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这个姑娘一身红衣,在江西洪灾中冲锋陷阵、不让须眉!
救灾抢险,冲锋在前,
一袭红衣,人道是巾帼不让须眉。
她是王柳,
2019年进入浙江杭州市余杭区
滴水公益海豚救援队。
是救援队专职秘书长、国家应急救援员,
经过层层严格训练和考核,
现已成为海豚救援队核心队员,
足以独当一面。
日前,江西省多地暴雨连降,鄱阳县境内河流、湖泊水位暴涨,灾情形势严峻,全国各地的救援队纷纷赶赴鄱阳展开救援,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滴水公益海豚救援队也在行动!
接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指令后,救援队第一时间组织成员。柯孔伟作为队长带领4名队员王柳、李祖谦、高纯阳、李加吉从余杭出发,奔赴江西鄱阳,协同扶贫基金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从左到右依次为王柳、柯孔伟、李祖谦、高纯阳、李加吉
鄱阳县油墩街镇受灾最严重,村子已经变成一片汪洋,往日走的道路全都淹没在水里,随处可见被洪水淹没的房屋。王柳作为余杭区滴水公益海豚救援队中唯一出队救援的女队员,她负责协调对接各平台与镇政府的部分对接工作,包括数据的核实、信息的评判、安全的评估等。同时,她还参与到舟艇作业中,作为“领航员”带领冲锋舟安全地通过水域。
▲王柳帅气地抛出救援绳
此次江西抗洪抢险救灾的任务比较重,救援现场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只有保证足够的体力,才能完成最有效的救援。因此海豚救援队的队长柯孔伟在考虑出队的队员时,并没有考虑到王柳。
王柳也考虑到自己的体力方面确实不如男性同志,但她主动与队长协调。面对灾洪,面对受难的群众,她也希望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充分发挥出来,去帮助灾区的人民,这也是她当初学习救援知识的初心。队长对王柳的提议也表示理解,并表示可以让她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同时叮嘱她一定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参与到这次的救援活动中去。
王柳跟随海豚救援队于7月14日早上6点30分从余杭出发,中午12点抵达江西鄱阳县油墩镇。房屋被淹、村民被困,村子断水、断电、没有通讯信号,水下情况远比想象的危险,救援情况也变得极为复杂,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水域救援不同于其他救援,熟悉的道路早已变成一片“汪洋”,导致无法识别标志建筑无法明确路线,方向的辨别成为了救援队最大的难题。
第一次水下作业的时候,因不熟悉这个村庄,救援队找了当地一位熟悉村庄的村民,领着大家前进。但洪水冲刷过的村庄,很多标志性建筑都已经辨别不清楚了。因此大家也走了很多弯路,穿过树底下、窗户边、围墙处,绕了很多地方。
随之而来的还有安全的评估,因为船只和冲锋舟会遇到很多危险的障碍物。水下被淹没的木板、不确定是否通电的电线杆、在水位较低处的健身器材,还有一些水草、树枝等,都会影响到冲锋舟的舟体和螺旋桨。冲锋舟和螺旋桨如果碰到这些物体,就会对舟体的安全出现一个破坏,甚至会有翻舟的可能性,这些都会影响到此次的救援活动。
王柳作为后勤保障工作的负责人,这些都是她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她用较强的方向感和缜密的排布,保障了救援队在救援任务中安全有效地转移受灾群众。
救援队每天都要援救和护送许多村民,对于王柳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护送一位大爷进行安全转移。
由于洪水的浸泡,房体随时会有倒塌的可能,但还有很多村民居住在里面,于是救援队马上对人员进行了疏散。就在疏散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这位近80岁的大爷。大爷觉得只有家是最让人踏实和安心的地方,他不愿意离开,也不愿意住在政府的安置点内。救援队与大爷语言不通,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但他们还是耐心地对大爷进行劝导,并出于对他安全的考虑,将他进行了转移。
女性的心思总会比较细腻,王柳能深深地感受到,大爷想回到自己的家园,想守着自己的家。看到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家,就这么被自然灾害无情地冲走了,大爷很心痛,但他只能无助地守候着。虽然最后大爷被安全转移,离开了自己的家,但他知道救援队是为了他的安全,也理解到了救援队的辛苦。
恶劣的环境、艰辛的救援行业,王柳是如何与救援队结缘的呢?只因对救援队的好奇与崇拜,好奇他们酷酷的衣服,崇拜他们专业的技能,她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她在加入了救援行业后,才真正懂得了这个行业的辛苦。救援的技能多扎实一些,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才能救多一个、再多一个的受灾群众,实实在在地帮助到灾区的人民。灾难不等人,救援时间拖的越长,对于受灾群众来说就多一分生命的不安全性。
此次江西鄱阳的救援工作正值酷暑,40度的高温天气,队员们一直在暴晒中进行救援工作,大量消耗的体力和汗水,没有强韧的意志力怎能坚持的住。但每一次安全转移后,村民们握住救援队员的手说“谢谢”时,王柳就觉得“尽管衣服湿透,但一切的艰辛都是值得的。”
救援工作容不得一点马虎,无论工作多苦多难,只要能为受灾群众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王柳就能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也是她坚持的动力与初心。
“我们很好,我们有水喝,我们有饭吃,我们今天又帮助了很多人,他们也都很感谢我们。”
这些最朴实的话语,是王柳与家人联系时最常说的话。无论救援工作到多晚、有多么危险,她都不会对家人诉说。她希望能坚持自己的初心,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也不想家人因此而为她担心。
洪水终将退去,
但坚韧又勇敢的巾帼身影,
一定会深深地烙在被救助人的脑海里。
让我们为每一位救援队员致敬,
致敬这些最“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