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家和 温暖守护 | 内蒙古包头市“爱心妈妈”事迹展播
在内蒙古包头,有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爱心妈妈们。她们以温柔细腻的母爱为基石,为留守困境儿童构筑起了温暖的港湾。在日常生活里,她们无私奉献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每一次耐心的陪伴、每一句贴心的话语,诠释着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她们的点滴付出,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最终汇聚成了照亮孩子未来的璀璨光芒,让孩子们在爱与希望中勇敢前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三年行动部署,我们将展播一批“爱心妈妈”故事,致敬爱心妈妈,让奉献化作日常的关怀,让友爱成为彼此的牵挂,让互助成为生活的习惯,让志愿精神像温暖的阳光,成为我们共同珍视的美好。
李艳芬
李艳芬是包头市土右旗海子乡的妇女干部。10 年前,她在一次入户走访中遇到了小雨。当时,年仅 4 岁的小雨眼神满是无助,可怜巴巴地说:“爸爸说妈妈走了,再也不回来了,不要我了。” 看着小雨无奈的表情,李艳芬心里一紧,当即决定要帮这个孩子。她蹲下身,拉住小雨的手问:“喜欢我不?我没有女儿,你这么漂亮,愿意让我当你干妈吗?” 小雨嘴角浮现出一丝害羞的笑意,轻轻 “嗯” 了一声。从那以后,李艳芬便充当起了妈妈的角色。工作之余,她常带着小雨买她最爱吃的零食,各种新奇小玩具,还带她去邻村看戏、赶集。在李艳芬的陪伴下,小雨从幼儿成长到小学、初中,今年即将参加高考。在工作中,李艳芬坚持每月入户走访,及时掌握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动态。她积极联系对接包联单位与爱心企业,为孩子们争取节假日礼品、学习用品及资金帮扶。尤其是为两个失去双亲的孩子,她东奔西走办理孤儿救助。李艳芬用行动诠释了爱心妈妈的爱与善良。
丁建丽
“爱心妈妈” 丁建丽是土右旗萨拉齐镇兴隆社区一名妇联干部。当她得知张梅(化名)和小花母女深受精神疾病困扰后,便定期前去探望。和张梅交流时,丁建丽会温柔地握住她的手,耐心倾听那些破碎的话语。有次张梅念叨丢失的旧手帕,满脸失落,丁建丽轻声安慰:“张姐,这手帕对您意义重大,说不定哪天就找到了。要是找不到,咱再买个漂亮的,也能留个念想。” 她陪张梅沉浸在回忆中,让张梅真切感受到尊重与理解。面对自卑孤僻的小花,丁建丽像知心姐姐,常约她去公园散步。有一回,旁人异样的目光让小花想回家,丁建丽拉住她温和劝导。在她引导下,小花慢慢敞开心扉。为给母女俩更多助力,丁建丽整理她们的生活状况、疾病需求等资料,制成图文文档,拜访爱心企业寻求捐赠。同时,她联系阳光社会组织,为母女俩争取心理咨询服务,还协调卫生院安排医生定期回访并调整康复方案。经丁建丽不懈努力,母女二人在众人关爱下,渐渐走出疾病阴霾,重拾生活信心。
杜静
杜静是石拐区的社区工作者,也是一位“爱心妈妈。”在社区走访时,她发现 10 岁男孩小权因家庭特殊情况面临失学。小权父亲早逝,母亲智力残疾,全家靠低保维持生活。杜静明白教育对困境儿童的重要性,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多次奔走协调,最终帮小权争取到就近入学资格,让他走进校园。随后,杜静又发现小权母子住在偏远危房中,便着手解决他们的居住难题。经过半年努力,成功为母子俩申请到社区公租房。这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缩短了小权上学的距离,为他创造了安心学习的条件。杜静十分关心社区内留守困境儿童,定期送生活物资,协调民政部门增发救助金。她组建 “红细胞” 志愿者团队,为小权的母亲提供生活照料和心理疏导。每周上门辅导作业时,杜静还特别关注小权的心理成长,通过谈心帮他克服自卑,学会与人交往。杜静创新 “个案 + 资源” 帮扶模式,联动教育、民政、社区等多方力量,形成困境儿童帮扶闭环。
马晔
石拐区大磁街道办事处的妇联主席马晔,一直把特殊家庭儿童帮扶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在社区走访时,她碰到了 12 岁的小萱。小萱穿着破旧,眼神怯懦。经过了解,小萱父母都是三级智力残疾,家庭经济困难,又缺乏家庭教育。马晔以 “爱心妈妈” 的身份,主动与小萱结对帮扶。她定期和学校老师沟通,给小萱买齐教辅资料,课后辅导功课并进行心理疏导。小萱基础差,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在马晔的帮助下,慢慢找回了信心。马晔采用 “陪伴式帮扶” 模式,每周固定时间带小萱参加社区手工坊、读书会等活动。还设计 “角色扮演” 游戏,让小萱在模拟家庭对话中,体会父母的不易。经过长期帮扶,小萱有了很大变化。成绩从班级中下游上升到前列。小萱在《给爱心妈妈的信》中写道:“马妈妈教会我,真正的坚强不是没有眼泪,而是擦干眼泪后依然选择微笑。”
张悦
五当召镇妇联主席张悦,以 “爱心妈妈” 身份与困境儿童小博结对帮扶,用爱陪伴他成长。初次见面,家庭困难导致长期沉默的小博,怯生生地说出 “想看爱因斯坦故事” 的心愿,这让张悦很是心疼。张悦马上精心挑选书籍,连同新书包一起送给小博,还启动 “心灵陪伴计划”。每周周末的 “家常茶话会” 成了两人的固定约定。在交流中,张悦用温和话语打开小博的心扉,记录下他 “想参加朗诵比赛”“渴望交朋友” 等心声。当发现小博因长期服药自卑,曾在医疗保障局工作的张悦,化身 “政策翻译官”,详细解读医保报销细则,帮小博家节省近万元医疗费用。在张悦鼓励下,小博从默默躲在角落,变成社区文艺汇演主持人,他书包里 “心愿存折” 上,已经实现了 17 个梦想。张悦把妇联工作和帮扶实践紧密结合,用这份超越血缘的母爱,为小博浇灌出希望。
相关新闻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

“小庭院”铺设引客路,绘就鹭岛乡村振兴“她”画卷

三八特辑 | 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山东省济宁市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侧记

儿童友好 | 追光少年陆岛联动,实地体悟垦荒精神

福建省南平市:聚焦“一米视角” 共“育”友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