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洪田镇:播撒“星星火”讲出“烟火气” 让巾帼宣讲“声”入人心
洪田镇妇联坚持围绕三明市“四领一促”工作,永安市“爱拼敢赢”专项行动,服务发展大局,坚持以巾帼宣讲凝聚妇女人心,创新宣讲载体,把“高大上”的理论讲出人间“烟火气”,将宣讲成效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工作实效,让宣讲有高度、有热度、有维度、有温度,“四度并举”推动巾帼宣讲“声”入人心。 从百姓密切关注的“小处”着手,探索构建“1+3+N”宣讲体系,持续擦亮“1”个基层理论宣讲品牌——“板凳课堂”,用小故事阐释大主题,把“大道理”转化成“家常话”,培育出“红色庭院理论宣讲队”“向阳花心理宣讲队”“知心话服务宣讲队”等“3”支特色宣讲团队,成员100余名,让“冒热气”的理论以“接地气”的方式深入人心。“N”指注重整合各领域巾帼宣讲人才资源,推动妇联主席带动讲、妇联执委广泛讲、先进典型示范讲、妇女姐妹共同讲,形成示范带动、上下联动的大宣讲氛围。今年来,开展巾帼特色宣讲400余场,受众20000余人次,奏响巾帼最强音。 紧扣不同群众的“口味”,不断拓展宣讲形式。探索“云端+宣讲”,依托红军标语等红色资源,配合拍摄红色宣传片《抗日先遣队北上》、微电影《传承》,让红色宣讲“幕幕再现”;巧用“曲艺+宣讲”,创编群口快板《快板说反诈 全民齐参与》、小品《婚事简办》、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特色节目,让巾帼宣讲“声声入耳”;用好“故事+宣讲”,深挖本地红色历史、林业改革故事,编写富有洪田特色的宣讲稿件,让特色宣讲“句句入心”;深化“联动+宣讲”,通过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片区党委联动的方式,开展面对面宣传宣讲、快板宣讲、文艺宣讲等活动,让知识宣讲“场场火爆”。今年来,推动打造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宣讲格局,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国妇女网、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等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媒体刊载。 聚焦基层群众需求,线下依托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明市新时代巾帼讲习所、永安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实践单位、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妇女微家、庭院长廊等五级宣讲阵地,把“固定讲台”换成“流动课堂”,在宣传宣讲“大氛围”中做活做显妇联“微特色”。线上开设“巾帼普法微课堂”微信专栏,开展“巾帼云宣讲”抖音直播活动,创作《共筑网络安全 守护绿色家园》微宣讲视频,推动指尖上的微宣讲“时时在线”。对偏远村组、劳作不便区域及“一老一小”特定人群,设“田间课堂”“庭院讲堂”“科普学堂”。在果园地头,农艺师现场教果树修剪;在农家小院,妇女干部讲述党的理论知识;在公园广场,志愿者开设普法集市……灵活场地打破距离阻碍,送知识上门。 马洪村“红色印记·妇女微家” 位于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景区,微家长吴兆男是马洪村妇联主席,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讲解员。微家以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妇女微家阵地,结合“红色庭院”模式,建立以支部为核心、庭院为网格、妇女代表为先锋、群众为主体的“村党组织-红色庭院-妇女代表-群众”的四级治理体系,在党支部引领下,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发挥家事调解、美德传承、关爱服务、红色教育的作用,为马洪村蓄势赋能,打造集观光旅游、红色研学、教育培训等相融合的红色文旅产业。 紧扣妇女群众和家庭的关注焦点,在“宣讲+服务”双向互动中不断提升宣讲质效,在宣讲中有针对性地面向妇女儿童送技能、送政策、送服务、送关爱,把“宣讲地”当做“服务区”,让宣讲形式更加多元,更加深入人心。联系专业力量、联络行业部门、联动妇联阵地、联合巾帼志愿者,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敲敲门”“关爱春蕾女童”“巾帼普法下乡”等巾帼志愿服务,深入开展法律宣传、科普集市、送教上门、心理咨询、妇女技能提升培训等惠民活动45场,走访慰问妇女群众100余人,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让基层理论宣讲“声”入万家、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