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黄浦家庭用心、用情、用爱浇灌“文明之花”

妇联直播间 2020-06-04 17:56:00

文明好似荧火虫,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的闪烁亮光,而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可以营造社会新风尚,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在上海黄浦区有这样一些家庭,他们将“小家”之爱汇聚成涓涓幸福照亮他人。 

微信图片_20200604175029

留学生漂洋过海传递爱

“宝贝,你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妈妈,你放心,我这里很好!现在上海怎么样?口罩还够用吗?”

“够的,够的。你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学习!”

目前就读于多伦多大学的徐哲文是一名大四学生,也是多伦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会员。国内疫情暴发后,她积极号召多伦多大学的华人学生行动起来,参与募捐活动,为奋战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医用物资。

3月3日,由妈妈陆瑞琪录制的《这就是24节气·惊蛰》在打浦桥街道家庭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公众微信号上线,娓娓话语,让小哲文热泪盈眶在妈妈的影响下,她决定在完成学业之余,为国内受疫情影响的儿童、家庭做些什么。于是,5月20日,带着小哲文满满祝福的《这就是24节气·小满》穿越太平洋,来到小朋友们身边,让他们在故事里领悟到怎样去传递爱。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小哲文坚持在异国他乡完成学业,还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三批健康包的分装及分发,累计发放量近4000份。家人朋友不放心她独自在外,她总是安慰他们说,小得盈满,守望幸福!等着我学成回家,与大家共享未来!

夫妻俩用挚情书写民族大爱

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桥梁专家韩志强,从小就热爱古文字及书法,对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更是特别喜爱。退休后,韩志强和爱人来沪定居,全身心地投入到甲骨文学习研究中。作为丈夫的“贤内助”,妻子袁秀环一直在韩志强身边用行动支持他的梦想。为了能“再造”甲骨文,夫妻俩租住海南的宾馆两个月,花了近万元买了30头大龟甲带回上海;为了使甲骨文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精品艺术,他们省吃俭用,出资十万元成立了“上海韩志强甲骨文世界记忆专项基金”……

微信图片_20200604175120

2016年,韩志强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称号。多年来,夫妻俩共同创作了近千幅技法考究、寓意深刻、与时俱进、引人入胜的甲骨文创意书画作品,积极开展甲骨文、东巴文、水书民族古文字交流,为港澳台及中美青少年普及甲骨文文化。

如今,“甲骨文”已是国人引以自豪、国际公认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被称为中国人第五大发明。“以书法的形式将甲骨文激活,让甲骨文书法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让更多人了解、喜欢甲骨文,让甲骨文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记忆和永远的骄傲。”这是韩志强夫妇的“中国梦”。

为助力“水书”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5月21~5月27日,韩志强《甲骨文、东巴文、水书世界记忆书法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吸引了众多观赏者。

 

小小“生命种子” 汇聚爱心暖流

丁文婷是豫园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2017年,她到黄浦区红十字会进行了口腔拭子采集入库,并登记了个人资料。今年1月11日,她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她其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与重庆市一名患儿的HLA初筛匹配成功。丁文婷听后,毫不犹豫答应捐献。

微信图片_20200604175209

5月11日,医生从丁文婷体内提取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些被誉为“生命种子”的干细胞,以最快的速度由专人护送至重庆,输入到匹配成功的患者体内。“在这么多天里,多亏了家人陪伴和支持,感谢他们一直照顾我,鼓励我……”

出于保护患者隐私的考虑,丁文婷对受捐者的信息知之甚少,只知道对方是一名不满一岁的孩子。市红会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果后续治疗良好,这名婴儿6月份就可以出院,那时候正好能赶上他的一岁生日。听到这句话,丁文婷的眼角也有些湿润。“那真是太好了。”她念叨着,然后拿起笔在知情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生命因奉献而美丽,社会因关爱而和谐。丁文婷家庭的无私奉献激荡着社会正气,善举足以汇聚爱心暖流。

志愿夫妻档 传承爱与担当

1月15号,年逾古稀的社区志愿者张凤兰查出患上了肾结石,正值家家户户都在筹备春节的关键时间点,她为了不增加其他志愿者的负担,带病在岗位上坚持服务到了大年三十前夕。老伴想帮忙替补,被她拒绝。她说:“我岁数大了,能为社会做的贡献只有这么多了,趁着自己还能坚持,多做点,心里踏实。”

张凤兰是土生土长的“打浦桥人”,自2008年起,她带领老伴一起当上了交通文明志愿者,酷暑严冬,夫妻俩一做就是是十余年。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张凤兰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她不仅是田子坊平安志愿者、老伙伴志愿者,在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后,她又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志愿工作中,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在她的带领下,外孙女也争当小小志愿者。这不!疫情趋缓,闲不住的志愿服务夫妻档又上岗啦!

家庭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