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自然与艺术的奇妙之旅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开展“世界儿童日”暨“家庭日”主题活动
“看,这些线条像什么?”“像小蛇!”“像彩虹!”“像妈妈的卷发!” 在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简单的线条成了多彩的万物,充满了奇思妙想。 11月16日上午,中国湿地博物馆里热闹非凡,来自浙江省杭州市的100户家庭齐聚一堂,共赴一场自然里的艺术课堂心灵深处的“撒野”之旅! 本次西湖区“世界儿童日”暨“家庭日”主题活动“美育集·撒野去——做回自然的孩子”由区妇联主办,中国湿地博物馆妇联、嘎嘎艺术星球承办,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提供学术支持。 mini摊主区域 “快来看看这个!”“我们这儿可划算了!”在mini摊主区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化身小小摊主,认真打理着自己的“爱心小店”。 一阵阵清脆的吆喝下,摊位便挤满了客人。小摊主们“一本正经”地介绍自己的商品,认真又活泼的模样引得小摊边阵阵欢声笑语,为这方小天地更增添了几分童趣。 据悉,本次义卖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为府苑社区困境儿童购买读物绘本,以实际行动传递爱与温暖,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成果展览 在艺术展陈区,陈列着数字艺术智培课程的丰硕成果。“这是我们与中国美院携手推出的‘乐享童年·艺起成长’数字艺术智培计划。目前,在亲子美育训练营中,已经打造了两套项目课程并有超800名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现场展示了iPad插画课程中孩子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孩子们的创意和技巧,也展现了探索数字艺术产业赋能“儿童友好”的新路子。孩子们的画作还被制作成海报、钥匙扣、明信片等,吸引现场家长驻足欣赏,挑选着心仪的纪念品。 益智榫卯体验课堂 在益智榫卯体验课堂中,小朋友们围坐在美育老师周围,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看,这是榫卯,古代智慧的结晶,我们用它来拼搭‘福仔’。”孩子们兴奋地模仿着,小手忙个不停。 “老师,看我拼得对吗?”“对,就是这样,慢慢来,你做得很棒!”拼搭完成后,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福仔”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纸上拓印下烫金福字并写下心愿。活动最后,孩子们拿着兑换到的专属福气红包和精美礼物,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合影留念。 一起动手缝制小动物头套,一起围观剪纸复刻家族合照,共同欣赏古琴老师演奏动听乐曲……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各项活动,欢笑声此起彼伏,不少家长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体验时刻,并感叹道:“好久没这样好好陪孩子了!” 本次儿童友好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然与艺术的海洋中遨游,也让家长们在陪伴中发现了亲子关系中的美好。 近年来,西湖区深入贯彻杭州市关于推进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西湖区儿童友好城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10+10”创建任务清单,101个单元项目高效推进。 截至目前,西湖区共创建14家市级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开展各类儿童友好主题活动890余场,覆盖儿童家庭超10万人次,持续提升西湖儿童的幸福感、获得感。 接下来,西湖区将继续深入结合家校社协同育人省级试点工作,与中国美院美育研究院加强合作关系,串联“一地、一湖、一馆”等多个儿童友好项目单元,指导中国湿地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儿童友好场馆提升,建设“在西湖·乐成长”儿童友好生态美育圈,打造独具西湖辨识度的儿童友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