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大爱,用温度传递力量
郝若雯家庭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鱼儿山社区,这是一个平凡幸福的四口之家。郝若雯是一名扎根基层的社区书记,爱人刘震是一名守护家园的人民警察,生活中他们互敬互爱,和谐持家,家庭氛围温馨和睦;工作中,他们爱岗敬业,共同进步,工作业绩十分突出。夫妻俩乐于助人,热情善良,郝若雯是所在社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她的身影长期活跃在疫情防控、慰问走访、家教服务、敬老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中。爱人刘震长期就近帮扶多名孤寡老人,成为了困境老人的贴心帮手。夫妇俩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志愿者、市级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互敬互爱,携手共进
郝若雯和爱人相识10年,结婚6年,一双可爱的儿女先后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和幸福的音符。因为丈夫作为公安干警,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十分繁忙,郝若雯总是把家中事务主动承担起来,贴心体谅爱人,她是贤惠的妻子;悉心照料孩子,她是温柔的妈妈;耐心服侍老人,她是孝顺的儿媳。在与老人相处过程中,她不仅照顾他们的身体起居,也非常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公婆也是把她当成女儿一样。这样融洽的家庭氛围里,夫妻俩互敬互爱,彼此支持,给了孩子们最好的关于爱的教育,传递着正直、善良、勤俭、自立自强的价值观念,成为左邻右舍艳羡的对象,郝若雯家庭被评为2019年度张家口市桥东区最美家庭。
爱岗敬业,共同成长
一个是社区书记,一个是人民警察,都是中共党员,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在工作中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社区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基层,事务十分繁杂,作为社区书记的郝若雯心思细腻认真负责、,事必躬亲,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做好社区疫情排查工作,她连续40多天没有见到孩子,每天通过视频连线告诉宝贝;“等妈妈打败病毒就去陪你!”
“我也害怕,但我知道,作为一名社区负责人我必须冲在前,克服害怕的唯一办法就是勇敢。”郝若雯说,这份勇气正是自己的爱人刘震传递的。
紧急关头,公安民警从来都是冲锋陷阵的“火线兵”。除夕前夜,接到上级命令后,刘震来不及向家人告别,也没有吃上年夜饭,就火线奔赴工作岗位。公安检查站是阻止疫情流动传染的重要阵地,为了尽可能截断病毒入侵的路,他们时刻奔波着,维持社会稳定、排查流动人口,夜以继日地和病毒赛跑。刘震身为检查站的负责人,经常24小时在岗工作。春节刚过,半拉山夜间气温多次达到零下30度,就在这样的严寒里,通过的车辆井然有序,人员信息齐全。深夜里,大货车司机摇下车窗戴好口罩,向检查点竖起大拇指。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郝若雯夫妇分赴不同的“抗疫”战场,都在默默付出着.他们用平凡人的执着,舍小家、为大家,书写着为民服务的真情,共同用爱和责任来守护家园。
热心公益,帮贫助困
郝若雯和爱人刘震都是一副热心肠,平时热心公益,总是竭力帮助周围有需要的人。2012年郝若雯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成为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有人说,志愿者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志愿工作让她受益匪浅,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关心关注儿童成长,经常带领志愿队伍慰问帮助辖区幼儿园的留守和困境儿童,逢年过节给她们送去慰问品和关爱信。辖区内有一个聋儿语训聋哑学校,那里的孩子虽然听不见说不出,但是他们聪明可爱,郝若雯每次去看望慰问孩子们的时候,都受到热烈欢迎,他们又蹦又跳喊她“郝妈妈”,争先恐后地从她手里拿玩具拿吃的,围坐起来听她讲故事。
孩子们满足的笑脸,让郝若雯觉得心里很温暖,这也是她坚持志愿服务八年多的力量源泉。郝若雯表示,她还一直会在志愿服务的路上继续下去,用点滴爱心行动去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郝若雯在2016年河北省优秀志愿者称号,2018年获得张家口市“助力冬奥志愿先行”最美志愿者称号。
郝若雯的爱人刘震长期结对帮扶是高山堡大西洼村的三户孤寡老人,他把他们当成叔伯长辈一样。其中两户老人都有慢性病,一户收入较低,徐有大爷是个孤寡老人,没有儿女,身体也不好,除了定期探望老人,帮助徐大爷家脱贫摘帽以外,四年来,在生活中刘震也无时无刻地关怀着徐大爷,老人家把他当儿子,家里有需要修修补补的就给他打电话,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逢年过节他都会给村里帮扶的老人们送去生活用品,帮他们干点家务,陪他们聊聊天,老人们开心得不得了。作为青年民警,刘震踏实肯干、严谨细致,成为公安队伍里可以独当一面的“青年骨干”,他曾荣获2017-2019年度张家口市公安局个人嘉奖,连续4年荣获沽源县公安局优秀民警称号。
在郝若雯看来,“是甘于奉献的爱心,让这个世界就变得更温暖;是忠于职守的责任心,让工作更有目标和动力;有了感恩的心,大家互帮互助,才能够感受这个世界正在变得美好。”郝若雯就是以这样的理念,和家庭成员一起,用奉献和温度去守护“小家”、服务“大家”,传播温暖的力量,用真诚和实际行动营造家庭,社会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