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遇上科学教育“加法”,杭州伢儿有福了!
一是整合资源,构建多元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通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如科学家精神宣讲进校园、科学实验进课堂、科普研学等。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供了更多接触科学的机会。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时,充分依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等单位260余名优质的科学教师和科技志愿者资源,开展教学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淳安县小学生活动 临安区城北小学活动 一是创新教学理念,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强化对科学教育的理解和重视,通过将科学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通过引入实验教学、探究学习等模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优化课程设置,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融合。针对山区学生的特点,我们开发设计了20余类相关科技课程并邀请了科技课程的相关专家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通过设计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实践课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效融合。 桐庐县春江小学活动 富阳区实验小学活动 千岛湖第七小学活动 协媒共创 提升科学教育品牌影响力 一是提升项目的影响力,实现科学教育品牌的有效传播。充分依托现有媒体资源:潮新闻、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普中国科普号等媒体平台加大对项目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成效;利用科协系统的多媒体矩阵(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社交网络)进行活动传播,增加活动的曝光度和知名度。二是建立评估机制,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确保“科学教育+”实践课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主要是通过电视台采访收集师生反馈意见和纸质意见反馈表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项目实施方案。此外,我们还注重总结经验、提炼亮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其他山区双减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富阳区东洲小学活动 实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