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遇上科学教育“加法”,杭州伢儿有福了!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2-07 14:11:30

2024年5月,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在全市启动了最佳实践案例和最佳社会服务项目征集活动。经征集申报、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定,在杭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升推进活动上正式发布了50个最佳实践案例和10个最佳社会服务项目。这些案例和社会服务项目集中聚焦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儿童友好五大建设领域创新实践与惠民举措,以一系列务实探索打造了具有杭州特色、群众有感、可示范推广的儿童友好样板成果。杭州市妇联将陆续展示优秀案例与服务项目,今天一起来看儿童科学教育的优秀工作经验。
杭州市科协“科学教育+”实践课程助力山区双减活动项目通过提供高质量科学教育实践课程,帮助山区学生提升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探索欲和好奇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山区学生的心里埋下一颗颗科学的种子,从而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加法”。
协校共享 构建多元优质教育资源平台

一是整合资源,构建多元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通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如科学家精神宣讲进校园、科学实验进课堂、科普研学等。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供了更多接触科学的机会。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时,充分依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等单位260余名优质的科学教师和科技志愿者资源,开展教学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淳安县小学生活动

临安区城北小学活动

协专共握 优化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创新教学理念,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强化对科学教育的理解和重视,通过将科学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通过引入实验教学、探究学习等模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融合。针对山区学生的特点,我们开发设计了20余类相关科技课程并邀请了科技课程的相关专家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通过设计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实践课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效融合。

桐庐县春江小学活动

富阳区实验小学活动

千岛湖第七小学活动

协媒共创 提升科学教育品牌影响力

一是提升项目的影响力,实现科学教育品牌的有效传播。充分依托现有媒体资源:潮新闻、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普中国科普号等媒体平台加大对项目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成效;利用科协系统的多媒体矩阵(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社交网络)进行活动传播,增加活动的曝光度和知名度。二是建立评估机制,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确保“科学教育+”实践课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主要是通过电视台采访收集师生反馈意见和纸质意见反馈表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项目实施方案。此外,我们还注重总结经验、提炼亮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其他山区双减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富阳区东洲小学活动

实施成效

杭州市科协“科学教育+”实践课程助力山区双减活动项目,在山区双减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与青睐;得到了潮新闻、杭州电视台科普中国科普号等主流媒体的报道,流量量及播放量达30万余次。目前有包括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医学院及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内的260余名高校老师、研究生及科技志愿者参与服务,截止到目前已服务山区学校40余所,开设科技课时320余个,服务6600余人次。后续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将继续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长效合作,引入科学教育专家资源,扩大教师的人群队伍;探索更多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提高科学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把“科学教育+”实践课程助力山区双减活动项目打造成服务儿童科学教育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