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扎根在田间地头的“80后”博士,“看图种菜”实现农户新增1.77亿元收益

妇联直播间 2020-07-01 15:18:59

杭州市三八红旗手丁桔是一名高级农艺师,自2008年6月获得浙江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农作物品种管理与技术推广工作。现在在杭州市萧山区种子管理站工作,是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杭州试验站负责人、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浙江省农业技术带头培养人选、杭州市高层次人才。作为土生土长的萧山博士,丁桔深深热爱着家乡,热爱着农业。

微信图片_20200701151151

走在农业科技前沿的“80后博士”

国内菜用豆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对比较落后,丁桔积极参与菜用豆类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构建,开展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获得优质高产鲜食加工兼用型菜用大豆新品种2个——‘浙农6号’和‘浙农8号’,于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她还在国内首次开展豌豆、蚕豆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为核心种质构建和遗传作图等提供了有效的功能性分子标记。

2008年以来,她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区级农业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主持1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农业丰收计划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获奖18项,包括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省科学技术奖、省科技进步奖、省农业技术进步奖等。编撰论著5册18余万字,在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欧洲植物病理学报)、HortScience(园艺科学)、中国农学通报、浙江农业学报、浙江农业科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让农业科技入户的推广“带头人”

 

微信图片_20200701151209

她和团队成员建立以品种展示和种苗生产为一体的现代种业基地,年展示蔬菜新优品种60只以上,实现新品种、新设施、新农艺、优质种苗的有机结合。2016年以来,成功组织召开4届萧山区优质种子种苗推介会,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品种与技术得到有效展示,成为农户看品种、学技术的平台,得到了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品种育种者和专家好评,也深得广大种植大户认可,4年累计参观人数达12000余人次。 

近5年来,她和团队累计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50余只,120余万亩,建成新品种展示基地10家,每年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主导品种80余只,萧山区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2019年春天,她主持制作了小西瓜早春棚架栽培技术、南瓜早春设施栽培技术等微视频2部。微视频画面丰富、动画逼真、讲解易懂,学到的栽培技术可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实用性较强。小西瓜早春棚架栽培技术微视频还获得2019年浙江省优秀农民培训课程微视频一等奖。

她通过主持实施“二十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蔬菜新优品种展示和品质优化技术推广应用”等项目,制定蔬菜地方标准规范8个,编印标准化生产模式图4张,使农户可以看图种菜,显著提高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效益。近两年,蔬菜新优品种、标准化生产模式和品质优化技术在萧山区累积推广应用22.58万亩,总产量59.79万吨、总产值8.92亿元、新增收益1.77亿元。

她积极组织和参与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技下乡”等活动,每年培训人员500余人次,下发资料1000余份。

她还经常下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开展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帮助农业企业和专业大户解决生产上碰到的技术难题。

疫情期间“菜篮子”保供的“守护人”

 

微信图片_20200701151217

为确保疫情期间蔬菜生产和“菜篮子”保供要求,她和她的同事们及时从省市调拨救灾储备种子,并且免费发放到舒兰、大展、金迈田等“菜篮子”基地,使基地能尽快完成抢播抢种工作,丰富应急蔬菜的品种和类型。

为切实做好蔬菜保供,她针对当前蔬菜种植品种和苗期管理提出了相关意见,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下发给菜农。此外,她还积极利用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实时掌握蔬菜基地情况,加强技术指导,帮助菜农采购抢播抢种所需的蔬菜种子种苗,指导菜农合理布局茬口,提高蔬菜安全生产能力,保障市场供应。

农作物 农业科技入户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