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美丽经济”成就巾帼“美丽事业”

来源: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4-09 14:02:17

仲春时节,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大麦地镇河口村委会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几名妇女正熟练地为向日葵修叶、扎把。这片曾经种植番茄的土地上,独头、多头向日葵长势喜人,经过45天的生长周期,它们将以每支2元左右的价格销往昆明斗南花市,成为带动当地农户增收的“美丽经济”。

image.png

产业轮作拓宽增收渠道。宗标作为当地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开发,探索“西红柿+向日葵”轮作模式,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西红柿收获后,错季种植市场前景广阔的向日葵,形成“一地双收”的产业闭环。据测算,每亩向日葵可产花约6000支,按当前市场价预计亩均产值15000元以上,一年可以种3茬,加上番茄种植收益,土地综合效益较传统单一作物提升350%。土地流转让农户“躺着收租金”,而田间劳作则为村民打开“家门口就业”的大门。种植基地长期雇佣本地长工,其中90%为女性,每人每日100元工资当日结算,年人均增收可达2万余元。“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忙家务,现在到地里干活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日子更有奔头了!”正在劳作的村民李大姐笑着说。这种“流转土地得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的双收益模式,直接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image.png

巾帼就业实现互促共富。在河口村的田间基地,妇女不仅是务工主体,更逐渐成长为产业骨干。浇水、疏花、采摘等工序中,妇女们凭借细致耐心的优势,成为向日葵精细化管理的主力军。随着收入的增加,她们在家庭决策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更带动了周边妇女主动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我们这儿的大姐们干活特别认真,现在她们都能独立完成向日葵花期调控、病害防治等技术活儿。”负责人介绍,妇女员工通过实践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种植、采收、销售等产业知识,部分人准备尝试自主小规模种植,形成“示范带动—技能提升—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

image.png

抱团发展托起振兴希望。如今,河口村的向日葵产业不仅是斗南花市的稳定供货源,更成为妇联组织服务妇女发展的重要阵地。当地村委会联合种植户,计划成立妇女互助小组,开展种植技术交流、市场信息共享等活动,推动妇女在产业中实现组织化、规模化发展。下一步,还将探索“基地+农户”订单种植模式,吸纳更多农户参与适宜产业发展,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进一步扩大联农带农效应。

从西红柿红到向日金黄,大麦地的土地上绽放的不仅是产业之花,更是妇女增收的希望之花。随着“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在田间地头找到事业方向和人生价值,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巾帼篇章。(通讯员:尹文娟、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