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为妇女儿童撑起“维权伞”
日常生活,纷繁复杂。许多女性在遭遇婚姻危机、家庭纠纷或离婚诉讼困境时,往往因为对法律知识的缺乏,难以有效地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不仅使她们在情感的风波中感到孤立无援,同时也对儿童的权益保护也构成了潜在威胁。 这些挑战,无疑凸显了加强法律教育和提供法律援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培训学习 提升维权干部专业能力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妇女在离婚案件中因为不懂得法律,而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你作为妇联的工作人员,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指导她们维权?或者,在处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时,当事人面临证据不足的问题,我们又如何指导当事人收集有效证据?” “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另外,通过法律援助机制,为需要帮助的妇女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清晨,阳光穿过遵义干部学院报告厅,洒在来自遵义市及各县妇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维权干部们身上。他们认真聆听专家讲解,一边细致地记录要点,一边与授课教师展开互动讨论。 7月22日-24日,由贵州省遵义市妇联、遵义市妇儿工委主办的“遵义市妇女儿童维权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遵义干部学院开班,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提升相关妇女儿童维权干部的专业能力与工作水平,推动遵义市妇女儿童维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培训期间,多位资深专家倾囊相授,围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与化解等核心议题,从《妇女权益保障法》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暴力的识别与干预,到证据收集与运用的技巧,为学员们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天培训,学员们深入理解法律条文、实践模拟办案、进行案例分析、开展交流讨论,“理论+实践+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员们收获满满。 一位学员满怀感慨地表示:“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办案流程与社会保护机制的无缝配合,以及如何与职能部门(如公安、司法、民政等)进行有效监管与协作。” 实际上,妇女儿童维权、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远不止于培训活动。 强化队伍建设 为妇女儿童撑起“保护伞” “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 2024年,遵义市持续强化“遵义幸福家”家庭家教家风宣传志愿服务队的建设,推荐女法官、女律师、女检察官等巾帼志愿力量,加入各级普法讲师团,以“家庭”为单元,开展村(组)网格化管理、场所巡查、法治宣传和维权关爱等工作,让其成为法治“宣传员”、家庭“服务员”、线索“报告员”和维权“监督员”。 特别针对妇女儿童和家庭,志愿者们积极开展面对面普法宣传、普法实践活动,通过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增强妇女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暑假期间,习水县土城镇李女士参与了一场“遵义幸福家”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活动后,深刻感受到了这次活动带来的温暖与力量。她说:“通过活动,我学习到了许多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遵义幸福家”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队长蒋萍表示,志愿服务队时刻准备着倾听妇女儿童的烦恼,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家庭关系调解服务。 “面对潜在的问题与挑战,我们不仅是倾听者,更是行动者,会及时为相关部门提供关键信息,助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特别是在维权领域,我们更是坚守底线,确保每一项维权措施都能得到有效执行,用实际行动守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让‘遵义幸福家’成为每个家庭坚实的后盾。”蒋萍说。 此外,遵义市妇联强化涉妇女儿童法律法规宣传,探索了“线上+线下”“家庭+社会”“走访+关爱”三种宣传机制,并充分发挥婚调委、婚调窗口、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村(社区)妇女之家等阵地作用,实现普法宣传和维权服务同步推进。 与此同时,常态化做好12338全国妇女维权热线线上和维权阵地线下接访工作,对发现涉及家暴、性侵、拐卖、霸凌、就业歧视等侵犯妇女儿童的案(事)件,充分发挥工作机制优势,对接政法、公安、法院、民政等职能部门,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同步做好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引导妇女合理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部门协同、上下联动 筑牢立体维权“她”屏障 近年来,遵义市妇联始终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常态化、制度化、基层化推进。通过构建组织推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全方位维权体系,促进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在此基础上,市妇联结合纠纷调解与普法宣传,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和谐家庭”创建工作,开展接地气的法律宣传、好家风好家训宣讲,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建设法治遵义·巾帼在行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系列法治宣传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拓展妇联工作触角,加大对贫困、流动、留守、单亲、失亲、矛盾多等重点家庭摸排走访工作,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关爱维权工作。 优化调解员队伍,组建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等维权巾帼智库。目前,全市15个县(市、区)婚调委共有143名调解员。 联合法院开展“红城有爱·法护未来”家庭教育指导;联合检察院开展“守护半边天·共护‘她’权益”(检察院专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主题活动。今年以来,遵义市开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专题开放日活动21次,线上法律宣传覆盖人数10余万人。 建强各类家长学校,提升家庭教育服务普惠性与指导专业性;编印遵义市家庭教育系列丛书,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七进”“小桔灯”亲子阅读、特殊儿童关爱帮扶活动。 文明家庭,引领社会和谐。持续与民政部持续推广“婚姻驾照”,让广大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家庭观,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和睦家庭关系成为有效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 探索与践行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之路,漫长而充满挑战。遵义市妇联将继续深化各项工作,拓宽权益保护渠道,让法治力量成为妇女儿童的坚强后盾,保障每一位妇女儿童生活安全无忧、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