、优势,在各自的领域里为妇女儿童服务。高校、教育机构挂兼职女干部向妇女群众宣传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惠民政策;女企业家型挂兼职干部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致富女能手型挂兼职干部带动妇女致富;司法工作者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文艺工作型挂兼职干部为妇女编排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
打造一支“接地气”的多元化干部队伍,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市妇联将以增“三性”、去“四化”为目标,解放思想,革故鼎新,永葆妇联组织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