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树新风促振兴”暨妇女儿童关爱提升三年行动工作启动以来,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等,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责任担当,主动攻坚克难,广泛开展巾帼大宣讲,移风易俗、禁毒防艾、家风家教宣传教育,暖冬关爱慰问,评选表彰等工作,全县上下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宣传教育入脑入心、工作举措务实管用、各项任务推进有力。
——聚力构建理论宣讲合力。充分整合县委党校教师、五老志愿者、彝学会、作家协会专家等师资力量,组成6个宣讲团,持续在全县13个乡镇开展“树新风促振兴”家庭家教家风暨贯彻落实《凉山州移风易俗条例》宣讲,全覆盖深入开展彝汉双语宣讲54场次,参与人数1.3万人次,进一步普及立德树人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引导带头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提升家长依法教子、科学育儿能力。
——全力打造立体宣传格局。全县1627个家庭制定了家规、家训,征集好家风故事43个;开展了54场家风巡讲。在全国妇联支持下开展以“家和万事兴--好家教好家风好家训”为主题的巡展活动。在县级融媒体上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专题3个,累计刊播公益广告61条,刊播新闻稿件46篇,宣传先进典型27个;利用春节、五一、五四、端午、儿童节、七一党日、火把节以及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月实践活动343场次,参与5.6万人次。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评选推荐移风易俗示范乡镇8个、示范村(社区)39个和示范家庭400户。70户文明五好家庭,县级“阳光少年”80名,“阳光少年集体”1个,县级“最美少年”80名;推荐州、县级“新时代好少年”196名;评选县级“文明(五好)家庭”140户。全覆盖成立了102个村(社区)移风易俗促进会,有102个村(社区)设有红白喜事集中办理(服务)点,建立红白喜事集中餐饮服务队102支。
——用活家庭文明实践阵地。利用农民夜校、家长学校、“妇女之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15次820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活动95次,参与2.3万人次;开展咨询辅导服务活动11次,参与1300人次;提供早期科学育儿指导10次,参与1200人次;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教育11次,参与2200人次。累计建立8个综合维权服务站,6个家庭工作示范点。开展爱党爱国爱家、理想信念教育活动24次,举办5场“传承好家风·践行好家训”诵读比赛,参与4200人次。
——全力推进巾帼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宣传宣讲活动30场次,参与6000人次;全县参与洁美家庭创建户数达42845户,建设县级洁美家庭720户,乡级4600户,村级46845户次,累计创建率达100%;累计新建 21个新风超市,开展积分兑换15.12万人次,参与群众18.6万人次;表扬县级最美家庭155户,最美母亲160名。
——扎实推进妇女关爱和素质能力提升。累计已完成全县16572人次的农村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工作,14879名两癌保险赠送;28名困难两癌妇女获得全国妇联、省妇联每人1万元的救助金。发动全县各级部门共同出力认购彝绣产品29.6万元;开展20期29个彝绣技能提升班,培训1297名妇女,彝绣接单864人,月增收500-2000元左右,促妇女增收82万余元;家政培训2期160人,妇联执委培训1580人,领头雁及爱心妈妈培训400人,巾帼志愿者培训200人。

——持续推进儿童教育关爱提升行动。组织动员210名喜德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与3174名留守和特殊困境儿童结对开展关爱服务活动;组织127名特殊困境留守儿童开展“走出家门看凉山”夏令营活动;“春蕾计划”助学女童379人,资助金达147.8万元,评选20个关爱儿童示范岗,评选表扬32名关爱儿童示范标兵。
——积极落实“妇女儿童健康关爱包”项目。为乡镇困境儿童及母婴阻断婴幼儿发放婴幼儿奶粉736件,覆盖全县困境儿童861名,母婴阻断婴幼儿198名。为6097名中小学青春期农村女童发放卫生用品10287件。为彝欣社区、鲁基中坝社区87户6-36月龄的贫困家庭婴幼儿发放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赠的70件共计840罐雀巢婴儿米粉。为喜德县4200名困境备孕期、孕期、哺乳期妇女发放由四川省妇儿基金会捐赠的12600瓶复合维生素片。
——持续推进健康教育。开展主题宣传、健康知识讲座、有奖知识问答、健康咨询等形式多样的四病同宣传活动,积极动员广大孕期妇女定期产检,加强禁毒防艾、预防四病母婴阻断宣传教育。宣传活动达289余场次,发放宣传手册、水杯、毛巾、环保袋等1万余件,安全套81.2万余只。
——强力推进综合干预。住宿及娱乐等公共场所100%摆放安全套和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率达100%。
进一步巩固拓展学普用普成果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把好幼儿园园长、教师(辅导员)、保育员等入口关,对已经聘用但“双证”不达标的辅导员予以解聘,实现辅导员持“双证”达100%。并入乡(镇)幼儿园的幼教点按“两教一保”配备辅导员。依托“国培”“省培”等各级各类培训完成新入职及在职辅导员的“双100”培训计划,确保每名辅导员每学年培训不少于80学时。
——学普用普成果显著。幼升小普通话合格率达100%;完成45周岁以下农村留守妇女为重点的群众普通话培训6260人,在业务、技能、生活服务等培训中专门设置普通话培训课程,全县培训1813人次。
“树新风促振兴”暨妇女儿童关爱提升三年行动即将收官,但妇女儿童关爱工作却任重道远。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以奋斗为桨、以奉献为帆,苦干实干,凝聚起“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的力量,再展风采、再立新功,为推动喜德妇女儿童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

自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喜德县结合引领、服务、联系职能和工作实际,组织动员喜德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和特殊困境儿童结对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帮助解决学习、思想、生活以及心理上遇到的困难。

坚持党建领航,关爱服务温暖童心
三年,三个主题,四大社区,210名大学生,3174名儿童,喜德县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支撑起一把温暖的伞,用爱与陪伴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

2022年,喜迎二十大童心永向党;2023年,少年儿童心向党关爱守护伴成长;2024年,少年儿童心向党我与祖国共成长;三年,三个党建领航主题活动,在儿童关爱服务中,喜德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三年行动走深走实,认真做好儿童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少年儿童沐浴在党和政府的温暖关爱中。
丰富活动载体,注重儿童素质提升

讲红色历史、讲爱国故事、讲伟大领袖的爱民故事……三年来,关爱服务活动以儿童思想引领、身心健康、安全守护为主线,将爱国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新风、安全防护、禁毒防艾等重要内容融入其中,全面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牢牢扎根。
在课堂教学中,为孩子们解疑答惑,辅导孩子们完成假期作业,教会孩子们新的知识,拓展学习内容,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以大哥哥姐姐们为榜样定下学习的目标。

在课外活动中,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赛跑……多样性的体育活动既丰富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又培养团结协作,让孩子们享受锻炼的快乐。
在“我爱我家,共建幸福家园”活动中,大学生们和孩子们一起拾垃圾,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为人居环境整治贡献一份力量。
在安全教育中,学习防汛防溺水知识,让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牢记生命至上原则,保护好自己,守护好家人。
在《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读书分享会中,领悟伟大领袖人民情怀、厚植伟大家国情怀。
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个快乐的假期,也让他们心怀感恩,发奋图强,努力学习,铭记党和国家的关爱深情。
让爱飞越高山,走出家门看精彩世界

西昌、成都、北京……三年来,精心策划组织“走出家门看世界”系列夏令营活动。在巾帼志愿者、爱心妈妈的陪伴下,127名特殊困境和留守儿童走出家门、走出大山,去州府、省府、首都,去看祖国的壮美河山,去感受新时代中国的巨大变迁和发展。
大山里的孩子们第一次乘坐高铁到成都,乘坐飞机到北京.....无数的“第一次”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在走走停停中积累知识——乘坐复兴号动车,感受中国高铁不一样的速度;让新老时空交汇,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走进繁华都市,感受精彩世界的都市魅力;重温红军长征之路,铭记伟大英雄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科技与历史的奥秘,观看海洋世界与国宝大熊猫,让孩子们看山外精彩的世界,看伟大祖国辉煌发展的壮丽景象。孩子们在享受快乐假期的同时,让党的关爱在他们的心里发芽,终将把这份爱转化为成长的力量,结出丰硕果实。
坚守初心使命,带着真心真情,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喜德县将持续深化儿童关爱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孩子们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