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家暴,新探索进行时

作者:文/本刊记者 闫实 陈晨 王艺潼
妇联直播间 2021-04-09 15:05:23

2021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实施5周年。这部法律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民法典》也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


近年来,反家庭暴力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人们的反家暴意识日益增强。每年的两会上,反家暴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谭琳提交了《关于公安机关设置反家暴工作专项统计的提案》,建议公安部门在110报警系统中将“家庭暴力”单独列项,做好涉家暴案件的信息登记,督促基层执法人员规范执法。

各级妇联组织一直是反对家庭暴力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参与者。值此《反家庭暴力法》实施5周年之际,针对社会关注的反家暴热点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多地妇联组织,看她们如何细化回应和探索创新。


image.png

深圳市宝安区妇联推动反家暴工作,带领姐妹们共筑美好家园


借力智慧网格,照亮隐秘角落

20年前,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家庭暴力”一词走进大众视野。剧中女主角梅湘南在一次次遭受暴虐后,面对丈夫的道歉,选择承受、默认和原谅,不知如何保护自己。20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一些施暴者藏在隐秘的角落。

如何照亮隐秘的角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了强制报告义务。5年来强制报告正在逐步成为畅通家庭暴力干预的新渠道。

在深圳市宝安区,不仅反家庭暴力法规定的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主体,在工作中发现家暴应当及时报案,而且网格员、楼栋长、社区治安员、物业管理员也同样要及时报告。2019年4月,宝安区妇联联合多个部门打造了全国首个情感家事纠纷智慧联调系统。“一图”呈现全区情感家事纠纷的分布情况;“一键”掌握案件基本信息、流转记录和办理记录,实现情感家事案件全过程数字化记录、全流程信息化查办,最大限度减少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每位网格员、楼栋长都有登录这一智慧联调系统的权限,他们成了妇联反家暴的“眼线”。不久前,宝安区一位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排查中接到群众举报,一名6岁女童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网格员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疑似受家暴的女孩乐乐,以前在老家由爷爷照顾,2020年父母把她接到深圳,和父母、弟弟一起生活。父亲在外忙工作,妈妈一个人照顾她和弟弟,有时心烦便将不满向女儿发泄。在乐乐身上,网格员看到了伤痕。核实情况后,网格员将乐乐的情况录入智慧联调系统,同时发送给了公安部门和妇联。派出所调查取证后,为乐乐开具了伤情鉴定委托书,社区妇联心理咨询师则全程陪同乐乐进行伤情鉴定,并给予心理疏导及陪伴。乐乐的伤情属于轻伤,派出所对乐乐母亲实施了刑事强制措施。随后,司法所上门为乐乐父亲普及保护儿童相关法律知识。所有的家暴干预流程在智慧联调系统中都会留痕,干预结束后,妇联还对乐乐进行了定期回访。乐乐现在回到了爷爷家,在老家上学,身心状况良好。

宝安区妇联权益部部长定秋菊表示,家庭暴力发现的越及时,干预效果就会越好。不过,家暴具有隐蔽性,如果受害者不会求助或不愿及时求助,后续的干预工作是难以开展的。此外,家暴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很多家庭暴力都是从最初的一巴掌、一次推搡开始,日积月累可能会演变为恶性案件。

为畅通干预家暴新渠道,2019年1月,宝安区妇儿工委牵头多部门出台《宝安区家庭暴力预防救助和应急处置八条措施》,在全市率先建立未成年人受暴者强制报告制度。扩大强制报告主体,反家暴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以前需要家暴受害者向公安、妇联求助,相关部门才能发现、处置家暴案件。如今通过网格员、楼栋长们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反家暴工作能主动出击,及时制止家暴,最大程度避免家暴升级,保护受害人的人身安全。

其实扩大强制报告主体只是宝安区反家暴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区政法委、妇联的牵头参与下,宝安区在全国率先建立的情感家事纠纷智慧调处平台,由区委政法委、法院、公安、妇联、政务数据局等多部门联手,形成案件上报、处置、化解全流程智能化闭环管理,运用大数据维护了妇女儿童权益。


借势大数据,列出云端“黑名单”

在一些企业信息查询APP上,人们可以获知商事主体的涉诉信息、失信信息,从而规避风险,让商业往来更安全。那么在婚恋交友过程中,有没有一种途径能查到对方的家暴记录,从而为判断对方性格品行提供依据,避免未来的婚姻笼罩家暴阴影呢?浙江省义乌市将这样的设想变为现实。

2020年6月22日,浙江省义乌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妇联、市公安、市民政和市数据管理中心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涉家庭暴力人员婚姻登记可查询制度的意见(试行)》,同年7月1日施行。其中规定,将曾经实施家庭暴力的相关人员纳入义乌市家庭暴力注册登记簿,并提供查询服务。至此,施暴者进入了云端“黑名单”。

“家庭暴力注册登记簿相当于一个数据库,由义乌市法院和公安部门提供从2017年开始的统计数据。登记范围不仅限于夫妻之间的家暴,还包括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同居期间发生的暴力。即使是未婚者,如果有对老人实施家暴的,也包含在内。”义乌市妇联党组成员、挂职副主席周丹瑛说。

登记簿的数据范围,涵盖义乌市因家暴被判处刑罚的人员、因家暴被法院裁定受人身安全保护令限制的人员,以及实施家暴行为、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的人员。数据会实时更新。

周丹瑛介绍,查询不需要携带婚恋对象的身份证,只需提供对方的身份证信息。这样做的初衷,是希望查询人自己就能去婚姻登记处进行查询。在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有专门的窗口和专门的工作人员接待查询工作。

如何让申请婚姻登记的人知道这项政策呢?周丹瑛说,民政局有预约登记系统,对于进行了预约登记的每一对新人都会发送短信提示,告知他们可以查询对方是否有家暴行为。从预约到登记,这段时间就可以申请查询。当然,尚在恋爱当中,未预约婚姻登记的人也可以查询。

“实施这一制度后收效显著,实施家暴的人担心进入‘黑名单’,会心有忌惮。有了这样的震慑措施,反家暴工作开展得更顺利。”周丹瑛表示,如果有的施暴者屡犯不改,那么另组建家庭后,新的伴侣可能成为施暴对象。婚前可查询婚恋对象是否存在家暴记录,有利于戳穿家暴者的伪装,让潜在施暴者有所收敛。

当然,建立“家暴黑名单”需要兼顾个人隐私保护。《意见》为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制定了多项条款。包括查询人需提供婚恋情况真实性声明书,确保不存在弄虚作假和其他目的,一年内,查询不超过两次,查询人数不超过两人。此外,还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家暴注册登记簿信息牟取非法利益,不得拷贝、复制或传播注册登记簿信息;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如有争议,以法院、公安有关法律文书为准。

目前,数据库还在不断完善当中。2020年下半年,在和法院进一步对涉家暴案件进行调研之后,因实施家暴行为而构成虐待罪和非法拘禁罪的人员,也被纳入数据库中。

为了让妇女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今年义乌市妇联还将选择百姓身边的便利超市、银行网点建立反家暴驿站,把维权的触角延伸到妇女群众身边。


image.png上海闵行区妇联打造反家暴示范点


借助闭环流程,高效联动反家暴

粉红色的门牌,舒服的沙发,茶几上的康乃馨吐露着淡淡芳香,一旁是白色的落地书架……这20平米的房间,是上海闵行区吴泾镇派出所一楼受理大厅的反家暴工作室,也是闵行区妇联精心打造的反家暴示范点。

2021年初,闵行区妇联与区公安分局联手,以吴泾镇为试点,在“平安吴泾”APP上,借助“钉钉”流程,完善了涉及家暴报警案件的闭环管理。通过这个智慧平台,涉及家暴的案件受理、部门流转、部门处理、归档结案四个步骤,搬到了电脑端和手机端。每个单位各司其职,为正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证据保存、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在线救助等全方位、一站式的公益性服务。

一个月前,一位妻子来到反家暴工作室,称自己遇到了家暴,希望公安机关能够介入,同时希望能够申请人身保护令和离婚。派出所民警安抚她以后,登录“平安吴泾”APP录入案件,两秒钟后妇联、司法所同时收到了“钉钉”提示。 

当天下午,派出所上传了处置结果,这位妻子被鉴定为轻微伤。第二天上午,司法所和妇联分别上门,司法所为这位妻子提供了相关法律咨询,妇联则提供心理疏导和陪伴,并协助她提起离婚诉讼。

因为家暴有反复性的特点,每次结案后,闵行区妇联还会依照个案具体情况设定回访期。家暴案件的处理常常涉及部门多、受理处置流程繁琐等问题。如今借助“钉钉”流程闭环管理,真正实现了快速响应、高效联动。

家庭暴力与家庭纠纷不同,但有一些家庭暴力却是家庭纠纷日积月累演变而成。闵行区妇联副主席俞晴雯告诉记者,家庭暴力的预防除了积极宣传法律规定,细化反家暴措施的各种做法之外,及时化解婚姻纠纷,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家暴的发生。

最近几年,反家暴逐渐深入人心。派出所接到的涉及家暴的报警,有些情形当时并不构成家庭暴力,只是属于家庭纠纷。以往,针对这部分的报案,公安部门多是训诫后结案。闵行区妇联尝试针对这些家庭进行提前干预,避免家庭纠纷转化成家庭暴力。

通过这个系统,妇联不只是对家暴案件及时介入,对于不属于家暴的纠纷,妇联也会及时调解。不久前,来上海打工的小芳到派出所报案,称自己遇到家暴。事实上,小芳和丈夫只是因为家庭琐事争吵。这时,“钉钉”平台将案件推送给了妇联。妇联首先进行评估,初步认定小芳和丈夫属于普通的家庭纠纷,于是妇联安排了社工和志愿者及时上门调解。当然,如果丈夫对小芳有潜在的家庭暴力风险,妇联就会安排专业的调解力量进行个案跟踪疏导。

对于家暴认定的标准很难“一刀切”,闵行区妇联与公安等多部门联手开展反家暴工作,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有机结合,让家庭纠纷及时排查、就地化解,以此更好地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借智源头预防,共建美好生活

家庭暴力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预防家庭暴力仅靠受害人自身乃至单个组织或分散的力量很难实现,而妇联牵头,向社会力量借智,共同构筑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社会预防网络是可行之策。

如果不是参加山东省济宁市妇联的“幸福护航”婚姻辅导培训,或许秦莉今天仍走不出家暴的阴影。2019年1月《山东省反家庭暴力条例》施行,为做好反家暴工作,济宁市妇联开始推动建立反家暴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以及创新形式的宣传,构筑起完善的反家暴维权体系。

而秦莉那段时间刚好遇到了婚姻的困惑,于是报名参加了“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秦莉和丈夫谢刚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婚前两人了解不深。结婚后,秦莉才发现丈夫经常会使用言语暴力。婚后不久,秦莉怀孕了,她以为孩子出生后,谢刚会有所收敛。可没想到,谢刚竟然动手打了她。因为自己没有工作,秦莉担心离婚会失去孩子的抚养权,于是她一次次忍耐。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谢刚将秦莉打成轻伤。秦莉心灰意冷,但仍没有勇气向丈夫提出离婚,她担心离婚不成,丈夫会变本加厉。直到2020年6月,秦莉得知济宁市妇联联合市法院、市公安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建立济宁市反家庭暴力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于是,她尝试向妇联求助。

妇联指派了维权律师,免费为秦莉提供法律帮助。她也通过妇联的宣传资料,学习了很多反家暴相关知识。法律援助律师多次与法官沟通,法院最终判决孩子跟随秦莉生活,由谢刚支付抚养费,谢刚还要支付秦莉人身损害赔偿金。谢刚接到判决后言语威胁秦莉,秦莉告诉前夫,如果再对她有暴力行为,她将申请人身保护令。

只有持续不断地宣传,才能潜移默化地做好家庭暴力的预防工作。家庭暴力源于家庭,根在观念。为了遏制暴力行为,济宁市妇联积极创新宣传方式。依托孔孟之乡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孔子故里好家风活动。成立“公检法司”志愿者宣讲团,大力宣传《反家庭暴力法》、《山东省反家庭暴力条例》等,让反对家庭暴力从每个人、每个家庭做起,形成社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