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粉装勇担当,战疫迎春来
粉装勇担当,战疫迎春来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疫情防控工作仍未结束,巾帼之花毅然坚守在“疫”线,如一朵朵“春之花”盛然绽放、带来希望,拥抱春天的到来。 01 大源"花木兰" 粉装勇担 富阳区大源镇三岭村妇联主席冯彩琴为照顾80多岁的密接人员,被居家隔离,却在2天时间,通过电话排查核实158人。她第一时间推送落实精准管控,为全镇及时斩断疫情传播链提供信息支撑。 大源镇疫情防控专班成员施加乐,自本轮疫情发生后一直未回家,连“3+11”居家管控的儿子都顾不上。每日争分夺秒对接防疫政策、转运涉疫人员、统计重点数据,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看到家人发来儿子思念妈妈的日记,以及儿子的核酸阴性报告,她顿时眼眶湿润,觉得愧对儿子但也感到安心,擦干眼泪又继续投入“战斗”。 大源镇124名妇女干部、225名巾帼志愿者共服务4398户家庭,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困境儿童、隔离家庭等286户,以暖心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78件。抗疫有她,不负芳华,是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花木兰”精神,用责任和担当谱写新时代巾帼风采。 02. 上城巾帼力量 助力疫情防控 上城区小营街道西牌楼社区的党委书记郭红琴,社区的大事小情,都装在她的这一部手机里,微信里工作群置顶,其中有几个是500人的封控小区的超级大群,每天的工作通过手机上传下达。充电宝随身携带,她的手机24小时在线。自1月27日建国南苑发现一例新冠病例之后,她一直忙不停,封控小区、设置隔离区、隔离转运“红码”、协调防疫物资、组织核酸检测、为封控小区群众送菜、帮社区居民送药……各种防疫工作中都有她的身影。 因疫情防控需要,上城区某家酒店成为隔离点。湖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即组建医疗组进驻隔离点,正式承接医疗相关工作。许洁临危受命成为医疗组组长,这已经是第三次进驻隔离点,同时,她已经三年没有回过黑龙江老家过年。90后组员卢秋仙也有着与组长相似的境遇,同样是第三次进驻隔离点,也在杭州的隔离点过了第三个“异乡年”。 卢秋仙(左)许洁(右) 蔡雨悦,是上城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也是2020年度的区级三八红旗手,当穿上防护服,罩上N95,带上面屏,她就像是身披铠甲的“白衣战士”化身转运使者,心怀必胜信念,使命终将送达。作为“大白”一员,她对照名单,将人员指引到对应的转运车上。空中飘起的雪花在提醒着人们,寒冬中正是有这样一群“大白”不惧雨雪、无畏严寒,共同温暖着前行的路。 03 战疫天团仍未停歇 正当大家感慨新春假期已经结束时,隔离点的医护人员还没能结束驻点的工作。她们奋战在战疫一线,为让更多的人能在春节团聚而努力着。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乔司分院王瑶、黄静婷、范奇明、龚昊锦等人在乔司街道某隔离点组成了强有力的战疫天团。 隔离点的工作繁杂而辛苦,她们往往需要紧扣时间要求,加班加点完成各项任务,大多时候都无法做到定时定点用餐、休息。 有一次因为早餐送达时间较晚,隔离点驻点组长王瑶为了能完成采样工作及时送检,选择了空腹上阵。在采样过程中突发低血糖,差点晕倒,多亏了同事将她搀扶住。 但在隔离区工作状态下,王瑶依旧无法摘除口罩放松呼吸和进食,只能在稍事休息等情况缓解后,回到休息区脱下防护服休息。 4位工作人员从1月28日开始就已经入驻,一直工作到现在。 04 安顶“暖心姐”绽芳华 富阳区里山村是出入镇必经之地,村民数量多,人员流动频繁。夏旭红作为全镇唯一一位女村书记,奔赴在雨雪交加的夜晚,带头为卡口24小时执勤的工作人员送上姜汤和点心。里山村居家隔离人员全镇最多,上门核酸采样次数也最多,她专程为一线人员送上快餐面和水果等物资。村里有一家小商店节前进了大量年货,不巧遇上疫情,只能关门,店主焦虑不安,无奈向村里求助。夏旭红一边安慰店家一边帮忙牵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出售了2500元左右的物品,解决了店主的难题。 马鞍山村有不少在滨江、西湖、萧山等地方拆房工地的村民,数据排查等基础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里山镇妇联发起成立抗疫安顶暖心姐后,马鞍山村网格员戴巧萍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数据统计、数据筛查、以及与居家隔离人员签订责任书、提供日常服务和全员核酸检测登记等各项工作中都留下她的身影,这些看似细微的工作,都有她的全心全情付出。 里山镇安顶“暖心姐”们化身扫街宣传员、重点人员排查员、物资送货员、卡口执勤员、厨房巧厨娘......以温暖守护,共同谱写了巾帼战疫之歌。 05 铿锵玫瑰 人社巾帼勇担当 富阳区人社局妇委会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动员全体女干部职工积极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凛冽的寒冬,她们逆行而上、担当作为,如一朵朵铿锵玫瑰傲然绽放。 由于医务人员人手紧缺,需要协助完成测温亮码和检测棉签发放工作,孙卢军、周芳萍、毛晓樱、王敏娇四名队员顾不得休息,主动报名。从早晨7点至11点,不惧严寒,出色地配合完成了当天检测任务,她们连续作战,每日早出晚归往返于执勤卡点和核酸检测点。 06. “桐心”坚守 温暖“疫”线 除夕晚上,一位三联周刊的记者来到了新桐乡疫情防控指挥部,记录下了流调工作的真实场景。她们中有妇联主席、副主席,有妇联执委、妇女代表,更重要的是她们在这个数据中心,不眠不休的持续工作着。紧盯着“精密智控平台”,她们一刻也不敢放松,系统内随时都会下发管控清单。接到清单后,要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录入、第一时间流转、第一时间管控,在数据的流转中尽快、再快、最快,才能和病毒打赢时间差。正是她们的争分夺秒,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数据支撑。 程浦村妇联主席包申仙的娘家就在隔离村,每天80多岁的两位老人都要打电话问她有没有空回来吃顿饭,而她不是在为隔离人员配送物资、就是在卡口执勤,要么在忙着准备夜宵,只有匆匆忙忙的回复“还在忙”就挂了电话。五分钟到娘家的路走了10天还没有到,她却说,我自己女儿女婿也在战疫一线,回娘家的时间以后有,现在工作最重要。 全员核酸时间紧、任务重,新桐乡10多位“桐心姐”巾帼志愿者主动请缨,参与到核酸检测中。穿上防护服,戴好防护装备,个头小小的她们变身成了一个个大白志愿者。在核酸检测现场,她们快速熟练业务要求,配合医生做好登记、发放试管棉签和扫码工作,帮助无智能手机的老人、小孩完成预约码和身份证登记。 07 盛开在抗疫最前线的“巾帼之花” 临安区於潜镇党委委员、妇联主席夏孟克服爱人在民警基层一线、家里小孩年龄尚小的困难,一心扑在抗疫上。“1.26”疫情期间,她快速落实各科室人员到岗到位,志愿者召集,核酸检测现场布置,外来人员返於排查、“扫楼·敲门”行动、管控居家隔离人员等工作。她对疫情防控每个细节都细致上心,每天查看系统数据、核对核酸检测人数、居家隔离人员和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做到数据精准、管控到位。为了於潜镇疫情防控的稳定,整个春节都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除夕夜到现在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临安区龙岗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魏燕萍于2021年正式来龙岗镇中心卫生院就职。第一个春节,作为萧山媳妇的她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主动要求春节值班,就地过年,不为社区添麻烦。疫情形势日益严峻,魏燕萍主动请缨前往一线进行核酸采样工作,支援一线。 玲珑街道玲珑村有位55岁的“年轻”党员,叫冯红英,是村党委副书记。说她“年轻”,一是党龄不到5年,二是干劲不输年轻人。年前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她半夜醒来都要看一下手机,“看看街道里有没有下发的协查信息。”有一天晚上,属于玲珑村辖区的11个酒店里,有4个酒店来了省外来的客人。晚上9点多,冯红英丈夫陪她挨个上门核查,一查就查到半夜12点多。她的家人也全力配合支持,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在抗疫一线。 08. 三朵60后金花绽放“疫”线 居住在钱塘区上沙锦湖家园的潘婉仙、王荷娟、赵文英是上沙社区百莲花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她们有退休老干部,也有普通居民。虽然她们已经是“60后”,但年龄却抵挡不住她们的热情,她们用自己的退休时光积极报名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与其他志愿者在小区卡口轮流站岗值守,为居民守好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已经习惯了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都会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空下来还会觉得有些不适应呢。”她们曾这样对社区说过。不仅是在防疫方面,社区的日常志愿服务也有她们踊跃的身影。她们每年的志愿时长都高达数百小时,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一千小时。她们用实际行动为身边的人带去了正能量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