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出圈了!江苏省连云港妈妈巧手编织“冬奥之花”!

来源:连云港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2-01-24 10:18:09

好看吗?

全是一针一线手工编织的!



这些漂亮的手工编织花出自江苏连云港妈妈们的巧手,令港城人民感到骄傲的是,它们将被送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现场成为世界各国运动员手中的获奖花束。



图源: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官网


全国有北京、上海等7个城市的编结社团共同参与编织任务,连云港市是江苏省唯一承接“冬奥之花”编织任务

并通过冬奥会组委会审核的城市。


与冬奥会结缘

今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中外绒线编结手法的 “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均为纯手工制作。


图源:新华社


颁奖花束由恒源祥集团提供设计,并组织全国上百名民间手工艺人和数十名残疾手工艺人以羊毛绒线手工编结而成。颁奖花束的花材共有七类: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象征团结的绣球、象征胜利的月桂、象征收获的桂花、象征和平的橄榄。北京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在此基础上多了一种——波斯菊,象征自由和永远快乐。


“我们连云港主要承担了铃兰的钩织,花语是幸福来临,这是一项神圣而重大的任务,容不得半点瑕疵。”连云港市妇联副主席臧永明告诉记者,编织铃兰花束的是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巧手妈妈们。



从2021年9月份开始,在市妇联的组织下,来自各行各业50多名志愿者10个钩织小组便投入到这项光荣的任务当中。她们当中有高校手工培训老师,有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有手工编织能手,还有连里巾帼 · 恒爱行动的志愿者。


如今,巧手妈妈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一共编织了840束、15120朵“冬奥之花”,钩织超过205万针。




精湛手艺编织幸福之花

编织好一束合格的铃兰花究竟有多难?连里巾帼 · 恒爱行动的志愿者沈海萍告诉记者,一束完整的铃兰花上有大大小小18朵花,大约要2400多针才能完成。而且每一个花,它的大小、形状、间距都有严格的要求。


沈海萍指导编织铃兰花


一位巧手妈妈制作的半成品和工具


刚接到任务的时候,就算是编织高手,也是尝试了很多次,报废了很多残次品。沈昳红是一名编织爱好者,她告诉记者,“铃兰花刚开始做的时候特别难,我一般都钩到夜里面2点,也没钩成,就是说能合格的两朵花都钩不出来。最初的时候,大部分人仅仅完成一束花就需要十几个小时的时间。”



不同规格大小的铃兰花朵


在无数次尝试以后,大家逐渐上手,把制作花束的时间从十几个小时缩短到5个小时左右。但是,就在交花期只剩一个多月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冬奥会奥组委通知编织花有改动,现有所有钩织的“冬奥之花”花束,全部不能用了。


铃兰花朵


为了让每一束花都高质量按时完成,志愿者妈妈们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们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一直到凌晨两三点。有的孩子刚出生需要照顾,有的长时间绕线手指都磨出了裂口,有的因此颈椎病都犯了,但大家都没有退缩。志愿者丁燕青是一位双胞胎单亲妈妈,在编织期间一个孩子不幸受了伤,但她仍然坚持了下来。


因长时间编织和拉线志愿者的手腕关节发炎、手指磨破了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赶制,编织“冬奥之花”的任务超额完成,送审的840束花全部通过验收。50多名港城妈妈们用实际行动为家乡争光,为冬奥添彩。


“针心针意”爱心编织


沈海萍是我市参加连里巾帼·恒爱行动的第一批志愿者。她说,“我们一直坚持给新疆的孤儿,本地的孤寡老人编织毛衣、围巾和帽子。”


志愿者编织爱心毛衣


从2020年开始,市妇联开展了“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行动。爱心家庭、爱心人士集中编织毛衣、围巾、帽子、手套等编织品,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新疆霍尔果斯市。截至目前,连云港市“恒爱行动”编织的爱心毛衣总量已达两万余件。


十二生肖图案的爱心毛衣


“作为一名普通市民,能够为贫困儿童、为冬奥会尽一份力,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沈海萍说,“这些铃兰花代表幸福,代表中国传统手工艺,作为冬奥会礼物,他们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