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月家社区巾帼“三传”工程“解锁”文明乡风密码
“有女不嫁大梨花,出门就是黄泥巴”——这句曾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桥街道月家社区流传的俗语如今却鲜有耳闻。近年来,这个下辖10组2038户的多民族融合社区,通过创新实施巾帼“三传”工程,走出了一条涵养文明乡风的新路。
深挖“传家宝”:寻根铸魂,凝聚文明向心力
月家社区妇联充分发挥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化身“文明寻宝人”,多措并举唤醒沉睡家风记忆,筑牢社区文明根基。
恳谈叩心扉,巾帼听民声。月家社区妇联广泛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网格、走进家庭,依托“民情恳谈会”平台,常态化开展“我听老人说”“我和子女说”主题活动,耐心倾听、用心引导,鼓励社区妇女敞开心扉,畅谈对家风家训的理解。
家风筑载体,多元扬家风。月家社区妇联积极打造集教育、展示、交流于一体的社区“家风文化长廊”,系统呈现挖掘出的家风精髓。推出“家风日记”活动,鼓励引导居民用照片、文字、绘画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家风温情与美德瞬间;同时,邀请社区内家风优良的妇女代表、乡贤能人,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家风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让好家风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榜样树旗帜,“五榜”立标杆。月家社区妇联积极参与社区“五榜”(能人榜、好人榜、孝悌榜、团结榜、学子榜)评选活动,注重挖掘和宣传妇女先进典型,使其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鲜活教材。
精铸“传家训”:家风立心,规约定行促践行
为推动优良家风从无形理念转化为有形准则和自觉行动。月家社区妇联策划实施“三步走”策略,让家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群策凝共识,精炼“金钥匙”。月家社区妇联组织社区妇女积极参与家风恳谈会、家风议事会,引导居民从前期挖掘的50则生动家风故事,聚焦品德修养、家庭伦理、社会公德等核心维度,精炼形成接地气、易传播的34条核心家训,为社区文明建设提供了价值遵循。
入户定制牌,门楣“耀心灯”。月家社区妇联组织妇联执委、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队伍,带着精心提炼的34条家训,深入2038户家庭,与家庭成员面对面恳谈。充分考虑每户的家庭历史、成员构成、职业特点、民族习俗等独特元素,共同商议、量身定制专属家训关键词。最终,2038块镌刻着家训的精美门牌悬挂于千家万户门楣之上。这些“家训牌”不仅是家庭的“精神名片”,更是点亮社区的“文明启明灯”,成为最直观、最持久的道德提醒,时刻指引居民崇德向善、践行家训。
规约融精髓,治理见实效。为确保家训“活”起来、“用”得好,月家社区妇联积极推动将家风家训融入《月家社区村规民约》修订全过程,聚焦婚丧嫁娶简办、邻里和睦、环境维护等内容,使村规民约朗朗上口、易记易行。同时,成立由妇女代表和乡贤组成的“红白理事会”,依据新规约指导监督婚丧仪式简化工作;社区妇联干部还深度参与纠纷调解,充分发挥女性沟通优势,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力促“传新风”:创新引领,共享文明新图景
月家社区妇联创新机制载体,以柔性而有力的方式激发居民内生动力,让文明新风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积分巧激励,文明聚人心。月家社区创新建立“文明积分超市”机制。将遵守村规民约、践行家训、参与志愿服务、获评“五榜”等行为量化为“文明积分”。居民凭积分可在“文明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这一“精神+物质”双轮驱动模式,极大激发了居民内生动力,实现了从“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的质变。
关爱暖万家,服务促和谐。月家社区妇联将家风建设与关爱服务深度融合。在寒暑假等时间节点,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真情相伴护成长”“家风故事汇”亲子共读等活动,将好家风融入儿童成长血脉。同时,积极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对困境妇女儿童及高风险家庭开展全方位走访排查,在提供米油等生活物资帮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家风宣讲”活动,通过讲述家风故事和身边榜样事迹,引导困境家庭重视家风建设、增强生活信心,实现物质帮扶与精神关爱的双重提升。
下一步,月家社区妇联将继续以“三传”工程为核心抓手,通过深挖“传家宝”凝聚共识、精铸“传家训”立心导行、力促“传新风”激发活力,让优良家风成为润泽民风、推动善治的源头活水,为构建文明和谐新社区贡献巾帼力量。
相关新闻

石榴花开 异地有家 | 宁夏青铜峡市瞿靖镇妇联开展“异地有家·离乡有爱”关爱行动

“巾帼云品”耀申城 沪滇协作谱新篇—— “巾帼云品”入沪推介活动成功举办

甘肃酒泉:一抹巾帼红 绽放“她”力量

儿童友好 和合台州 | 从空心村到研学顶流:临海江南·溪望谷儿童友好共富带

“小庭院”铺设引客路,绘就鹭岛乡村振兴“她”画卷