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娘家人”搭台 “妇字号”唱戏 助“她”创业就业致富

来源:贵州省黔西南州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01-11 15:00:46

“明后天的订单排好了吗?年后培训的ppt我也还要补充更新……”1月6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黔灵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里,高级育婴师、黔西南州黔灵女职业培训学校高级讲师彭云正忙碌着。

看着眼前这位积极、干练的高级育婴师,你很难想象,5年前,她曾是一位对未来生活迷茫、时常感到烦闷的“看店妈妈”。

2017年4月,彭云正一边照看孩子、一边守在自己生意并不算好的母婴用品店里为下半年是否续租经营发愁,寻找一份更加稳定、更有发展空间的就业职业是她当时心里一直盘算的难题。

为此,她积极去到妇联咨询,工作人员也努力为她寻找着合适的工作。

捕获.PNG

“小彭,省里有一个育婴师培训,我们可以帮你报名,你想去吗?”2017年5月,在兴义市妇联的组织带动下,彭云前往贵阳参加了贵州省“黔灵女”家政服务公司的育婴师从业培训,此前有过母婴用品店从业经历的她,加上自身的兴趣及勤奋刻苦,最终以优异的表现顺利通过培训。

同年,兴义市妇联围绕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任务,为切实帮助全市贫困妇女创业、就业,2017年5月,正式成立了兴义市巾帼创业帮扶中心。

捕获.PNG

“可能是从小家里姊妹较多,我带孩子有经验,也有耐心,我就还是想从事育婴这块的工作。”学成归来后的彭云,毅然加入了巾帼创业帮扶中心,正式踏上职业育婴员及育婴培训讲师的道路。

入行5年,彭云勤勤恳恳,不断学习进步。

2020年,彭云被评为“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贵州省巾帼建功标兵”,更荣获全国家政服务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优秀奖,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着更多女性同胞,带动她们实现自主就业,过上更加自信幸福的人生。

从“守店妈妈”转变为职业育婴师,彭云坦言,这是她当时不敢想象的,如今能真正走出那“一方天地”,过上自己想要的快乐生活,离不开妇联组织对她的悉心帮助。

捕获.PNG

在黔西南州,像彭云这样通过妇联组织的积极帮助与自身的勤奋努力实现自主就业、过上新生活的妇女还有很多。

近年来,兴义市妇联通过成立巾帼帮扶中心,帮扶中心加盟贵州“黔灵女”家政服务公司,搭建起“妇”字号创业就业平台,在全市成立镇级巾帼创业就业帮扶站27个,开展家政、育婴员、护工等技能培训班96期,培训总人数达7198人,共解决和推荐到旗下理事成员单位就业近7000人,稳岗就业员工760余名。

捕获.PNG

同时,创建起“妇女就业创业关爱服务之家”和“妇女互助组”,挂牌设立“黔灵女家政小屋”,开展就业推介1364人次,开展妇女就业技能、素质提升培训114余期12560余人次。

生活有盼头、事业有奔头,在兴义市妇联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巾帼就业能手在金州大地中涌现出来,积极鼓励广大妇女在黔西南州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她们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一番精彩的新天地。

“笃笃笃……”1月5日,兴义市洒金街道绣娘专业合作社里,缝纫机的声音不断传出,负责人李美珍正和合作社的30多个“绣娘”一起赶制着即将发往广东的1000多件服饰加工订单。

“做了二十多年的缝纫工人,一直想开个自己的服饰加工店。2017年6月,我们一家从普安县兴中镇搬迁到了兴义市洒金街道,

为了稳定再就业,在妇联和街道的多方帮助下,我报名参加了‘锦绣计划’,技术提升的同时,也争取到政策支持,终于在家门口办起了自己的服饰加工车间,我和丈夫的创业梦想可算实现了!”从打工妹到老板娘,李美珍对比着今昔,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同样感受着幸福新生活的,还有从普安县楼下镇搬来洒金街道南兴社区,在绣娘专业合作社里灵活务工的郑飞飞。

捕获.PNG

“以前在镇里,我就想自己做点事贴补家用,但平时我要带小孩儿,很难找到上工时间灵活的工作;搬来洒金后,妇联组织我们参加了许多就业培训,而现在我在家门口的服饰加工车间就能打工赚钱,工资按件计费,做多少算多少,一个月基本都能赚个2000多元,还方便去接孩子、照顾家里。”郑飞飞一边飞针走线地缝着肩带,一边笑着说道。

据悉,兴义市妇联在李美珍的绣娘专业合作社创建了全市第一个“妇女微家”,将更大激活服务联系妇女群众的神经末梢,让妇联工作和服务更贴近妇女群众。

“娘家人”搭台,“妇字号”唱戏,助“她”创业就业致富,兴义市妇联积极为女性群体提供就业帮扶,切实增强妇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激活“巾帼”力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妇女维权服务“低收入妇女两癌”“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锦绣计划”等妇女群众服务内容及“急难愁盼”问题,制定了民生实事计划和“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切实做到纾民困、解民忧,多措并举把党的关怀和“娘家人”的温暖传递到妇女群众身边,认真书写好妇女关爱发展的温暖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