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妇联:国民小吃搭建宝妈就业“大舞台”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4-07-08 17:00:22

近年来,沙县区妇联充分发挥沙县小吃这一独特优势,大力实施创新创业巾帼行动,聚焦“宝妈”这一女性群体灵活就业问题,通过 开展“宝妈”就业培训班、“宝妈”灵活就业岗、沙县小吃产业链建妇联等多种形式,引导带动妇女掌握技能,帮助“宝妈”在家门口端稳就业“饭碗”。

小吃培训,为宝妈“增技赋能”

“今天上午给大家展示的是锅贴和烧麦,待会大家到二楼厨房进行实操。”5月28日,沙县小吃促“宝妈”就业技能培训班正如期举行。此次培训班为期5天,共吸引了50多名“宝妈”参加培训。为更好地满足宝妈培训需求,此次培训班精心设计培训课程,除了传统的小吃制作技艺外,还专程开设了产品品鉴、门店提升、门店管理等课程,为宝妈们开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近年来,沙县区妇联结合全区妇女姐妹的就业需求,积极牵线搭桥,联合沙县小吃培训中心,通过社区微网格和各级妇联组织按需接单,联合开展多种培训,努力提高妇女的职业技能。小吃为媒,为宝妈“增技赋能”,2021以来举办沙县小吃制作、巾帼电商直播、家庭保洁员、育婴师、月嫂、小儿推拿等职业技能公益培训42期,惠及妇女1400余人。

灵活就业,宝妈赚钱养家两不误

包馅、捏边、放盘……走进沙县一品鑫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数十名女工正忙着包沙县特色蒸饺。家住凤岗街道西郊村的王霞也是其中一员,她正手脚麻利地将一个个包好的水饺装盘码放整齐……

蒸饺是沙县小吃的“四大金刚”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加上沙县小吃的蒸饺包法独特,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手工包制,这类岗位按劳计件、时间灵活,因此非常受到广大宝妈的欢迎。在沙县,像这样的饺子厂分布着大大小小的20多家,为宝妈提供着数以千计的就业岗位。

不仅在城市,乡村也增加了不少渠道帮助“宝妈”就业。在位于夏茂镇的元利珍稀菇有限公司的“妈妈班组”,不少宝妈正忙着对鹿茸菇进行削根、分拣、打包。近年来,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利用上下游合作,先后成功带动500多名妇女增收,新增经济产值达1000多万,设置的“妈妈班组”,帮助了200多名留守妇女、10多名困难妇女解决就业,先后获评“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巾帼示范基地”。

集聚合力,产业链上开花结硕果

近年来,沙县区妇联在小吃产业领域选树创业就业典型,培育一批沙县小吃产业链上的巾帼宣讲员,讲好沙县小吃“娘子军”创业奋斗故事,以榜样力量带动妇女创先争优;同时,携手区融媒体中心,对话小吃产业女性创业者,分享创业故事,启迪妇女姐妹创造美好生活,节目在线收听人数超二万人,反响热烈。

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巾帼文明岗”、“巾帼示范基地”等先进女性阵地的作用,为妇女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三明市森彩生态有限公司带动柱源村周边女性就业20余人,累计在沙县、清流、南靖等地推广种苗30万株,带动当地女性兰花种植户种植新优品种40余亩,新增经济产值达600多万;“江英卤味巧妇微家”积极参与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问题,通过技能培训、因人设岗等措施先后帮助10名残疾妇女就业。

党建带妇建,焕发新活力。今年4月,在市、区两级妇联的指导下,三明市首个产业链妇联——沙县小吃产业链妇女联合会成立,进一步服务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和小吃从业者家庭发展,助力沙县小吃产业再领风骚。

沙县小吃越来越走向世界大舞台,当年的小扁担已经变成大产业,拌面、扁肉筑起了“小吃王国”,成为沙县乡村振兴的“数字密码”。在妇联组织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妇女在沙县小吃产业链上实现就业创业,让更多的妇女姐妹捧起响当当的“金饭碗”。下一步,沙县区妇联将进一步发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作用,持续加大对妇女创新创业的引领、扶持、服务力度,激发妇女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有效助推女性就业创业,为推进沙县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