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巾帼力量 播撒志愿阳光 ——江苏省无锡市苏庙社区“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绽放巾帼文明花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苏庙社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聚焦社区服务发展大局,以“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为抓手阵地,在壮大队伍、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创新载体、丰富活动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在社区建设、服务群众、社会治理等不同领域充分展现巾帼志愿者“不让须眉”之势,让“巾帼红”成为建设“幸福苏庙”的生力军。 妇联引导,打造阵地 巾帼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苏庙社区“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按照“妇联组织领导团队、巾帼志愿者融合团队、团队凝聚妇女群众”的总体思路,抓好巾帼志愿服务队建设,筑牢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根基。社区妇联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活动招募、课程招募、线上招募、定向邀约等多种形式,招募巾帼志愿者,组建了“向阳花”妇女微家阵地、“薇光”妇女议事会、“爱心妈妈”护蕾成长、“初心”议事亭、“困境儿童”关爱帮帮团、“贴心闺女”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巾帼队伍。 苏庙社区阳光驿站围绕“阳光•奉献•幸福”服务主题,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阳光驿站”和“一米阳光”双品牌志愿服务。日常引导巾帼志愿者根据个人特长认领公益岗位。驿站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包括亲民、爱幼、助老、帮困四大项目;年均开展法律宣讲、巾帼宣讲、科普教育、安全教育讲座、急救科普等80余次,覆盖群众2000余人,将全方位志愿服务无缝传递给社区居民。 健全机制,姐妹共管 巾帼志愿“阳光站”运行常态化 队伍作用要发挥,机制管理是关键。苏庙社区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群众力量,参与机制建立,共管巾帼志愿服务队,共评巾帼志愿者,推动巾帼志愿“阳光站”运行常态化。同时,社区通过完善巾帼志愿管理培训、服务记录、激励回馈等规范化制度建设,推进志愿者队伍长效管理,进而推动社区巾帼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社区整合各类资源,由巾帼志愿者牵头,以儿童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区,为双职工家庭青少年提供“四点半课堂”和“周末乐园”服务,打造江苏省第一家社区梦想中心,针对辖区内的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开展“成长的天空”“一平米图书角”等公益项目。 社区从硬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升级入手,不断完善儿童公共活动服务空间,努力为社区儿童创造安全自在、舒适宜居的活动场所和生活环境。“阳光驿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内精心布置了儿童绘本馆、舞蹈房、多媒体教室,设置益智积木区、少数民族展区等设施,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活动空间。同时成立巾帼心理咨询室,设立儿童友好工作联盟和“困境儿童”关爱帮帮团,建立儿童友好社区联席制度,打造儿童“制度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工作联盟由社区与巾帼志愿团队联手共建,多元参与,协同推进。“困境儿童”关爱帮帮团建设了具有防止家暴、反对校园凌霸、心理援助等个案帮扶功能的庇护站,开通儿童关爱热线(维权和心理援助),为社区儿童提供健康咨询及服务。 整合资源,统筹推进 开拓巾帼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苏庙社区妇联围绕社区中心工作,紧扣服务发展主线,整合资源,统筹推进,不断深化巾帼志愿服务行动,在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中彰显“巾帼红”力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妇联通过举办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活动,帮助社区妈妈提升自身能力,拓展职业发展空间,让她们实现自我价值,为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苏庙社区开设了创意气球、芳香疗法、应急救援等技能培训班,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辖区内全职宝妈王樟娟通过参与社区开展的女性就业创业技能芳疗师培训,对芳香疗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通过自身努力及社区帮助,成功创业,开办了自己的芳疗工作室。王樟娟的改变并非个例,社区围绕居民需求,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巾帼志愿培训项目,涵盖关爱“一老一小”、困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吸纳众多社区妈妈的加入。 创新载体,精准服务 架起共享美好生活连心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苏庙社区“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围绕“八个一”,即权益维护帮一帮、就业创业扶一扶、家庭教育领一领、亲子阅读学一学、生活困难拉一拉、素质提升教一教、文体活动搞一搞、运动健身动一动,为社区家庭提供各具特色的贴心暖心品牌服务,架起共享美好生活连心桥。 社区利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巾帼志愿者分层次开展业务培训,并根据她们的个人特长、服务意愿进行分组分工,让她们各尽所能服务社区。辖区内61岁的吴阿姨因病常年卧床,“贴心闺女”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上门走访后,及时链接专业志愿者,定期上门示范照料方法。同时,“贴心闺女”还主动对接社区医生,用视频教授吴阿姨家属压疮预防和护理知识,极大改善了吴阿姨的生活质量,也减轻了家属的身心负担。“贴心闺女”还主动帮助解决吴阿姨今后的养老问题,让吴阿姨一家安心不少。 下一步,钱桥街道妇联将持续深耕社区服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秉持“共建共融共享”的服务理念,为辖区群众提供精准、有力的关爱服务,让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处处闪耀“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