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红”织就“共富梦”
穿针引线 “她力量”助力“就业梦” 走进位于洪桥镇亭子桥村的“巾帼织梦”共富工坊加工点,卸车、平整、打标、塑形、包装……数十名妇女熟练地对围巾进行整理包装。据悉,工坊里每个人一天能做1000多件,按件结算每月收入3000元以上。 疫情期间,浙江锦诗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有大批量出口围巾需要人工包装,但因无法集聚加工,对企业的生产销售造成影响。亭子桥村妇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作为,结合“四必访四必应”工作,对辖区内住户开展了一次全面走访发动,发现村内有不少妇女都有求职意向,但因种种原因无法离开家到工厂上班。村妇联通过多方协调,考虑围巾包装环节对技术、场地等要求不高,双方一拍即合,在亭子桥村建立第一家“共富工坊”,主要负责出口围巾打标、折叠、包装等环节,在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同时帮助村里妇女实现“就业梦”。 党建带妇建 “家门口”搭建“致富桥” 看到亭子桥村的“共富工坊”热火朝天,附近村的妇女也希望能到工坊就业,但因为工作场地较小、往返路程较长等原因,工坊规模无法满足附近村民的“就近”就业需求。对此,在洪桥镇党委协调下,镇、村妇联积极推动周边村“共富工坊”点位建设,综合考虑出行远近、运输条件、场地空间等因素,在东王、中道等8个村庄共设立12个共富加工店,共引导吸收320余名妇女加入工坊,人均年增收3万元。 针对不同就业需求的妇女同胞,镇、村妇联有效链接成校、技校和企业资源,确定了以“集中地点+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灵活机动安排培训课程,其中,“集中地点”主要针对年轻且时间相对充裕的妇女,联合洪桥成校集中组织开展缝纫工技能培训。“上门服务”主要为年纪较长或不方便离家的妇女选取有经验的导师提供入户培训,多途径满足妇女能力素质提升需求,提高劳动技能。截至目前,累计培训缝纫工120余人次,围巾打结、折叠、包装等1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