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省妇儿工委办牵头到凉山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检查调研

来源:四川省凉山州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4-10-25 14:59:12

10月22日至25日,由四川省政府妇儿工委办牵头,省公安厅、省文化旅游厅组成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调研组来到凉山,全面了解凉山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实情况,宣传贯彻《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并召集有关部门举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座谈会,共同探讨凉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路径,寻找破解难题对策。

在检查调研中,工作组先后深入西昌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西昌救助站、市人民检察院、市妇儿中心、市大石板社区、市家风家教基地,金阳县中学校、县公安局,凉山州未成年人保护沐恩邸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昭觉县万达爱心学校等地,围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特别保护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党委政府研究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推动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推进信息共享,切实摸清流动、留守、困境未成年人底数,涉及未成年人重大案件事件基本情况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等情况。同时,推进同题共答,在建立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研究支持和监督家庭落实监护责任,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加强调研,着力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据悉,目前全州现有未成年人174.3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2%。近年来,我州凝聚部门合力、创新履职方式,不断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体系,紧紧围绕“六大保护”、深入实施“六大行动计划”,着力建强机制、落实责任、强化保障,有力维护保障全州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全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得到健康发展。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州法院、州检察院、州委政法委、州委网信办、州教育体育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团州委、州妇联、州残联、州关工委相关负责人结合各自情况为全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建言。

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事关儿童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民族长远发展,以及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最后,在省政府妇儿工委办牵头下,通过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就如何抓实抓牢我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坚持一盘棋思想,强化系统思维,加强统筹谋划,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加强机制制度创新,形成四个重要工作方向。

一是要深化一个认识,认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必须站在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系统工程,要切实担负起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责无旁贷之任。要以贯彻落实新修定《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为契机,认真梳理各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拿出可操作、能见效的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机制,构建形成高位推动新格局。

二是形成两大合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个领域,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力量,推动形成“两大合力”。一方面,推动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各职能部门既要厘清职责边界,也要通力协作配合;另一方面,要协调家校社网形成保护合力,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协同发力、深度融合机制,强化家庭监护和教育,深化学校教育和管理,实化社会报告和保护,细化网络监管和治理,合力消除各类消极因素。

三是要建立“三张清单”,明确相关规则职责。通过建立问题、责任、任务三张清单,厘清统筹部门、职能部门、基层单位职责,进一步明确部门的责任及具体任务,切实做到目标明、责任实、任务清,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共治共建共防机制。

四是健全四项机制,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持改革思维、多措并举、用心用情,加快形成工作长效机制,以“我管”促“都管”。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大众传媒作用,加大对性教育、伦理教育、安全防范教育、法治教育力度,尤其学校探索从小学开设相关课程,提升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害认知、意识和能力。健全关爱引导机制,持续深化住宿经营场所(宾馆、酒店、电竞酒店、无人酒店等)、娱乐场所(网吧、电子游戏厅、酒吧、歌舞厅等)重点整治,加力做好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的帮扶救助工作,以专业素质过硬的未成年人保护警察、检察官和法官队伍提升司法救助和保护水平。健全打击惩治机制,既要盯事前预防和保护,尤其聚焦重点场所,严格强制报告和查询、相关场所履行法定义务制度落实,加密检查频次,加大整治力度,强化责任倒查,提高违法成本,又要盯事后严厉打击,坚持零容忍立场,依法从严从重惩处,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健全督促落实机制,抓实源头防范,抓严打击惩治,抓深标本兼治,倒逼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常务副主任李敏参加调研、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州政府副秘书长杨红升主持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