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赣鄱巾帼心向党 扬帆奋进新征程”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来源:江西省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1-09-08 10:41:26

9月7日,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妇联联合召开“百年辉煌红土地 感恩奋进谱新篇”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赣鄱巾帼心向党 扬帆奋进新征程”专题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庆发布和介绍省妇联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的相关情况,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吴艳玲,省妇联兼职副主席甘公荣、贵溪市人民法院泗沥人民法庭庭长周淑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讲解员黄俊峰、赣南师范大学2019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薛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黎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江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庆

王庆介绍,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省妇联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努力推动省妇联党史学习教育务求实效,走在前列。

一、强引领筑同心,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巾帼力量

各级妇联创新工作方法,以“小故事、大宣讲”的方式讲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激励广大妇女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赣鄱红色娘子军”深入基层宣传宣讲

推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旧址列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赣鄱红色娘子军”面向妇女和家庭开展“四史”宣传宣讲,用小故事讲大道理,引导广大妇女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团深入农村、社区、园区、机关、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主题宣讲2000余场。


全媒行动讲好红色故事

首创省妇联融媒体中心,推动“巾帼云”APP上线,构建集报纸、网站、微信、强国、抖音等于一体的妇女思想引领融媒体平台。省妇联融媒体先后开设“党史上的今天”“党在我心中”“党史故事天天讲”等专栏。首次齐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国妇女报和快手、B站、斗鱼等12家中央全媒体阵容,开展“一路芬芳·红色江西”中央全媒体采访活动,讲述“百年党史巾帼红”,相关话题网络累计浏览参与数量突破1亿人次,在全网刮起“百年党史江西红”的旋风。


二、强联系聚合力,形成服务妇女儿童工作大格局

联基层一贯到底

以破难的决心全面推进村妇女小组长配备工作,大力推荐优秀女性进村(社区)班子,配备近2万名村(社区)妇联主席和18.5万名村妇女小组长,打通了妇联工作的最后“一百米”。发展壮大妇联团体会员,吸纳、培育、发展专业领域的女性社团组织,使联系妇女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联部门聚集合力

联合省检察院在全国率先构建侵害妇女儿童案件快速办理机制。联合省检察院、省监察委等部门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联合省司法厅在全省设立16家妇女儿童司法鉴定援助中心和117个妇女儿童维权法律服务站。联合省公安厅在全省1727个基层派出所设立妇女儿童维权站。联合省卫健委、省财政厅开展脱贫县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工作。联合省科技厅等十二家单位制定的《推进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实施方案》即将出台。省纪委省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妇联等部门正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形成服务妇女儿童工作的大格局。


三、办实事解难题,把服务做到妇女儿童的心坎里

围绕解决妇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职业竞赛强家政、技能培训提素质、公益讲座助安康、健全机制助维权、普法宣传保平安、关爱英模暖人心、志愿服务献爱心、‘邻家嫂子’聚同心”等十项实事。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在全社会寻找“爱党爱国爱家”最美家庭300户,开展“颂党恩 传家风”红色家风故事接力宣讲300余场。开展“颂百年风华 传红色基因”亲子阅读展示活动,举办“百年铸辉煌 童心齐向党”江西省少年儿童美术、摄影、工艺作品展,共收到各地少儿作品近5千幅。持续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讲活动,受益家长40余万人。围绕“美丽中国 江西样板”,深入开展“清洁家庭”创建活动,清洁家庭创建工作覆盖面达98.32%。

注重支持妇女创业就业

强化巾帼创业金融扶持,近年来,全省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巾帼创业贷300多亿元,扶持和带动妇女顺利创业就业。连续开展“春风行动”女性专场招聘会,举办各类招聘会7000余场次,促进妇女就业。开展“下沉式”技能培训,举办脐橙种植、病虫害防治、蔬菜加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持续开展家政员培训和家政技能大赛,全省培养家政服务人员近9万余名。

注重关心关爱妇女群众

充分发挥省妇儿基金会的作用,实施“英模关爱行动”,联合省委老干局走访慰问全省老红军及老红军遗孀114名。慰问困难优秀女共产党员100名。实施春蕾计划爱心行动,共募集爱心资金400余万元,资助春蕾女童5000余人。实施贫困家庭救助行动,募集款物268余万元,为1.35万名困难家庭妇女儿童提供爱心帮扶。开展“万里长征路·母亲健康行”巡诊公益活动,实施“守护青春·爱她健康—女性健康宫颈关爱计划”。实施“两癌”免费检查和救助项目,共有620余万人次接受宫颈癌检查,190余万人次接受乳腺癌检查,1.5万余人接受救助,救助资金1.5亿元。落实“三孩”政策,累计争取资金2.19亿元建设各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下一步,省妇联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要求,聚焦妇女思想政治引领,聚焦立德树人、弘扬新时代家庭观,聚焦服务“一老一小”、帮扶困难妇女,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新进展,获得新成效。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省妇联相关领导和各行业女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回答了中央、省内主流媒体的提问。

江西晨报记者:

今年,我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在全省各地设立“亲情视频”“亲情连线”,让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儿童与外出务工创业的家人实现“云相聚”,请问省妇联在此过程中有哪些具体工作举措?

吴艳玲:感谢您的提问。“亲情连线”服务项目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的重要工作举措,是聚焦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实需求特别是“急难愁盼”问题的贴心暖心的服务项目。省妇联作为这项工作的责任部门之一,在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妇联执委、村妇女小组长、“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员、农村妇女“法律明白人”等巾帼志愿者身在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开展亲情服务,让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这“一老一小”感受家庭温暖、亲情呵护和社会关爱。今年暑期因为疫情影响,很多留守儿童不能和家长团聚,我们结合“学党史颂党恩 守护安全伴成长”2021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亲情连线、安全教育、爱心帮扶等关爱服务,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思想有引领、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护、情感有抚慰、困难有帮助的快乐假期。

一是红色教育润童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我们持续开展了“颂党恩 传家风”红色家风接力宣讲、“党在我心中”亲子阅读和红色全家福、家风家训征集展示等活动,引导广大家庭将爱党爱国融入到家庭家教家风中去,引领广大儿童从小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截至目前,活动参与人数216万余人次。

二是“亲情连线”暖人心。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亲情连线”文明实践巾帼志愿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亲情视频”,帮助“一老一小”与远在外地的家人线上“云团聚”。截至目前,全省参与亲情连线活动的巾帼志愿者4.7万余人,服务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6.6万余人,结对帮扶留守儿童1.2万人,走访慰问儿童15.3万余人。

三是守护安全伴成长。我们持续开展“关爱女童 呵护成长”“关爱生命 预防溺水”等儿童安全教育巡讲,增强家庭和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截至目前,各级妇联配合有关单位开展各类水域风险隐患摸排4.48万余次,组成“护苗巡查队”1.2万个,发放宣传册90.7万册,举办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巡讲850场,受益家长和儿童31万余人次。

四是公益托管解难事。各级妇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爱心绿岛”“假日课堂”“守护童行”等暑期公益托管服务,既帮助解决暑期“看护难”的问题,又丰富了儿童假期生活。同时,面向广大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广泛宣传“双减”政策,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截至目前,受益家长和儿童12.4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妇联组织的优势,组织广大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亲情连线”成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连心线、暖心线。

中新社记者:

甘公荣大姐,作为“农民将军”甘祖昌的女儿,能否请您谈谈家庭对您的教育和影响?

甘公荣:谢谢你的提问!我是甘祖昌和龚全珍的三女儿甘公荣,我爸爸甘祖昌因身体原因申请回老家当农民,1957年经组织批准,爸爸带领全家回到家乡莲花县,带领乡亲们开荒种田,修建水渠,每天早晨,爸爸光着脚,挽着裤腿,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就出门去劳动。我心目中的爸爸就是农民。

其实我们家比正常农村的家庭还过得更艰苦一些,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新疆回来5年没有做过新衣服,哥哥姐姐穿了,弟弟、妹妹再接着穿,实在穿不了就留着做布鞋和袜底。家里平时开支第一项就是爸爸的医药费,爸爸本来可以全额报销,但他都是自己掏钱看病;第二项开支是每天给爸爸买两毛钱的豆腐,因为爸爸出过一场车祸,脸部全都摔破了,爸爸嘴巴是三块缝起来的,喉咙处一直有一个小洞,太硬的东西不能吃,每天要给爸爸买两毛钱豆腐当菜吃。

爸爸为什么这么节约,是不是我家没钱?其实不是,我们家有很多钱,本应该过得非常好,但是爸爸把自己和妈妈的工资全都节省下来,支援家乡建设,修水库、修桥、修路、建电站、买拖拉机,帮助困难群众。

我们对妈妈一直不理解,妈妈平时工作很忙,星期六晚上回来,星期天早上就走了,我的姐妹开玩笑问我们是不是妈妈亲生的?那时候我觉得妈妈心里只有学生,没有我们。真正理解妈妈是在爸爸去世后,我把妈妈接到我家里,妈妈的学生们都经常来看望她。有一次妈妈的学生来我家,拉着我的手说:“公荣啊,是你妈妈给了我母爱。”他跟我说,13岁的时候他母亲就去世了,他在九都中学读书,他发高烧,烧了三天三夜,是我的妈妈背着他去看病、喂药、煮稀饭,守了他三天三夜。当时我听这个故事又高兴又难受,高兴的是妈妈和爸爸一样把大爱献给了困难学生,难受的是我每次生病的时候妈妈都不知道也不在身边。也就这样慢慢理解了妈妈,我觉得爸爸和妈妈非常爱我们,只是他们把大爱献给了困难群众和困难学生,把对我们的爱藏在了心里。

在爸爸妈妈教育和影响下,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同时我也一直热心做公益,成立了莲花县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会。1991年起我开始一对一帮扶困难学生和走访困难群众,一直到现在没有间断过。我会把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们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当做我们家的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谢谢!

江西日报记者:

据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今年被列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请问黄俊峰女士,您作为博物馆讲解员,又是一名“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员,如何用好红色资源,面向家庭和妇女儿童讲好红色革命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黄俊峰:感谢您的提问。大家好,我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讲解员黄俊峰,也是一名“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员,从事宣教讲解工作已经二十四年了。2016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上井冈山,当时我很荣幸地承担了为总书记参观茅坪八角楼讲解的任务。参观结束后,总书记深情地说:“在井冈山现场感受当年毛主席、朱总司令的革命活动,深受鼓舞和教育,革命从这里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井冈山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涌现出贺子珍、曾志、康克清、彭儒、伍若兰等一大批杰出女性,她们是女红军,也是母亲,是妻子,她们动员和领导广大农村妇女争取解放,投身红色政权,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她们的英雄事迹至今广为传颂,催人奋进。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几年前,一位母亲带着一个4、5岁的小女孩来到我馆,孩子手里紧紧地抱着一个布娃娃,小心翼翼地放在伍若兰烈士的照片前,说是送给伍若兰宝宝的。原来,这位母亲很多年前来过井冈山,在我们博物馆听了伍若兰的英雄事迹后,特别感动,尤其是听到伍若兰为了革命不仅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还包括她肚子里的孩子,特别震撼,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自己当了母亲,总会给女儿讲起伍若兰的故事。她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要带女儿上一次井冈山,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发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暑期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井冈山,瞻仰革命遗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对孩子们的讲解中,我们担心孩子听不懂红色故事,尽量用最朴实的语言讲,但孩子们都听得特别认真,当讲到烈士牺牲时,孩子们眼含泪水、想听又不敢听的样子令人心疼又欣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相信,那一刻孩子们幼小的心里深深种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

在一次次的讲述中,我感觉到自己不但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播者。其实井冈山上像我这样的红色讲解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真理之光照耀前行道路。

江西卫视记者:

周庭长,以您名字命名的“周淑琴工作室”开创了全国家庭和睦劝诫书的先河,请问在家事审判过程中,如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实现“反家暴”和“家事和”两不误?另外,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您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感受?

周淑琴: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作为基层法院的法官,在司法实践中要全面贯彻落实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4月22日我所在的泗沥法庭发出了我省第一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2020年4月,“周淑琴工作室”接到电话求助,一位女性称遭遇家暴,后经过走访调查,查明夫妻双方均是残疾人,因为琐事发生争执,在充分听取并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后,我们决定采取家庭和睦劝诫书的方式予以处置,既能给予受害方心理抚慰,也能对施暴方起到劝诫、警示作用。劝诫书与公安机关的告诫书不冲突,与人身安全保护令又有所区别,发出劝诫书的初衷就是秉承“以人为本,以爱为先”的理念,以一种柔和的方式调处纠纷,避免激化家庭矛盾,修复破损的婚姻关系,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对于反家暴维权行动,“周淑琴工作室”变被动求主动,成立了“婚姻家庭学校”,主动延伸司法职能;组建了“琴姐姐家事帮帮团”,拓展多元解纷渠道;推出了“琴”谈家事栏目,搭建新型沟通桥梁。这三个特色平台,成为贵溪法院家事纠纷诉源治理的重要载体,为妇女群众提供集法律宣传、多元调解、心理疏导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真切关注妇女儿童群体的权益保障。

作为全国“两优一先”代表,今年七一期间我前往北京参加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7月1日,天安门广场,在激动兴奋期待的心情中,我认真聆听了总书记重要讲话。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句话:总书记说,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当总书记高举右拳,振臂高呼“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现场的欢呼声、掌声经久不息。这个瞬间也成为纪念大会的高光时刻,它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们都是第一个百年征程篇章的见证者,也即将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想只要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坚持公平正义,坚持情理法交融,就一定能让党徽更闪亮,就一定能让温暖的法治光辉常驻老百姓的心田。

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记者:

薛芳同学,您代表江西高校参加了今年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成为唯一一名晋级总决赛的女选手和地方高校选手,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问作为一名大学生,您对学习党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薛芳:感谢您的提问。我是赣南师范大学2019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今年三月,我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的节目录制,在嘉宾老师和百校同学们的陪伴下重温了我们党初心不改的百年历程。

回来之后很多人问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是通过百年党史的学习,感悟和升华了理想信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增强了作为一名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在节目录制的第一天,我们一起朗诵李大钊先生的《青春》: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节目录制的最后一天,我们一起站在台上高唱《百年》,“多少青丝变白发,多少姓名化星辰”,至今回想起那些场面我仍然心潮澎湃,感慨万分。100年的风雨兼程,中国从民不聊生、水生火热的困顿,变成了新时代下的欣欣向荣、和平安定的强盛,我切实地明白了什么叫做“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我曾多次前往瑞金、于都、井冈山等地追忆峥嵘岁月,感悟红色历史。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会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目前我的主要任务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强报国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底气地说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会后,两位发布人接受采访,畅谈了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参会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