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组织 促就业 激活力——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伴镇探索“中国媳妇”融入边疆发展新路径

来源: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2-25 11:41:5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伴镇始终坚持以促农增收为目标,结合乡镇实际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政策精准落地、资源整合联动、典型示范引领等多措并举,着力推动辖区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镇党委、政府精准实施就业帮扶政策,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并通过选树典型、推广经验,针对长期以来较为突出的“中国媳妇”家庭收入普遍较低的情况,探索建立了“中国媳妇”就业增收与边疆和睦发展的互促共进良好局面。

齐心合力解困局,组织赋能破难题

在勐伴镇回落村委会茅草山村小组,针对“中国媳妇”语言不通、技能不足、法律意识薄弱等难题,勐伴镇妇联通过将“中国媳妇”纳入基层妇联组织体系,推选聘用一名优秀“中国媳妇”代表担任外籍妇女协管员,有效增强其组织归属感与参与治理能力。由党支部牵头联动农业企业,通过“语言培训+坚果管理+岗位直通”模式,实现50名“中国媳妇”实现培训即上岗,人均年增收达1.6万元。帮扶车间内由外籍妇女协管员与党员先锋岗相配合,由党员骨干担任“就业导师“,解决“中国媳妇”工作中的困难,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增收实效。

典型示范强引领,特色产业促增收

在勐伴镇金厂河村委会,党委政府积极引导致富带头人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小而美、特而精”的特色产业,助力“中国媳妇”增收致富。致富带头人邓青经营的“勐腊山水瑶寨茶业专业合作社”,以勐伴镇“一山一河一箐”为品牌核心,打造独具特色的茶叶产业,为“中国媳妇”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和增收平台。合作社吸纳了村内10户有“中国媳妇”的家庭加入,并围绕茶叶采摘、茶树管理等环节,为20名“中国媳妇”提供了就业岗位。通过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中国媳妇”不仅掌握了茶叶种植与加工技能,还实现了与当地居民同工同酬,年均可增收5000元。“中国媳妇”就业增收破解了跨境家庭增收难题,更增强了她们所处家庭发展能力和社会融入感。

政策扶持激活力,拓宽增收新路径

在勐伴村城子一组,“中国媳妇”依叫传经营的“今晚撸串烧烤店”成为当地创业增收的亮眼典范。依叫传一家是脱贫户,为帮助其家庭实现稳定增收,勐伴镇党委政府为其办理了5万元小额信贷,支持家庭生产经营发展。2022年她在自家傣楼底下经营起一家烧烤店,凭借独特的老挝傣味烧烤和优质服务,迅速吸引了大量顾客。镇党委政府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帮助她扩大知名度,使烧烤店年流水达到15万元,经营净利润突破6万元。此外,2024年依叫传与丈夫共同经营了9亩火龙果地,年收入达20万元,形成了“烧烤店+种植业”的双重增收模式。通过政策支持依叫传的故事生动展现了边境地区“中国媳妇”在当地党委政府帮扶下,通过勤劳创业实现增收致富的动人篇章。

边境地区“中国媳妇”就业和稳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问题和重要课题,是“民生工程”更是“固边工程”。通过党组织引领凝聚合力、致富带头人激活产业、自主创业释放活力,让“中国媳妇”从家庭中的“边缘群体”转变为家庭的“发展主力”,走出了一条“就业有门路、增收有保障、生活有尊严”的边疆振兴之路。未来,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力量持续参与,勐伴镇必将书写更多“安居乐业、边民富边关稳”的生动故事。(转自:勐伴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